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范文

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摘要:“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营销人才极其缺乏,新商科对企业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研究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新路径:重构“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真实项目、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教学资源,推行“一体为本,多元联动”的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真实项目、成果评价”的业绩考核方式,打造“跨界融合、敬业能干”的双师教学团队。

关键词:新商科;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在“互联网+”行动的助力下,新媒体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交生活中,短视频、小程序等新信息产品革新了媒体传播生态,共享经济与网红经济驱动新媒体产业经济发展,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着新媒体技术创新,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发掘出线上和线下交融的应用场景。在这种新商业的“新场景”下,正在发生着新技术推进新商业、新商业吸取新内涵,新商业孕育新职业,新职业期待新人才等连锁反应。“商业创变”急需“商科创新”,“商科创新”推进“商业创变”。因此,以满足新媒体企业营销人才需求为目标,探索新商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路径。

一、新商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新媒体营销人才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校企“供需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对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进一步膨胀,传统的单一能力不能胜任企业人才需求。新一代IT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企业产生巨大影响,跨界成为当前的一个趋势,从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到跨媒体,跨界人才是企业人才需求趋势。在“互联网+”时代,集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大数据分析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新媒体营销是人才市场的主流。我国新媒体营销人才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新媒体营销人才却没有变,学生的观念、技术、能力跟不上,不能满足不断更迭衍变的企业需求,其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严重的“供需矛盾”。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技术、智能科学、数据科学等在新商业中的交叉融合应用,以及新的劳动工具使用所产生的新的技术技能积累,需要我们对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与精准界定,反思培养规律与培养方法,创新培养内容与培养载体。

二、教育信息化冲击出师生的“教学问题”

信息爆炸、人工智能正在促使人类的学习方式、创新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脑认知的及时塑造与再造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核心。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失去了对知识传播的垄断权,“学”处于主导地位,知识传播处于买方市场。甚至在某些方面,教师对资讯的接收远远落后于年轻的学生。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先天不足”(例如高考分数普遍不高,学习习惯不佳),学习的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较少主动进行额外的、高技术含量的学习。但是2000后出生的孩子自我实现意识、表达欲望强烈,动手能力较强。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系统地学习新媒体营销课程?这需要教师整合新媒体营销课程体系,融合新商科知识,将“经、管、法、文、理、工、史、哲、艺”等跨概念、跨学科、跨领域的多种多样的课程融合成“课程大超市”。打破固定的课时安排,根据学科特征和课型内容灵活设置长短课或大小课,学生以“消费者”身份进入并在“导购员”教师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爱好、兴趣、需求、能力等自由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获得专属的“课程清单”,让学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三、新商科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评价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对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这是一种落后的应试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差。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要体现出行业、工种与岗位学习活动对不同人才的学习能力需求。其评价主体不仅包括校内教师、行业企业、社会和学习证书认证机构,还包括学生自己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时,除了要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以外,还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素养、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创新能力等列入评价目标: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对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进步进行评价。

四、新商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互联网+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这些对营销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与新需求。商业创变、商科创新,新商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孕育了新的路径选择。

1.重构“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系统把握和整体设计新商科人才转型升级的路径,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思路出发,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学知识、学技能、学素养、学智慧”。(1)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重构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新商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除了传统的商业知识外,在内容上还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大数据、预测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术内容。培养新媒体营销复合人才,对接职业标准,重新构建了商务摄影、视觉营销设计、视频剪辑、文案策划、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新媒体项目实践等系列课程,课程内的教学资源与实践资源共建共享。(2)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重构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复合型能力结构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在校企真实项目实践运营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两微一抖”已成为新媒体运营标配。在新媒体营销课程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人手有微信、微信小程序、抖音,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课余独立运营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将课程内容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应用到平台的运营中,运营的成果同时转化到各自的网店或微店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课程之间更加衔接,也打通了高技能新媒体营销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3)对接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重构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复合型素质结构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鼓励学生凭借各自专业特长进行创业实践,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创业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学素养、学智慧。组建创业团队时,每班以4~6人为小组,每个团队成员有各自的特长和分工,如摄影、美工、文案、运营等;创业项目来自亲朋好友、企业、名师工作室、校友,项目自主选择;每个成员又独立负责一个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微博、抖音、淘宝店铺、微店、APP、小程序等,他们既团结又独立,一起策划、运营推广营销活动,又独立核算业绩。半年真实项目的运营后,从中遴选优秀项目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通过赛事和创业实战项目把“教、训、练、赛”有机地结合起来,贯彻到日常教学中,使得学生的职业素中养、技术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得到稳步提升,改善和提升新媒体营销人才复合型素质结构。

2.打造“跨界融合、敬业能干”的双师教学团队从网店营销,再到微博营销、微信营销、自媒体营销、社群营销,再到如今火爆的小程序营销、短视频营销,新媒体营销课堂教学团队不断地对接市场提高专业能力。新商科时代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跨界融合,那新媒体营销教师团队就是一个懂经济、懂营销、懂技术、懂艺术、懂创业的跨界型团队。在新商科快速变化的当下,教师还要转变教育理念,预见未来趋势变化;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和特色标准,使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更规范化;还要加大对培养内容与培养载体的创新与开发,才能培养出更多勤学、好问、跨界、敬业、能干的出色人才。

3.构建“真实项目、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从企业(商家)到用户为一体的“真实项目、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为企业(商家)项目为依托,建立新媒体营销平台和店铺平台(淘宝、天猫、微店、京东等),通过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头条营销、知识社区营销、网络直播营销、短视频营销、游戏营销、APP营销、小程序营销、微淘/淘宝头条营销等营销方法吸引用户关注,为新媒体平台导入用户流量,为店铺平台导入客户流量,实现流量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4.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教学资源构建基于“企业工作岗位能力”新媒体营销系列课程资源。通过对新媒体营销各工作岗位群的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分析,实行工作任务模块化,提取课程学习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解构成合理粒度上的积件,开发课程标准、学习指南、整体设计、教案、课件、教学案例、微课视频、实训项目、测试库、案例库、行业报告库、师生作品库等课程资源。搭建移动学习平台,实现随时随地泛在学习在智慧职教、蓝墨云等平台或者自主开发移动APP平台、微信小程序平台建立课程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只需要登录移动学习平台就可以进行微课程学习,真正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窗内到窗外、从“讲授课堂”到“翻转课堂”的学习,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构建定制的新媒体营销系列课程学习体系。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的学习情况和对资源的需求情况定制微课资源学习体系,通过移动学习平台推送最新的行业数据分析报告、最合适的课程学习资源。

5.推行“一体为本,多元联动”的课程教学方式“一体”是以第一课堂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多元”是在传统第一课堂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形成第二、三、四、五等多元课堂,即企业名师课堂、学长讲坛、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外实习实践、名师工作室、创业孵化基地和学生成长社区等。强化企业、学校、学生、校友之间的联系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学生学校实践、顶岗实习、就业平台,增加学生实践项目的来源,拓宽学生实习就业的新渠道;邀请优秀校友开展学长讲坛,录制校友创新创业视频、项目实施视频,建立在线学生与校友线上线下沟通渠道;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创业孵化基地和学生成长社区“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职业规划,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基于“一体多元”的多多元课堂的有效协同,发挥叠加与耦合效应,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6.采用“真实项目、成果评价”的业绩考核方式在课程的平时考核中,采用真实项目、成果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即团队每周提交真实项目“新媒体营销运营报表”,报表中将呈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微博、抖音等平台的粉丝量和文章阅读量,将这些折算成成绩计入平时技能考核成绩。另外,开展“每周十分钟”项目团队的“文案分享会”,总结团队每周营销情况,分析问题,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在分享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公关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课程的期末考核中,邀请企业(商家)代表,开展项目运营答辩会,现场展示项目的运营过程和运营业绩,由企业(商家)代表根据学生运营情况进行整个项目业绩考核。通过业绩考核方式,学生不断地在挑战视觉设计能力、视频制作能力、文案编写能力、项目运营推广能力,也在不断地研究着各平台的运营模式和运营规则,不断地刷新着各平台运营的数据和业绩。

五、总结

在新商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过程中,重构适应新商业生态系统的新商科专业群;重构适应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岗位细分架构;重构新媒体营销专业群复合型知识与技能体系;重构适应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教学新型模式。打造适应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打造适应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团队;打造适应新媒体营销人才技能培养的实训基地;打造适应新媒体营销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资源。将新商业发展要求融入专业建设;将新商业优秀文化融入育人过程;将新商业先进内容融入教学资源;将新商业科学元素融入教学管理。打破学科的知识壁垒,服务于新时代市场经济的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习者为中心,变革传统的教学环境与组织方法;遵循新商业文明的规律,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服务于新商科背景下新媒体营销人才的培养;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面向未来,培养有自我价值观念与创新精神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卢彰诚.“互联网+”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8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3]张蕤,徐鹏,方明峰.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课程考核方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

[4]黄慧化.企业新媒体营销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与建议[J].文教资料,2018

[5]郭延生.商业创变商科创新[EB/OL].

作者:李灿辉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