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学历求职者心理健康分析范文

高学历求职者心理健康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学历求职者心理健康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学历求职者心理健康分析

2008年末,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人数达2400万,其中有1300万为城镇劳动力,还有800万为下岗失业人员〔1〕。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失业”、“就业”、“裁员”成为当前人们的焦点话题。人们一般都认为就业困难群体和待业失业人员应该是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学历较低、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可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在众多待业人群中,拥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的人并不占少数。他们和其他求职者一样,奔波于各个招聘会场和用人单位,希望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其实,早在几年前,江苏人才服务中心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在待业登记人员中就有博士和硕士。这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硕士博士们,也面临着求职的压力。而且,我们也听到过一些高学历者因求职失败而自杀的新闻,这就让我们对那些高学历待业者在当前就业压力下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一些担忧。于是笔者针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旨在调查高学历求职人群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为高效准确地实施调查,我们将采用SCL-90量表对从苏州市人才市场高级人才数据库中选取的120人进行心理测试,运用SPSS13·0和Excel2003统计软件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处理〔2~3〕,并依据统计结果分析被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的对象为取得硕士学位以上的人群。即向从苏州市人才市场高级人才数据库中选取的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10份,除去无效问卷11份,有效问卷为99份,有效率达90%。其中,男性有49人(49·5%),女性有50人(50·5%)。本调查时间为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采取集中时间段内多批次多人同时实施测试的方式。

二、研究结果

1.求职者各测试项目总体结果的比较

经过测试和运用SPSS13·0和Excel200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发现99位求职者在SCL-90中各个项目上的得分总体来说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M全国=50)。换言之,就是这些求职者的心理问题比一般求职者要多,主要体现在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和饮食睡眠等方面,见表1。

2.求职者各测试变量上的结果比较

我们对求职者的性别、工作经验、学历背景、专业做了统计比较,并用SPSS13.0软件的独立样本T检验计算得知,这些求职者无论男女,无论是否具有工作经验,无论是“海归”还是本土高校毕业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见表2。

三、结论与分析

对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后,我们发现高学历求职者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和现象。当然,有些问题和现象是在我们的事先假设之中,有些却出乎我们的意料,现将这些问题和现象总结为以下四点。

1.高学历求职者总体来说存在较多心理问题

接受心理测试的99位高学历求职者在SCL-90各个项目上的得分除人际敏感、抑郁、躯体化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分,而在强迫、焦虑、敌对、偏执和饮食睡眠等项目上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这意味着高学历求职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警戒线的边沿,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虽然高学历求职者在人才市场上一直是令人羡慕的“香饽饽”,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全球经济危机以及现代人才观对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的影响,“高学历”似乎已经不能成为求职的“敲门砖”。在这种形势下,很多高学历求职者也像其他求职者一样,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焦虑情绪和饮食睡眠不佳等心理问题;再加上这类求职者在以往的生活、学习中都是令人称赞的“佼佼者”,如今在求职道路上并不那么一帆风顺,他们便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会因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产生强迫心理;也有些“佼佼者”在求职竞争的道路上会对竞争对手抱有敌对的情绪,甚至产生一些偏激行为。

2.性别、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所学专业并不影响求职者心态

我们凭借以往经验得知:在求职道路上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找到工作,而有工作经验的要比没有工作经验的好找工作,那些曾在海外“镀过金”的留学生要比国内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更容易找到工作,许多新闻媒体也报道理工类的工作岗位需求量要大于文管类的工作岗位,但是以上现象并没有体现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本次研究发现,在高学历求职人群中,性别、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所学专业并不影响求职者的心态。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各大高校开始扩招,随之而来的研究生、博士生的扩招,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在很多领域和区域都不平衡,因而在人才需求的层次、专业和数量上也不一样。针对这一状况,我国教育部每年都在调整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社会的发展也使得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很多职场上“三高”女性的成功案例,也让大家消除了女性特别是那些高学历女性在求职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观念。再者,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建交,让国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出国深造,“海归”派已经不是少数群体,在求职中也不再占据绝对优势。此外,求职者有工作经验过去是很多用人单位的首要条件,但现在很多大型的用人单位因受西方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影响,认为企业的发展更依赖于那些自己培养出来的员工,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高学历求职者因具有很强的再学习能力和可塑性而成为企业的首选〔4〕。这些都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以往就业的各种“潜规则”在高学历求职者人群中失效了。

3.“三高”求职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略

所谓的“三高”是指“学历高”、“职称高”和“年龄高”,当然这里的“年龄高”是相对而言的。照理说,拥有较高的职称和学历的求职者在求职道路上应该是很顺利的,一般不会存在什么心理问题,但是研究数据显示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从表3、表4可知,接受测试的年龄大的高职称求职者在SCL-90中很多项目上的得分都偏高,特别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饮食睡眠方面的问题要比其他高学历求职者更明显,可见“三高”求职者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我们对此加以探究,发现原因主要有:(1)这些“三高”求职者大部分都已成家,要承担抚育下一代的职责。工作的变动不单单影响着他们个人的发展,更影响着整个家庭,所以他们在求职道路上十分慎重,这也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2)由于他们的年龄比其他求职者大,所以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丰富,人格也比较成熟。在求职道路上,他们对人际之间的交往更加敏感,这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和情绪的一个原因。此外,“三高”求职者以往都会被大家称为年轻有为,这也让他们对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充满了期待和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社会就业竞争激烈,他们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这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也易于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

4.不同区域、户籍的求职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求职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题,而经济水平处于两者之间地区的求职者则拥有相对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我们发现来自农村的求职者比来自城镇的求职者在人际敏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显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西部人口流入中、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落户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求职者拥有较高的学历和教育背景。但是由于近年来不少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为了缓解本市人口的就业压力,出台了一些“区域保护主义”的就业政策。这些政策对外来求职者的就业十分不利,甚至会把他们拒绝在职场大门之外,这就使这一部分高学历求职者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由于这些求职者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和农村,过去为了完成学业给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所以他们的就业求职目的很大一部分还在于要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或者是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在他们心里,认为只有求得一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和亲属。这些原因都使得他们在强迫、抑郁、饮食睡眠、人际交往上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不过,与上述现象相对应的是来自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求职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受2008的生活、学习中都是令人称赞的“佼佼者”,如今在求职道路上并不那么一帆风顺,他们便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会因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产生强迫心理;也有些“佼佼者”在求职竞争的道路上会对竞争对手抱有敌对的情绪,甚至产生一些偏激行为。

综上可见,高学历求职者由于本身具备比其他求职者优越的条件,常常不会像求职弱势人群那样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也期待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当然,有关部门和各就业指导机构也对高学历求职者提供了一些求职服务和帮助,但是,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和消除高学历求职者在求职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希望,一方面高学历求职者人群能正视自己在求职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的经济危机形势下,也希望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高学历求职者的关注力度。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