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军队院校科研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军队院校的科学研究在军队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军队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针对军队院校科研务的独特性和科研队伍的多元性等特点,以稳定军队院校科研人员数量、提升科研能力为目标,探讨建立一套协调发展可行、培养规划清晰、奖惩机制健全科研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调动各类科研力量的积极性,形成科研人才优势,为军队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军队院校;人力资源;制度建设
1优化军队院校科研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
1.1契合科研和教学的螺旋盘升通道
教学和科研是军队院校的基本职能,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服务于军队战斗力建设,两者应该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实践基础性教学科目对于巩固科研人员专业基础知识、提高日常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对于提高教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好基础性教学科目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统筹协调,既不能只盯科研项目而顾此失彼,也不能仅做基础性教学不问创新而有失偏颇。必须在不断巩固基础性教学科目知识的同时积极寻找那些与本专业相关、与个人兴趣爱好相近的科研项目,通过有选择地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促进基础性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基础性教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提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以基础性教学科目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协调、互动中,实现教学和科研的两不误、双促进。
1.2抓好个体和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
科研队伍建设,既涵盖了科研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包括科研团队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广大教员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积极打造成才平台,军队院校要自主设立科研发展基金资助课题、组建青年创新小组,帮助年轻教员积累科研经验、找准科研方向、提升科研能力。要打破各自为战的科研壁垒,进一步优化整合科研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学科带头人的核心力量和凝聚作用,以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学科发展目标为牵引组建科研创新型团队,形成知识结构、学科专业、思想观念和年龄层次的全域组合,营造优势互补、团结协作、以老带新的科研氛围,为提升整体科研队伍创新能力奠定扎实基础。
1.3搭建人才成长的软硬兼容平台
科研条件建设是对科研人才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既要注重科研条件硬件建设,也要抓好科研氛围的软件建设。一方面要依托大型科研条件建设项目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强经费预算的统筹管理,加大现代化科研设备的投入力度,不断推动科研设备的完善、升级和改造,夯实院校的科研“家底”,为开展大型项目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在科研人员的思维领域营造出开放、自由的空间环境,解除定向式、直线式、被迫式研究方向的束缚,以开明的心态形成自由、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提高科研人员的对外交流意识、纯粹学术意识和专业方向上的自主意识,从而促进科研工作效果提升。需要强调的是,在科研工作的软环境中要做到包容个性甚至包容失败。
2完善军队院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路径
2.1统筹人才培养方案
科研人才的培养,要瞄准新军事变革的趋势和科技创新领域的需要,科学地设计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计划。根据科研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周期,具体制定科研人才队伍分期分批培养、全程跟踪培养的总体规划,明确培养的类型、目标、数量和步骤。根据军委机关人才培养规划和院校自身的科研人才队伍现状,制定干部送学、换岗交流、代职锻炼、出国留学等培养锻炼人才的具体措施;制定引进规划,明确引进特殊人才的数量、类别、规格、工作岗位等。
2.2创造实践锻炼环境
军队院校教员队伍的非专职科研属性,需要更多更好的锻炼环境。要以科研为牵引、以课题为支撑,有计划的安排教员参加科研攻关,特别是对中青年优秀分子要优先安排科研课题,并委以重任。充分利用部队试验演习等重大任务时机,推选院校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共赢。
2.3依托国家体系育人
要招贤纳士,从地方研究院所和工业部门招纳专业精英;要依托国民教育,到博士后流动站选拔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还要从地方重点院校特招一些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合理改变科研队伍的结构层次,以满足科研发展的需要。在人才选拔引进过程中,要在个人发展空间、生活保障条件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2.4畅通人才交流渠道
军队院校人才流动率低是造成科研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必须畅通科研人才交流的渠道。一方面,军队院校之间可以针对自身的科研人才队伍现状,横向交流互缺的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从一线作战部队遴选优秀人才,把那些精通技术、熟悉装备、思维创新的干部调入部队,可以打破军兵种界限,破除专业对口的限制,建立一种科研人才跨区域、跨军种的交流任用机制。
3建立适合军队院校特点的阳光奖惩激励机制
3.1健全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作为确定奖励的重要依据。考核评价要在健全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发挥好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全面审查科研人员的科研精神、成果水平和实际贡献,对在完成原创性成果、重大专项成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特殊奖励。既要奖优也要罚劣,对那些因主观因素造成科研质量低、弄虚作假的团体和个人要严肃批评,严重者实行必要的行政处罚。通过评价增强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和压力,推进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3.2营造公平竞争科研氛围
军队院校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专项课题时,应施行科研任务公开招标,保证有实力的优秀科研人员才尽其用,有机会承担相应课题。院校按照科研发展规划在筹划和争取后续重大科研任务时,要在科研人员中广泛征求设计方案,以那些价值高、把握大、方向准、能产出高质量成果的创新性、前瞻性方案设计者作为申报团队核心。公开招标是到营造公平科研氛围的良方。
3.3施行科研过程权责制度
科研资源的调配和科研经费的使用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要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鼓励项目负责人跨院系、跨学科、组建项目,提升集智攻关的能力水平。在成果奖励排名中切实遵照贡献大小排列,科研津贴要划分层次、按照实绩发放,科研项目经费购置的科研设备要给项目组的优先使用权,对挪用经费、损坏设备要有责罚标准。
科研队伍建设既要立足服务当前又要注重超前培养。高新技术和武器装备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军事科研人才培养的超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各门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保留工作,从发展的角度发现一批各门类的后备科研生力军,纳入科技干部队伍的培养规划,实施重点培养。建立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协同机制、统筹机制和激励机制是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建立系统的长效机制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魏志勇,车建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9~92.
[2]郭久智,祈德元.军队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视界,2012,49(34):36~37.
作者:李勘 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