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调整粮油信贷结构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升粮食信贷主导银行地位,更好发挥服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总行专家委第二调研组在对湖北省分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总结和思考,提出了市场化条件下做好粮棉油信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粮油基地,面对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湖北分行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努力维护和巩固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信贷主体地位,为确保全域粮食安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截至2018年9月末,该行粮棉油贷款余额565.39亿元,累计投放贷款60.73亿元,其中市场化贷款投放29.39亿元,同比增加8.43亿元。主要做法有:一是坚持创新谋发展。因地制宜确定粮棉油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提出区域支持领域和客户群建设指导目录,引导各级行有针对性开展客户营销,粮油市场化业务较往年有明显增长。二是适应市场促发展。创新“平台+”贷款模式,以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顺应客户经营范围的发展,信贷服务向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跟进。三是强化管理稳发展。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粮棉油信贷重点环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非财务风险信息响应机制的实施意见》,强化督导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支持市场化收购起好步、开好头。荆门市分行以“服务+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粮食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粮油贷款规模73.55亿元、贷款客户34家、无不良贷款。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粮食市场化收购总体形势。一是市场化收购进程明显加快。据调查,湖北2017年市场化收购占全省粮食总收购量的79.1%,政策性收储的市场份额逐年下滑。二是目前托市收购对市场的影响力有限。湖北省秋粮托市收购启动晚、价格低,粮食品质要求高,政策性收储定点更加严格,给更多的企业入市收购提供了机会。三是粮食购销面临很大不确定性。荆州市主产优质稻谷,市场化收购行情好、价格高,托市效果不明显;黄冈市主产普通稻谷,由于加工后销售行情较差,市场比较低迷,当地企业包括中储粮直属库的收购行为都很谨慎,贷款使用慢。从调研情况来看,粮食产业正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调整粮油信贷结构势在必行:一是市场化收购价格导向会逐渐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品种,业务模式应从支持粮食收储为主,向服务农业现代化和支持粮食全产业链转变。二是在托市收购作用不明显的地区,应加紧培育客户参与市场化收购,防止关键时点出现“卖粮难”问题。三是粮食市场调销业务活跃、各类品种调剂频繁,应加快拓展粮油调销等信贷业务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成品粮的供应日趋市场化,粮食结构波动加剧、粮食全面市场化的格局正加快形成,粮食市场化信贷业务正是新形势下的政策性业务。
(二)粮食市场化收购带来的挑战。一是收购主体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市场化后涌现的收购主体数量成倍增加,但成熟客户少、难以营销,一般的中小企业又达不到农发行准入标准。当前,湖北省在统粮棉油经营企业2400余家,能准入的只有136家。二是企业融资多渠道带来的挑战。企业市场化收购的融资渠道更多了,而湖北分行的客户数和收购贷款却逐年下降。该行的粮棉油客户从2013年的577家减至2017年的398家,贷款投放从306亿元降至99亿元,支持收购份额从75%降至22%。三是企业需求多样性带来的挑战。农发行原来的一些制度办法、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形势变化和改革的深入,急需进一步优化办贷机制和完善信贷产品体系。
三、市场化条件下做好粮棉油信贷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要明确粮棉油信贷业务的职能定位。一要明确农发行粮棉油信贷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定位,顶层设计要从支持“多收粮、收好粮”向服务全产业链转变,健全和更新传统主业的发展体系和运营模式。二要明确粮棉油信贷在全行业务工作中的核心定位,粮食市场化信贷业务也是政策性业务,只有做好粮棉油信贷,农发行才能心无旁骛、轻装上阵去开拓业务蓝海,应在人才物上有倾斜,在考核上有侧重。三要加强市场化条件下发展粮棉油信贷业务的战略研究,通过全面行业调研,弄清业务支持边界,进而确定各个边界支持到什么程度。
(二)要建立和维护优质粮棉油客户群。建议总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指导各级行建立足以支撑农发行发挥粮食主办银行作用的稳定客户群,包括市场化收购骨干客户群、产业化龙头企业客户群和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经营客户群。一是逐级按梯次建立客户群。建议总行建立以中储粮、中粮、中纺、中国供销等涉粮央企为主的战略性客户群;省级分行要建立以省级储备公司、省内大型粮食企业集团、省内排名靠前或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粮棉油全产业链优质客户群;二级分行、县级支行要建立以市、县级储备公司、在当地粮棉油市场占主导地位或具有较强影响力企业为主的优质客户群,不留市场空白点。二是区分战略性客户、优质客户、一般客户三类开展营销、支持、管理和维护工作。总行要提出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省级分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对不同类客户实行动态调整。三是以“大市场、大粮食、大流通、大产业”理念建立客户群,支持优质客户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向“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全产业链延伸。
(三)要完善制度和配套服务。一是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围绕粮食全产业链和新业态设计信贷产品,并统一归粮棉油部管理,进一步增强产品的适用性,明确贷款使用范围,合理设置贷款期限。二是建议总行修订客户准入标准,只提原则性要求,允许各行从企业经营、盈利、风控能力和信誉程度综合判断是否准入,具体标准由各省分行自行制定并报总行。三是建议实施差别授权,允许管理水平高、风控措施强的省分行有更高权限,将客户准入、评级、授信审批等权限下放到二级分行,并压实省分行的管理职责。四是优化办贷流程,有效针对粮食收购贷款的季节性等特点,根据客户类别构建差异化的办贷流程,合理设计签批环节,允许收购贷款企业评级、授信流程组合申报,切实提高办贷效率。五是完善结算手段,尽快全面开办网银业务,开通大客户银企直联系统,成立即时清算中心。六是区别对待涉粮流动资金贷款的无还本续贷条件,将“地市级(含)以上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出具正式的文件或会议纪要”的规定,修改为由县级政府主管部门出具即可。
(四)要建立市场化条件下的信贷风控模式。一是围绕市场化业务的关键节点,强化信贷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根据市场、企业变化,及时完善风控办法和相关措施,并进一步加强典型风控模式的推广。二是推动管理创新,抓紧完成粮棉油购销“一卡通”系统、库存巡检系统、粮棉油信贷大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发,以“封闭运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实施方案,逐步在贷款办理、分析预警、风险处置等环节实现智能化管理。三是加强市场化条件下的融资模式研究,积极破解担保难题。在收购旺季,对一些经营效益好、专注主业且风险可控的优质企业,在落实有效资产应抵尽抵的情况下,允许有一定的信用敞口,或者允许敞口部分用收购粮食进行仓单质押。
(五)要完善考核和队伍培养机制。一是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突出粮油信贷在全行业务中的主体地位,改变目前在绩效考评中,粮油业务考核指标分值普遍占比较低,考核贡献度体现不高的情况,或增加考核分值权重,或对粮油业务实行专项考核,同时调整考核指标的统计口径涵盖到粮食全产业链的贷款科目。二是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尽职管理办法。粮油市场化业务单笔所需金额小、期限短、成本高,风险不太好把握,对确因市场、政策变化等原因,或办贷客观因素大于主管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能够适度容错、实行免责或轻责。三是要建立信贷队伍培养机制,明确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将粮棉油信贷业务知识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信贷员持证上岗考试的基础内容,让条线员工能够专岗和胜岗。
作者:王铁民 刘峰林 王明生 林飞 钟俊华 单位:农发行总行专家委员会第二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