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疗卫生服务中手机应用程序的应用范文

医疗卫生服务中手机应用程序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疗卫生服务中手机应用程序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医疗卫生服务中手机应用程序的应用

目前,医疗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世界各国备受关注[1]。其中移动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2]。据研究报告,越来越多的医生使用移动信息技术来与患者交流[3],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开始运用移动设备寻求需要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法[3],WHO报告:世界上90%的人可以通过移动技术获得成本更低的服务[4]。智能手机作为移动设备的一种,由于其功能强大、普及率高,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各种信息和商业运营模式趋于成熟,智能手机在医疗卫生领域内的应用推广备受关注[5]。本研究复习了智能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Apps)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供该领域内的研究者参考。

1医疗健康类Apps的开发和利用

许多智能手机的商店中存在医疗健康类Apps。Bindhim等[6]研究发现目前常用的Apps主要包括:来自Apple商店的Apps,来自GooglePlay的Apps(AndroidOS操作系统的Apps),BlackberryApps及由政府或其他公认的卫生机构开发的Apps。Martínez-Pérez等[7]的研究显示:在众多系统平台中,Android和iOS最受欢迎,其次是WindowsPhone,Ovi商店和Blackberryworld。InstituteForHealthcareInformatics(IMS)2014年的报告显示,在众多的医疗健康类Apps中,70%的Apps作为达到健康和维持健康以及改善机体活动的工具提供给普通人群,其余30%用于特定人群,如专业人士或受特定疾病影响的人群[4]。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Apps中,超过50%的Apps下载次数低于500次,其中有5个Apps占了总下载次数的15%。IMS将这种情况归因于:很多Apps本身质量差、缺乏具体的应用性指导和卫生专业人员的支持等。IMS的报告还提到:欧洲和亚洲占据了该领域内最大的市场份额(约30%),其次是美国和加拿大(约2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年2月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我国市场上监测到的移动Apps在架数量为449万款。我国本土第三方应用商店移动Apps数量268万款,占比59.7%,苹果商店(中国区)移动Apps数量约181万款,占比40.3%。报告没有提到医疗卫生类Apps的占比[8]。宋雅云和蔡毅[9]的研究显示,截止2016年3月29日,我国16.74%(118/705)的三甲医院已有对应Apps。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有45.83%的三甲医院开发了Apps,比例最高,其次是浙江省(42.31%)和湖北省(36.11%)。如何提高Apps的下载量和产品质量,IMS给出了四个需要解决或者注意的问题:产品的定位、安全性和隐私性、搜集用户的反馈信息以及琢磨产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4]。

2医疗健康类Apps的主要应用领域

健康卫生类Apps解决了很多具体的问题,IMS的报告显示:目前常见的健康类Apps在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此外,在诊断服务和医疗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4]。Martínez-Pérez等[7]2013年研究了WHO在2004年公布的全球疾病负担前8种疾病相关Apps的研究状况,研究发现:各种研究文献中相关Apps的研究数量按降序排列依次为:糖尿病、哮喘、抑郁、失聪、视力低下、骨关节炎、贫血和偏头痛。商业化Apps依次为:糖尿病、抑郁、偏头痛、哮喘、视力低下、失聪、骨关节炎和贫血。根据两者排序不同,Martínez-Pérez等[7]认为商业和经济驱动健康类Apps的发展与以科研为目的Apps发展侧重不同。目前医疗健康类Apps主要用于监测、提供援助和推送信息等。其中援助和监测类Apps使用频率较高,而推送信息和教育类Apps使用频率较低。针对糖尿病、偏头痛和哮喘的Apps主要功能是状态监测和提供信息,针对抑郁的Apps主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患者的情绪状态[7]。此外,还有很多研究报道了智能手机Apps在其他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中的应用:如癌症[10]和精神分裂症[11]。Müller等[12]的研究显示:用于鼓励身体活动,减少久坐行为和/或健康饮食的智能手机Apps的研究备受关注。宋雅云和蔡毅[9]研究显示:国内不同机构开发的Apps功能各有侧重:三甲医院Apps的功能主要集中在预约挂号、就诊导航;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Apps主要围绕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医院双向转诊服务、政府信息推送等;第三方机构开发的Apps最常见的功能是健康推送、预约挂号、就诊导航。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因为智能手机的无线状态和强大功能使智能手机在居民健康医疗、自我保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大推动了远程医疗的发展,同时也真正方便了人们就医、保健。值得关注的是,文献[6]指出:在没有完全确定App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况下,医生在向患者推荐时应持谨慎态度。并不是所有的Apps对患者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3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价值

各种研究显示,该领域的研究增长趋势明显。MolinaRecio等[4]的研究发现,移动医疗类Apps的研究文献数量呈指数增长,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临床医学和计算机科学。Müller等[12]的研究发现:从2012年开始,各类期刊上与移动医疗相关的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基于手机技术和Apps研究的文献占据12.68%(217/1712);而且,多数研究来自高收入国家。Deng等[13]的研究发现mHealth相关的杂志影响因子呈现增长趋势。在众多的研究中,中国的研究数量位居世界第4,仅次于美国、加拿大、英国,该研究还显示,与手机相关的移动医疗类研究组成一定的知识群。在该领域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Molina-Recio等[4]指出目前该领域中一些研究准确度低,证据不足,无法重复,导致Apps可推荐的目标不明确,适用性差。有一些商业性Apps的研究和开发,缺乏科学证据或卫生专业人员的参与。研究人员在实验设计和结果公布方面应该更加严谨,开展更多基于实证评价性的研究。Bindhim等[6]就智能手机健康类Apps研究方法的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近年来该领域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列出了8条评价智能手机健康类Apps研究质量的参考标准:①研究是否明确列出了数据的收集时间。②研究是否基于Apps的内容。③研究是否明确列出评价Apps质量的方法。④研究是否明确了检索Apps的方法,比如:列出了关键词和检索条件。⑤研究是否明确列出所研究Apps的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⑥研究是否明确列出开展研究的国家。⑦研究是否明确Apps使用的目标人群是消费者还是卫生专业人员。⑧研究是否列出了所研究Apps的具体名称。研究还列出了符合标准的10条研究文献,值得该领域的研究者借鉴。Molina-Recio等[4]研究显示,这个领域内的研究有很明显的跨学科性,但研究方法上体现出的学科交叉性并不明显,只是选题比较新颖。这是该领域需要加强发展的地方。Martínez-Pérez等[7]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Apps的服务人群为普通人群,并不一定是临床用途。在各种Apps的设计上,可视化的文图和视频更受欢迎,研究者和开发者可在此方面多下功夫。此外,针对16~50岁聋哑人的Apps应该加强开发,这对使用者和开发者都有益。研究显示,移动医疗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可以降低医疗成本[7]。Deng等[13]的研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应该加强手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这对很多国家的政府和研究者提出了开发和研究的方向。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Apps的效用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技术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吸引力,或者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Mülle等[12]的研究显示: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利于利用特定技术实现大规模和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领域该如何应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也是很多研究者和开发者要思考的问题。新的移动信息技术应该考虑到帮助人们和国家解决国民健康和应对大的公共卫生危机。本文总结了智能手机Apps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状况,概括了前期研究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和研究方向,供该领域的研究者参考借鉴。

作者:党唯嘉 单位:长治医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