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思考范文

高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思考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多年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不够。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一般都安排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是所占比例偏小,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目前很多高校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过分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上以纯理论教学为主,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高校教学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高校对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观上不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得实践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实践环节无法落实。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在许多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活动的师资大都是研究型学者,他们理论基础扎实,但是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而且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对营销实践并不了解,很少有人深入企业亲身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对企业的实际营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他们难以在教学活动中把营销理论与企业营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实践教学的先天不足。要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有一支既懂得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又熟悉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师资队伍。

(三)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受传统思想影响,许多高校领导在经费投入上倾向于工科专业,文科专业经费投入较少,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个文科专业要想建设象样的校内实践基地比较困难。此外就是建立了校内的实践基地,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实践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实践教材等都有待探讨研究。现在有很多高校在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时对各种各样的模拟软件非常感兴趣,引进一些市场模拟软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手段,但是事实上企业所面临的现实营销环境是复杂的、动态变化的,是任何软件都无法模拟的。靠软件不能培养出学生真正的实践能力。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是相当困难,许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的学生,即使勉强接受下来也不愿意真正传授市场营销的有关实战经验,大大打击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四)实践教学监督考核机制薄弱

目前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的监督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方面,对实践教学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表现在对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实践教学所需时数的确定以及实践教学内容的筛选上没有明确的标准。学生的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着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考核不太重视,这样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有的高校虽然也开展了实践教学并进行考核,但是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评价标准制定难以量化,所以造成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无法科学准确测评。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给实践教学的实施增添了障碍。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状相符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也与以前不完全相同,高等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学校发展进行正确定位,实行分类发展。对培养出的人才质量衡量与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改变,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时的标准来要求。事实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类、多层次的,只有那些研究型名牌大学继续承担培养国家精英的任务,而更多的高校特别是省属和地方高校应该及时转变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办学思路,转变重学术轻职业的传统,并对如何科学构建市场思想,加强实践教学,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已任,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高校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国家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创新能力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是实践,实践同时又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标准。因此,在市场营销专业中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高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希望获得不但拥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很多企业还希望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够迅速上岗工作,以节约培训成本,这些都对高校的实践教学提出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该进行教学改革,正确定位,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模式,主动适应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趋势,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正确定位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省属地方高校,应该走应用型发展之路,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输送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在人才培养上,既要注重学生有宽广、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注重学生有过硬的实践应用能力。面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各高校应该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争实现人才供需匹配。市场营销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明确市场定位,强调校企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突出职业针对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

(二)改革市场营销课程,融入实践教学环节

要想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就必须科学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按照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要求进行改革,对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生涯重新规划,在各个学习阶段合理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路,在充分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可操作、可考核的实践教学大纲。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课堂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对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如: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心理素质等)进行训练,为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综合实训打好基础,这一实践环节在大一至大三完成;二是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主要在大四完成。这时学生所有专业课程基本学完,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实战训练(如:市场营销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企业ERP综合实验、市场营销实战演练等),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完善师资结构,建设复合型教师队伍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配备一支既有理论又懂实践的专业教师,而目前我国高校中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的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大部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迫切需要建设一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具体主要有两条建设途径:一是鼓励教师走“双师型”道路,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制订计划将专业教师轮派到企业挂职锻炼,专业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优势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另一方面通过职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营销技能;二是聘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担任实践课程的兼职老师,组成校内和校外互补、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共同参与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这样做学生不但能够接触到来自企业一线的市场营销经验,而且其掌握的技能也更贴近企业实际,同时也方便学校专业教师向来校指导的企业成功人士学习营销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训基地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由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学校可以建立形式多样高仿真的营销模拟实验室,通过各种模拟软件或设置的模拟情景形成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通过市场营销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企业ERP综合实验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对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出决策,锻炼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或者由学生自己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拟公司,任务可以是一项教师指定的具体业务,以该模拟公司作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较接近实际的营销环境中进行市场营销实战演练。但是模拟毕竟不是现实,对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是有限的。最好的方法是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校企联合,学校可以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如:为企业某产品做市场需求调查、新产品推广、营销策划、顾客满意度调查等工作)。通过项目化运作,学生可以在企业经营的真实环境中亲身体验企业营销管理的过程和内容,也可以走进企业内部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实现企业的双赢。

(五)加强实践教学的监督与考核

虽然很多高校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都安排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与考核机制,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实践教学需要有科学规范的监督与考核机制来保证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要建立以检验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体系,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指导意见并给出成绩等。在考核内容上,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目标和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活动成果,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甚至还可以引入一些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内容作为考核内容。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实用性。在考核方法上,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坚持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