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营销专业毕业生与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及时改变原有的培养模式,建立适合产业发展的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传统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模糊,特色不明显。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定位模糊,培养模式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差异较大。由于行业之间的营销活动差异较大,所以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明显不同。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普遍存在重基础理论教育而忽视结合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致使毕业生的供给与企业的需求差异较大的现象频频出现。
(二)教学偏重理论,缺乏岗位实践。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开设了营销学、消费心理学、推销技巧等课程,然而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理论系统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没有结合产业或企业实践。许多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仍停留在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忽视了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产业脱离,导致培养的营销人才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企业的基层营销人员需求很大,很多企业参加各类招聘会招聘营销人员,但人才供给不足,即使能够招聘到营销人才,企业在培养使用时发现大多数的营销毕业生只有理论,实践操作能力很弱,包括一些下学校表现、成绩都比较好的毕业生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该现象表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是脱节的。
(四)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化。目前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脱节;理论教学部分比较多,学生存在60分万岁的思想,在师资方面主要的营销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真实的工作经历,身师资力量薄弱。因而很多营销专业的学生实战能力不强。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课程设置。基于营销工作岗位的要求,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切源于合理的课程设置。首先,合理设置综合素质课程,增加课时和增加属于人文精神的课程内容如文学、美学、哲学、社会情感与和商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和团队意识。其次,注重专业基础课在内容上的整合与更新。营销专业与社会接触密切,所以像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营销礼仪这些课程进行整合,避免在内容上重复;同时,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如大数据营销、微营销等,丰富学生的营销知识。
(二)实践性教学。1、注重“综合实践技能”和“专项职业岗位技能”两个教学重点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加强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以学校为主培养学生的专项职业岗位技能,校企紧密合作。理论教学主要采取核心理论知识讲授、案例教学、管理游戏等教学方法。技能养成课聘请来自企业的专业人士主讲,主要在工作现场完成。实训课程安排到企业和市场一线,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师傅(主要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和企业专业人士担任)指导帮带的方式进行。如:在企业现场或者调查现场进行市场调查,教师与企业经理一起指导学生做达到“融教、学、作为一体”;广告策划与创意及品牌经营学的策划以真实项目导入课堂,策划案是学生在企业会议室进行现场提案,由企业经理和教师做点评,学生现场改方案的方式达到“融教、学、作为一体”。2、注重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和制度管理3个方面。组织管理:由院校教务处或实训管理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课程标准,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应重视营销专业学生的“岗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操作和完成每项教学内容,并且在学习完成后,组织学生总结并交流学习体会,自我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自我满足。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互动性,注重与学生的协作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模拟、团队协作、小组演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设计符合真实岗位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零距离合作,共同承担教学和考评,让营销专业学生在学校阶段就能接触营销真实岗位,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作者:朱洪春 刘伯超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