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场营销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构建协同育人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有重要意义。深化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植根行业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优化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改革要求。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中,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实践教学缺位等问题,所培养的学生素质和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企业需求,因而迫切需要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协同育人是指生产、教学、科研三者有机结合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体现“实际、适用、实践”的原则,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必须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为引领,对传统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改革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着重突出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岗位的适应性和对职业生涯的前瞻性规划和实践,依此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1深化产教结合,探索植根行业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产教结合、协同育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从“理论知识型”向“授技育才型”转变,从“传播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转变,从由“高校唱独角戏、狭窄的专业教育”向“由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转变,进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院探索建立了“三段式、四平台、分层次、多方向”的立体教学与实践体系。“三段式”指的是本科四年的“三段式”时间安排:2年的公共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1年专业及应用技能教育+1年职业教育;“四平台”是指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四级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学平台,专业主干教学平台,专业方向或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平台。将企业的培训资源引入课堂,开设校企共建课程提供给学生学习。“分层次、多方向”是指为适应经济管理类就业市场需要及其变化,既要保持人才培养计划的稳定性,也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开展校内实训与多方向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以及跨专业综合实训,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协同育人在传统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措施,争取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合作培养以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2优化产教融合的课程建设,打造课程模块化
课程建设改革的思路是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时安排,优化课程内容,打造课程模块,进行课程建设分类管理。减少纯理论或偏理论课程,增加应用实践、技术技能、案例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校企合作课程。调整各类课程之间的学时比例关系,做到“三增三减”:一是增加课外学时,减少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空间。二是增加选修课学时,减少必修课学时。三是增加实践(含实习、实验、实训)课学时,减少理论课学时,专业实践课占总学时的比例不得低于40%,同时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突出课程内实践、技术技能教学。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分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必修课体现宽基础,选修课体现专业应用特色和企业需求;必修课培养本科素质,选修课体现与企业需求匹配的职业要求。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模块体系如下表1所示。
3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符合专业应用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比重由原来的40%提高到48%,更加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调整更新调整实验内容,强化实习环节,将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专业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多个实践性教学平台。
3.1“营销论坛”讲座平台
通过与企业之间的交互与合作,搭建了企业家讲座平台。基本模式是在学生学习前6个学期,每学期邀请相关企业来校为本专业做至少两次的企业家(经理人)讲座,为学生分享最真实的企业营销案例,引导学生对本专业就业领域进行持续关注和思考,并进行深入学习。
3.2课外参观、调研和见习平台
组织或指导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通常从低年级开始,参观企业的总部、工厂或门店,与职场人士交流对话,通过调研和见习,使学生获得经营营销实践的感性认知。目前组织学生深入调研走访的企业有:永旺湖北商业、东风风神汽车、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土老憨食品有限公司、武汉链家地产等。
3.3校企共建课平台
将企业的培训资源引入课堂,开设校企共建课程提供给学生学习。对校企共建课程按正常教学理论课进行要求,课程需准备授课计划、授课大纲、授课课件等教学资料,教学运行严格按计划要求讲授。目前开设的校企共建课涉及零售门店管理、互联网产品与运营、房地产营销等。
3.4毕业实习平台
教学毕业实习平台具体形式表现为顶岗实习,学生完成了专业理论课学习之后,第七学期本着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由合作企业进行选拔,学生到企业要求工学结合,修得一定的学分,与学校相应课程置换学分。学分置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不是纯粹的职员,而是在某一个培训要求体系下开展实习。一般要求企业提供120小时的培训计划,折合在校学时为160学时10学分,并以此置换学生需完成的在校修读学分。
3.5毕业论文合作平台
依托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选题需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围绕企业营销实践中的困惑与挑战,由学校论文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现。目前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有效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针对服务业营销、房地产营销和零售与连锁经营等实际问题,进行市场调研和系统分析,能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4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条件与保证
4.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一是要成立专门处理校企协同事务的组织机构。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企业的目标是以市场运作实现赢利,但企业实现盈利离不开人才和技术,这是校企双方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立足点。对于高校来说,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可能涉及跨行业、多个企业单位,协同事务繁巨,所以有必要合署或独立设置负责协同育人事务的专管部门和人员,并与具体的协同企业“一对多”设立联合项目管理部门,处理协同相关事务,推进双方开展合作。二是建立一整套规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运行的制度。制度建设首先要保证协同育人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目前校企协同合作中,存在高校基层单位积极性不高、企业参与程度低的突出问题,高校应把握主动权,尊重市场规律,研判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体制,注重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机制,确保在多方参与的校企联合培养能惠及学校、企业、老师及学生。既不减少企业利益,也不影响学校教学,使校企合作下的保障机制能发挥预期的效果,实现互利多赢,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
4.2“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协同育人计划实施成功的关键。其中双师型教师序列保证专业方向课和实训环节学生能力的培养。由高职称专兼职教师组建教学委员会,把握教学方向,保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合规性;鼓励和支持教师进驻企业挂职锻炼、调研和进行项目咨询,以提升教师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在职进修、培训和深造,通过国家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考试,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能资格证书。企业职业经理人序列开展讲座、认知实习指导、毕业实习指导以及毕业论文联合指导工作,由浅入深让学生对行业、职业提升认知,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使之能快速融入工作之中;通过加强与省内其它高校相关专业及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双高”外聘教师信息库;通过加强与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单位、各行业协会联系与合作,聘请市场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企业骨干为职业导师,来校作讲座、负责部分课程的教学以及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4.3多元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
协同育人人才培养计划需要相对应的人才评价模式,单一的、片面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体现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发展性和评价的多元性。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应将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个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能仅仅注重教师评价,教师、企业和个人三个评价主体包含不同的评价系统,在不同层面上以不同角度开展评价,才能使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统一起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人才培养活动的进行,促进教育活动改进。形成性评价是注重过程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事后的评价,判断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对人才培养结果做结论性的评价,因此在评价方式上,不仅要注重总结性评价,还应结合形成性评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评价更为科学;最后,在评价方法上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统一起来。要结合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教学计划,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多层次化、全面化、客观化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邓前军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行业协同育人平台的研究和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31-133.
[2]从惠媛.校企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赤峰学院学报,2014(8):265-267.
[3]林守忠,王宇晖.广东财经大学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教育,2015(10):8-10.
[4]王素君等.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57-60.
作者:鲁汇 陈子清 刘梦玮 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经济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