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市场机制是指构成市场的价格、供求、竞争等基本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市场经济可以保证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由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特色即是将商品经济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普适性特征,与社会制度无关。结合中国国情,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经济体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变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完善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三次变迁。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是计划经济运行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导致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城乡二元分割,以牺牲农业来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套僵硬的体制导致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不顺畅、工农业关系和价值关系的失衡以及城乡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在从农业剩余中提取工业化资金,完成工业化积累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加以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高度集中的制度以及城乡二元制度三个方面:一是在全国实行农产品统购派制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典型制度,阻碍了各区域间生产要素和产成品的自由流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整体环节的顺利实现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和固化了农村封闭的计划经济,阻滞了农产品商品化和农村市场化的进程。二是高度集中的制度。20世纪50年代,为了保障农产品的持续稳定供给,强制性的引导农业剩余向工业转移,我国开始改造小农经济,打造高度集中的合作社和。合作社和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出现,在农产品收购中由最初的小农散户到相对组织化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降低了政府在农产品收购中的交易费用,缓解了政府与散户在农产品产购对接之间的可能的矛盾和难题。不过由于当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平均主义思想盛行,农户成员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产权不清,成员的努力和所获报酬之间非正相关,导致激励机制耦合不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严重不足。三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隔离了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系统,阻碍了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粮食配给制等人为割裂城乡一体化系统的制度安排,使农村富足的劳动力要素以及城市富足的资本要素等无法实现对流和衔接。纵观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规律,一国产业结构转换和就业结构转换基本上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在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不断增加的同时,农业人口也将开始向非农领域转移。而由于当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人口转移偏离了这一规律。虽然已经将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工业,但是农业人口依然在就业人口中占据绝大多数,导致农业劳动力人口无法转移。据统计,到1978年之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非常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这个时期是我国开始探索性尝试市场经济的开始。由于在上一阶段中,工农业产业价值转换的失衡以及农业自我积累和自我存续能力的孱弱,导致我国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面对这些制度缺陷和体制障碍,自1978年底,我国开始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农业的重大政策,这些政策文件涉及到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等放活农业的主题。同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进而在农村开始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消除了以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平均主义的主要弊端,平衡了农民努力和报酬之间的关系,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家庭经营方式拥有生产作业后的剩余索取权,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权利主体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主体,该种经营方式解决内部监督费用,比资本主导型雇工农业中对生产员工的监督管理更为有效;同时,家庭经营方式在用工方式选择上更为灵活,比如在应对季节性缺工等困境时,家庭经营可以通过用换帮工、非整劳动力等方式解决。与此同时,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需要一个逐步适应和渐进的过程。1982~1986年,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取向、以放活为内核”的新的“三农”政策框架。这些文件涉及到了经济政策、活跃农村经济等主题。五年中每个“一号文件”,都将当时的农业发展中最困难的问题作为突破的重点。这五年的“一号文件”,为我国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逐步放活农业及农村市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阶段,党的“十四大”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人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不清除这些障碍,理论就无法发展,改革就无法深化。邓小平发表了“南巡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与社会制度无关。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搞市场,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搞计划。党的“十四大”进一步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状,阐明了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形势。进入新世纪,我国逐步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人口在整个产业体系中不断下降,因此亟需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难点在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为此,在统筹城乡的方略指引下,2004~2014年我国以“工业反哺农业和城乡一体化”为内核的“三农”政策体系逐渐形成。对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入了逐渐成熟的阶段。
二、商品货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结合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实际上,商品货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可以通过企业管理、政府干预、经济均衡等视角来体现。
(一)企业管理角度从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来看,一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换句话说,一个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承认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从而使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单位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更多的使用价值。在时间既定、投入既定的情况下,这不仅提高产出的比率,还提升了企业的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这种管理模式同样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提高工人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工人劳动的专业化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非常关键,而劳动分工对于提高工人劳动的专业化水平更为重要。亚当•斯密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此后马克思发展了分工理论,提出了一般分工和个别分工两种分工形式。他从两个方面提出工厂手工业内部分工理论:一是整个工厂手工业分工的基础是协同运作,不同的手工业是非独立化的,是相互补充的有机体;二是工厂手工业中的不同操作,具备了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特征。这两部分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随着生产力高度全面的发展,片面发展的个人将为全面发展的自由劳动者所代替,人们都将摆脱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状况而成为自由的个人。因为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方式下对于整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投入产出效益都具有促进作用。不过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对于管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它要求工人做单一程序化的工作,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及抗压能力等都是挑战。2.提高技术应用水平。由于分工的不同,社会主义企业内部都是由不同技能的生产者组成。那么每一个企业都具备了人格化的特征,企业间的劳动方式的差异和产品制作过程的不同则是由不同生产者在劳动上的差别形成的。为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每个独立的企业必须顺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劳动方式、生产工艺等。这对于社会主义企业在组织生产时的独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持企业的独立性,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是创造新的价值的必备条件。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应更多地运用于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中。企业流程再造是当今最流行的趋势之一,它是指重新考量组织流程,分析每一个环节的价值,然后运用技术重组系统内的组织资源。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改进并再造流程工艺,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经过改制,在组织结构上以顾客为中心,主力打造全新流程体系,以绩效考核为目的对企业人事管理和薪酬制度等进行考量,对企业员工注重专业化和以人为本。这些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企业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3.区分不同社会制度下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与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相比,公有制经济中生产组织具备了其特殊性,不过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企业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企业存在着异同点。从不同点来看,在所有制方面它属于全社会所有而非个人所有,可称为社会所有制。而从相同点来说,它仍是与旧的社会分工相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生产者有着不同的劳动生产分工,被固定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中。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生产组织也被称为企业。也存在着不同的生产、管理、技术等不同的职能部门,也存在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异性。它在治理结构上也与资本主义企业有某种共同点。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它使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具体化、复杂化了。应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这种生产组织的异同,并积极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企业生产分工的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4.开发和利用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些都属于客观生产要素。客观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影响劳动的效率影响价值的创造。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分工动态联系。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和影响。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他认为劳动分工不仅是分工深化的过程,又是市场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从本质上讲更是经济增长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企业间依然有商品价值形式的需要。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独立地组织生产和交换,以补偿其劳动和资源的耗费,并通过积累扩大再生产。这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物质资料补偿上,保证企业在生产资料消耗上得到补偿并有盈余;二是在价值补偿上,保证交换的等量劳动关系,为实现按劳分配原则提供条件。社会主义的等量劳动关系,要求企业以集体劳动总量的形式来作比较。这种包含着极复杂的内容的结合劳动的质和量,在现阶段还只能通过它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不同形式的有用劳动,要通过产品交换将其还原为抽象一般人类劳动,才能相互进行比较。通过这种交换方式,能实现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的互换,使处于社会分工中的独立企业得以补偿其资金与劳动的耗费,从而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政府干预角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直接是私人劳动,而私人生产往往是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这使整个社会生产经常处于不平衡和波动当中。社会生产仍然能够延续并发展,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着支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市场机制通过调节资源配置,使社会的再生产和需求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密、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技术创新呈加速状态及需求多样化的时代,市场机制自动化调节的优势尤其明显。不过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这些劣势就可能导致社会生产和财富的集中,继而产生垄断。垄断势力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打击竞争对手的创新活动;也可能维持高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垄断是竞争的反面,垄断反过来会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以限制垄断、维护竞争,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在商品货币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开放、有序、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必然需要有合理规范的宏观调控体系做为支撑,而转变政府职能则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关键。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对市场配置资源中出现的不合理倾向进行干预和调节,使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按照统一、开放、有序的模式运行和发展。
(三)经济均衡角度马克思认为,在价值规律自我调节的前提下,经济体系可以达到一般均衡。同时,经济体系由失衡到均衡的调整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艰辛的历程。他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因此,一般均衡仅仅是一种趋势而已,商品的供求失调才是一种常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结构性和总量性经济失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深层次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进而弱化人们的消费能力,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引发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在陈云经济思想中,国民经济有计划、合比例的综合平衡发展是其强调的关键所在。具体运作中,需要充分协调财政、信贷、物资等三大平衡之间的关系。他讲到: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收支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他还指出:如果我们的财政收支不能平衡,社会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之间不能大体平衡,物价就会乱涨,市场就会混乱,这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首先要实现三大平衡。从理论上说,财政、信贷和市场是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是从生产到消费的过渡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才能使生产顺利实现消费,社会再生产得以延续。时至今日,陈云同志的三大平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仍不失其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更应该力争在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等方面保持均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结语
对于商品货币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评述。首先,从进步性上看,商品货币理论对于当今时日仍不失其实用价值。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人们纷纷从商品货币理论角度分析审视当今的金融危机,通过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对于过度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加以批判,对社会主义政府适度干预和控制给予积极评价。其次,《资本论》及其商品货币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理论上看,马克思认为在公有制背景下,商品经济会不断衰退进而消亡。但在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我们看到了公有制的不断发展,也看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实践上看,当今有很多自动化的工厂和车间,里面并没有人工在流水线上作业,但使用价值和价值依然在不断被创造着,这些都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所能直接解释的。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它是永葆青春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一时解释不了的现象并不能表示其不实用,相反,我们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以及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与借鉴价值。
作者:鲜阳红张尊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