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营销渠道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大学生成为“产品”的时代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领域中不同产业或行业的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在教育产业中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摆脱了“陈旧僵化”的分配体制的束缚,跨入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新型就业体制。论文百事通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被公认为“产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然这种“产品”(学生)不同于市场上的普通产品,他是一种具有特殊属性的产品。这是因为这种“产品”(学生)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具有极大潜能的价值,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被激发和释放出来,这就是这种“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所具有的独特属性。
伴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原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就业格局,被新型的“自主择业找婆家”就业趋势所取代,较为稳定的毕业生就业输送渠道正在逐渐的被瓦解。许多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才使用成本问题,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及人才使用的效益来选聘人才。用人单位眼中的“人才”标准,也逐渐由纯粹的“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实用型”方面转变,他们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更看重的是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产品”需要有其进入市场的“营销渠道”
泛泛的说营销渠道是指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流通途径或路线。它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营销渠道在产品营销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扩招的本意是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和更实用的“人才产品”,但是扩招后所引发出的上市“产品”(大学生)急剧上升,使得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成为热门话题也就不足为怪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实际上就是大学生这个“产品”的营销工作,只不过是高校充当了“企业”的角色,而学生充当了“产品”的角色罢了。我们知道“产品”要销售出去,“产品”质量的高低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在“产品”的品质同质化程度日趋严重的今天,单凭“产品”的独特优势赢得竞争已经非常困难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唯有“渠道”和“传播”的不同才能产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充当主角的“营销渠道”必将会成为各高职院校所关注的焦点,并日渐成为他们能克敌制胜的锐利武器。
针对毕业生在择业时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择业观的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在扩大就业宣传面和拓展就业渠道上下大功夫,强化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高效、实用和便利的毕业生就业“营销渠道”,使得好酒也得出巷子卖,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择业机会,实现“产品”(学生)从学校到用人单位的顺利传递,完成“产品”销售的全过程。
三、毕业生“营销渠道”构建的基本模式
“营销渠道”是实现“产品”(学生)销售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掌握人才需求动态的重要渠道之一。高职院校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必须要根据各高职院校自身的规模、管理能力、教学质量、财力、经营能力等因素来选择或设计最佳的“营销渠道”。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可以先按照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和不同专业的类别来进行市场细分,再根据毕业生不同的专业能力和不同程度的就业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分类,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和选择“产品”(学生)的“营销渠道”。
通常而言,可供高职院校选择的“营销渠道”,从大的方面来划分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形式:
1.直接渠道
(1)上门推销或推荐
上门推销就是直接选派具有一定攻关能力的就业人员或就业指导教师去用人单位推销“产品”(大学生)。这种形式的好处是:能够直接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由于是上门服务,往往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在增进友谊的同时能够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和了解用人单位对高校“产品”(大学生)质量、规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便于高校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岗位的需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设立就业办事机构或直销店
高职院校可以选择在人才需求量较大或用人单位密集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办事机构或“产品”直销店,以便扩大“产品”宣传,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潜力,拓展就业面。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加强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了解和认识,继而会加深他们对学校“产品”(学生)的认知,进而扩大他们对“产品”(大学生)的使用量,提高学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可以对“产品”的售后提供更加及时、方便和优质的服务,解决企业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学校的美誉度。
(3)建立和完善校园就业市场
校园招聘会是目前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用人单位了解高校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是通过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为供需双方提供直接见面的机会,来实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帮助毕业生选择和落实用人单位的。校园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了更多、更广的择业机会,是现今高职院校普遍选择的一种渠道类型。
(4)利用网络信息优势,拓宽就业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以其互动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快捷、可靠以及低成本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或用人单位获取供求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是未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拓宽就业新途径,创新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方法,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供求信息畅通、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和方式灵活的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使信息网络服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毕业生网上择业和企业网上选才提供了方便的供求平台,以获得较高的点击率。
(5)利用行业协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社会资源,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利用各种行业协会和相应专业所建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社会资源,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市场,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一些高职院校通过邀请一些行业协会或由科研院所、企业(产业)的知名专家、技术人员和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等相关人员共同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他们为专业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共同参与专业研讨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切实做到了“面向市场办教育、围绕企业设专业”,使他们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更加贴近企业需要,赋予行业或企业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真正为毕业生就业构架平台。
(6)发挥往届毕业生的作用,不断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往届毕业生这个优势资源,积极影响和推荐毕业生就业,形成“以老带新”的就业机制,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获得良性循环的基础。已经成功地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作为高校的宝贵资源,他们在提供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反馈用人单位信息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树立全局意识和增强团队精神等教育形式,让毕业生懂得自己在用人单位表现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继而会影响到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树立为母校的发展和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做贡献的责任意识。一些高职院校通过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回访工作,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通过电话、走访和书信等不同形式,定期与毕业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岗位能力和成长经历并予以必要的指导。通过开展在应届毕业生中公布往届毕业生就职岗位、联系方式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与往届毕业生联系,锻炼学生不断增强自我就业能力。
(7)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模式
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职业岗位要求这一规律的基本要求,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交流和沟通,寻找多方位合作的支撑点,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共同研究和探讨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新型模式。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开展人才配送、订单培养等系列合作与服务,即“订单式”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订单式”培养和“打包”式配送模式的实施,必将会促进毕业生地区间无障碍的流动,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成为毕业生就业实现高签约率的重要保障,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以上直接渠道方式,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它的优点是:对人才市场相对集中、用人单位需求量较大的“产品”,直接推销可以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同时,通过直接渠道可以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形成有特色的培养方案,提高学校适应市场的综合能力。直接销售渠道的缺点是:当高职院校具备一定生产规模时,如果过多地采用直接推销渠道,必然会占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影响了高校效益的提高。特别是在人才市场分散、人才需求差异大且层次多的条件下,这种渠道矛盾会更为突出。
2.间接渠道
(1)广泛推销
广泛推销又称密集推销,是指高职院校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来推销本校的“产品”。采用广泛推销方式,一方面可使用人单位能够及时、方便地使用本校的“产品”;另一方面可增加“产品”销量,扩大市场份额。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是:高校对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的管理和控制较难,一些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一般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一种“产品”的推销,从而对某高校的“产品”缺乏足够的重视。
(2)选择推销
选择推销是指高职院校在某一地区只选择少数几个业绩良好、符合高校要求的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高校在选择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之前,往往要对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的类型、声誉、每年的推销数量和服务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经过认真论证之后做出决定。采用选择性推销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推销本校“产品”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的声誉,扩大销路,提高营销效率;另一方面,高校容易对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实施有效的控制,避免因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的经营行为不当而损害本校的声誉。不足之处是高校难以在营销环境宽松的条件下,实现多层次和多类型“产品”的经营目标。新晨
(3)独家推销
独家推销是指高校在某一地区只选择一家最适合自己的人才中介来推销自己的“产品”,通常双方经协商后要签订独家推销合同,并授予其对本校“产品”的独家推销或独家权,同时规定该人才中介不得推销其他学校的“产品”。采用这种分销方式,能够使双方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高校对营销渠道的控制能力,提高“产品”信誉和人才中介的信誉。同时高校还可以利用与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的稳定关系,借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的声誉来扩大市场,同时可以排斥竞争“产品”进入同一市场。这种分销模式的缺点是,高校对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的依赖性太强,市场覆盖面窄,一旦人才中介或人才市场不能再为高校推销“产品”时,高校的营销链条将中断,从而失去已占领的市场。另外,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独家分销缺乏竞争力,不利于促进人才中介提高工作效率。这种分销策略较适合于认知程度较高的高校“产品”的推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能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最大限度的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营销渠道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方法,进一步营造和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营销渠道的作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