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型墙体材料市场调查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乌鲁木齐市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大,因此,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势在必行。此次市场调查摸清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状况,对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目前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乌鲁木齐;新型墙材;市场调查
前言
此次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市场调查受乌鲁木齐市墙改办委托,其主要目的为促进乌鲁木齐建材工业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建材行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此次调查范围: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新型墙体材料;时间范围:“十二五”期间及2016年度相关数据。
1新型墙体材料定义及分类
1.1新型墙体材料定义
新型墙体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传统墙材的墙材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有机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随着墙改工作的发展,相关标准的逐步提高[1]。乌鲁木齐墙体材料仍主要以烧结制品为主,占比达八成左右,其中实心黏土砖主要应用于农村市场及城市周边,非烧结墙体材料主要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辅之以部分蒸压粉煤灰砖,受资源条件的影响,乌鲁木齐市地区主要以利用粉煤灰生产的灰加气为主。
1.2新型墙体材料分类
依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等建材协会制定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2016年本)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认定管理办法》(新经信办(2009)77号)新型墙体材料大体分为:板材类;砌块类;砖类;其它。
2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总体规模
截止2015年底,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共计129.9亿块标砖,新型墙体材料使用量占墙材总量的比例提高到95%,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乌鲁木齐市区域内目前有新型墙材企业87家,主要生产砖、砌块、板材等三大类新型墙体材料。其中砖类产品主要生产包括: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承重混凝土多孔砖等;砌块类产品主要包括:烧结多孔砌块、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陶粒砌块。板材类产品主要包括:纸面石膏板、装饰纸面石膏板、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截止2015年底,乌市范围内有砖类生产企业43家,砌块类生产企业20家,板材类生产企业24家。随着“禁实”工作的全面推进,加大了淘汰和关闭落后、质量低劣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力度,累计淘汰砖类企业30家,砌块类企业12家,节能、节地效果明显,如表1所示。
3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环境治理措施不力,企业互利合作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等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1)墙材产业发展现状与新型工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差距大;(2)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支撑不足;(3)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发展后劲;(4)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督管理工作力度有待加强。
4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需求预测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速及建筑、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必将拉动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城市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需求,为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随着乌鲁木齐市城镇化推进,依据《乌鲁木齐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按照市场预测方法,预测2016-2020年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如表2所示。预计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民用建筑总面积将达到22481万m2,比2015年新增民用建筑总面积4311万m2,折算将需要墙体材料862万m3,折合标砖58.9亿块。因此,“十三五”期间预计新增新型墙体材料总量为58.9亿块,到2020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达到188.8亿块标砖。
5乌鲁木齐市新型墙体材料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
5.1切实化解产能、做好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新墙材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墙材行业供给侧改革目的是对其产业升级。因此做好以下措施: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做好加减法,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5.2加强绿色建材认证,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技术革新
增加有效绿色供给,满足老百姓对绿色、环保、功能性墙体材料的需求。增加有效和绿色供给是墙材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新常态背景下,我们提倡的是有效绿色供给,调结构也是围绕有效绿色供给来调整,以满足老百姓全面追求小康生活、追求幸福所迫切的需要来调整。加快制定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目录,加强建材业与建筑房地产等下游终端领域的对接融合,打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产品供应链,建立现代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绿色建材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比例。鼓励建材龙头骨干企业率先垂范,在全行业逐步推行绿色生产、绿色对标、绿色管理和绿色评价。
作者:李程龙 杨永祥 单位:新疆建筑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