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力工业牛鞭效应范文

电力工业牛鞭效应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力工业牛鞭效应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电力工业牛鞭效应

在我国对传统垂直垄断经营的电力工业进行纵向分割、横向分拆后,电力工业基本被划分为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两大部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推向纵深后,我国的电力市场环境将向着更能引入竞争的模式发展,将逐步实现输配分离、配售分离。在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中,传统的电力工业发展轨迹被改变,电力的产、供、销环节被分拆开,电力工业由垂直垄断经营模式的由一个利益主体代表的一个点变成了电力市场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构成的一条产业链。我们也可以视之为从电能生产到输送到销售的一个供应链,其特点在于电力不能大量储存,产供销瞬间完成。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由于在电力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存在不同的利益实体,因此,各个利益实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从长期来看,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能使得传统垂直垄断模式下的电力工业中存在的牛鞭效应得到加强和放大,给电力工业的平稳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下本文分析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工业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抑制措施。

一、牛鞭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其相邻的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源头的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增加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销售的混乱。所谓的牛鞭效应,就是随着从供应链的下游往上游延伸,商品订单量的波动越来越大,如同抖动的鞭子,波幅越来越大一样。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参与人之间战略性行为相互影响的产物,而这些参与人是理性假设的、最优化决策的。也就是说,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各自效用最大化决策的博弈结果。

从委托理论来看,供应链内部每一对买卖双方(上下游之间)、中间商(零售商)之间互为一种双向的、长期的委托关系。任何一个参与人(企业)都具有独立的利益目标,并做出自己的最优化决策。同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目标利益和最优化决策都相互制约和影响。

二、市场环境下电力工业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后,电力工业在发、输、配等各个环节出现的不同的利益实体,由于其各自不同的市场地位和不同的利益取向的影响,使得其信息的共享受到限制,为电力工业牛鞭效应形成提供了条件。具体来看,电力市场环境下,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厂网分离后电网和电厂不同的市场地位以及利益取向

电力工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由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电力企业长期以来承担了比较多的公益义务。在厂网分开后,在发电侧初步形成了五大发电集团为主体的竞争性的市场,电网则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在各自电网覆盖区域内垄断经营。出于对稳定的需求,这种市场地位不对等的局面比较有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继续下去。从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来看,垄断经营电网企业有利用其有利的市场地位引导电力市场向有利其获得超额利润的方向发展。从电网企业角度而言,其会希望在电源侧出现相对富裕的生产能力,因为这会使得电源侧的竞争程度得到加剧,市场力得到削弱,从而使得其购电成本减低,从而进一步加强电网企业在整个电力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获得更多的收益。

此外,厂网分离后,电网公司更大程度上的传承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电力企业形成的那种公用行业的定位,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电网企业具有一般供应链中更为接近市场侧的企业所常有的动机,即适当放大需求信息以保证未来供给的充分性。因为,如果电源侧的生产能力不足的话,无论电网企业如何努力,其承当的保障供电、系统安全的公用责任是无法完成的。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电网企业和电厂在目前阶段具有不同的市场地位以及利益驱动,电网企业由于更接近终端用户,以及存在着一定的公益责任,因此,具有利用有利的市场地位,对于需求信息进行放大,从而引导上游的发电企业形成相对富余产能的动机。这就为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2、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开

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电源侧投资准入放开,民营资本投资电源经营得到许可和鼓励,以有利于出现系统发电成本降低,市场竞争程度提高的局面。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资本对于电力产业的投资行为也会对电力工业的平稳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加剧市场化改革后的电力工业发展中的牛鞭效应。民间资本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这种心理预期一定程度上会相互传递,从而出现投资心理波动引致的牛鞭效应。

投资者心理预期的互相影响是通过其日常的交流、行为以及各种宣传媒体的传播来进行的。这一群体效应常常在经济发展过热或者某一行业突然出现高额利润的时期表现的最为明显。一般来说,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投资者与企业的投入达到高峰,其中投机活动盛行,这一过度的投资行为将产生过剩的产能,并伴随一定的“泡沫”经济。在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或者是投资高峰过后,一旦发生重大事件事的一部分人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将使其对未来散失信心,带来悲观预期,从而导致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迅速萎缩或者是集体抛售某行业股票的“多米诺骨牌”现象。

回顾2003年“电荒”后引发的电力投资热潮,我们不难发现电力市场改革后,投资者心理预期对于电力工业牛鞭效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放大作用。2004年,国家发改委审批的电源建设投资在3000亿人民币作用,而实际发生的投资行为在9000亿左右,其中30-40%来自民间资本的投入。在中西部地区,如湖南、四川、陕西等水利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区,温州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商人组团竞买河流流域水电开发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的投资热情可见一斑。在后来的两年里,失控的电源投资行为使得我国的电力工业在2008年前后将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3、预测方法的局限

需求的预测直接影响定货量。对于电力中长期需求预测,通常来说我们利用平滑预测技术来预测平均需求和需求的方差,或者其它的一些方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反映在长期就是对生产能力的需求。由于安全生产能力和最高生产能力水平取决于这些估计值,因此,需求预测值和实际水平差别过大就会导致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或不足。从而引致牛鞭效应。

三、电力工业牛鞭效应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分析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现代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工业,同时它也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应该保持协调和同步,电力工业滞后或者过度超前国民经济发展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电力工业滞后国民经济发展时,国民经济将会受到电力供应的限制,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都有可能受到能源瓶颈的限制;当电力工业过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增长时,必将产生大量的产能闲置,形成这些超额产能的资源带来的机会成本将难以估量,并且维持这些闲置产能带来的维护成本也将非常的高昂。

在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后,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的出现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将使得电力系统出现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从而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对于电力工业的平稳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冲击,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也存在着非常突出的不利影响。

四、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的抑制措施建议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以求抑制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工业牛鞭效应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1、建立有利于均衡市场风险的电力金融市场

逐步建立电力金融市场,引入如差价合同、电力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产品,在电网、电厂等不同市场地位的市场主体间合理的分当市场风险。为市场风险的均衡分配提供一套有效的机制。

2、加大监管力度,进行合理的价格监管

价格是市场供需形势的反映,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价格信号对于电力投资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加大对电力价格的合理监管,建立有利于科学引导投资行为的价格监管机制,规避和防止投资者投资心理传递产生的对于电力牛鞭效应的放大作用。

3、改善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效果

加强对于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的研究,各种预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单一的方法总是难以求全,应该加大对中长期负荷组合预测的研究,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从源头上减少信息失真的程度。加强对历史数据的维护,建立完备的电力需求数据库,为预测效果改善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基础。

4、大力推行和完善需求侧管理

加强需求侧管理制度的建设,引入更多国外运行成功的需求侧管理的手段,如峰谷分时电价、可中断容量管理等。引导消费者向科学、环保电能消费方向转变,促进整个社会对电能使用效率的提高。减低峰谷时段负荷差距,提高系统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闲置。成功地实施需求侧管理,可以有效的抑制牛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