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范文

浅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摘要】自动化专业是信息行业的宽口径专业,理论知识抽象,科研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高。为培养出合格人才,根据学校特色,把教学和科研、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在科教融合的理念下,通过多种途径探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科教融合;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

习从2013年到2017年调研考察大学期间,多次提到完善科教融合等协同育人模式。科教融合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科教融合从字面上来讲就是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的融合,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两种任务的结合。从科研中提取教学素材,从教学中鼓励科研创新,科教协作,凝聚各自的特色,融合再创新,以科促教,寓教于研,实现两者的“比翼双飞”。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起源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并在欧洲高校的育人模式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改善。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提出科教融合模式,并且鼓励高校把此理念应用于教学领域,积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科教融合理念的贯彻程度的一种体现。自动化专业属于实践性、应用型极强的工科专业,也是急需做、学结合,学以致用的专业,更是在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容易创新的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科教融合理念的助推,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的培育,以优质人才的培养推进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成果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提供不竭素材。2017年我校与山东省科学院合并,这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契机。科教融合成为我们专业办学的新常态,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合格人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自动化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1.大部分工科专业都存在的现象——科教分离这种现象的出现,来自于学校的科研奖励政策和职称评审政策。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由于科研论文及科研项目占大部分比重,故大部分老师把主要精力用在科技研发中,并且没有从自己的项目中,系统的考虑以及整理如何把这些素材应用到教学中,导致教师们的研发内容和教学完全脱离。

2.制度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小由于职称评审机制中,教学工作量满即可参评,至于教学课时多少,教学质量好坏都对职称的评定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机制导致教师都不愿意多上课,也不会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备课中,无法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3.科研成果没有转化成教学素材,给学生创造的科研实践机会少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是学生以听为主,教师以单纯讲授课本内容为主。由于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等的限制,在科研方面无法找到合适的科研方向,致使造成有些学生即使有做科研的积极性却无从下手的局面。在实践方面,虽然有部分课程有实验课程,但是课时量少,器材设备少,有的实验器材设备陈旧或者维修跟不上,导致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一堆学生围着一台实验器材,只有一两个学生真正操作,其他学生围观,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有学生的主动操作意识不强,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的课堂规划不完善。

4.课程体系混乱,对各类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学生毕业后的意愿分为两种:考研和就业。但是并没有针对这两种意愿,分别做人才培养方案,导致目前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科研能力不够。

二、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1.科教合一,校企联合,分类分班培养学生大一入校时,按“学术型”和“就业型”两种类型分班培养。“学术型”指意在考研的学生群体;“就业型”指毕业后想直接就业的学生群体。并且对不同类型制定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术型”的培养方案,加大专业理论课时,从基础知识到深度、广度、应用前沿上延伸,为后续提早让学生做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大一下学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分配学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项目分解成多个简单易行的小项目,分配给学生,并且一个星期开一次总结讨论会,了解这个星期学生所开展的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在总结讨论中,扩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在学生开展小项目过程中予以指导。“就业型”的培养方案是加大实验实训实践的课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大一下学期配备企业指导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从大二开始每学期遴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到企业实践,截止到大三上学期做到全部“就业班”的学生都能到企业实践。两种类型的学生学分互认,学生在每个学期末可以申请重新选择班级类型。通过这种培养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方向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及比赛。

2.科教转化,增大师资培训,“挂牌”上课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大在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教师和山东省科学院各院所的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交流中了解科技前沿,在交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所获得的信息整理成教学素材,在专业课、实训课的讲授或者在每周的总结讨论会上及时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实时了解科技动态,科技前沿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增强教师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应掌握的实践技能,及时调整实训实践课程,以达到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就能直接就业,毕业就能直接上岗的目标。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到山东省科学院海仪所,激光所,自动化所及计算机中心的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并鼓励教师根据现有的研究项目跟相关专家积极交流,找到合作的契合点,有利于教师自身项目的创新。并且要求教师把假期所获得的知识素材整理成教学素材,以便开学后及时的传授给学生。

三、科教融合理念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施后的成效

1.专业基础课的不及格率大大降低在人才培养方面,兴趣是驶往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兴趣,就会有动力。上课看手机、上课打盹的情况明显减少,学生步步紧跟教师的思路,努力探求和自己的项目、课题、竞赛、实践等相关的知识点。

2.学生对专业前景更加明确学生由原来对这些基础课程不知所学何用,到现在通过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学生透彻理解了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科目的前沿及应用。并且开始寻求自己的兴趣点,为以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基础。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前景。

3.学生接受知识和实践的能力逐步增长在科教融合的理念下,学生学完之后用于科研实践,在此过程中遇到难点,通过课堂获取、小组讨论、查阅文献和指导教师交流等多条途径来解决。日积月累,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得到加深,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四、结语

通过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提出了在科教融合理念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些方法的提出,为新时期培养研究型,实践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新模式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优化,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必将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静平.“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效果实证分析.2017.

[2]贾春玉.科教融合:大学改革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6.

作者:梁玮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