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章针对商贸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泉州商贸企业“厚德弘商,重技强能”的人才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重新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联动机制,旨在通过企业与商贸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来促进商贸专业和企业合作教育,建立协作共赢路径。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目前,发达国家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形成了比较成熟、不同特色的多元化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我国也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伴随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经济的加速发展,对于商贸专业与企业合作模式的问题,在现有国内研究中有两种观点可供借鉴:一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针对商贸专业(其中国际贸易专业)提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也从粗浅的校企合作发展到深入产学结合的人才订单模式,但这并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局面,“不稳定、不可控、不深入、缺乏持续性和融合性”是上述合作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为了能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性人才,能及时上岗为企业创收,进一步提出校企“联合互动”模式。通过建立校企联合互动式的实训基地模式,将学生的专业实习由模拟演示转变为现场环境下的操作练习,提出“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为高效地推进地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针对特色产业,设计“三方协同,双院联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特殊的用人需求。四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校企联动现状呈现“互动型”关系、“归属型”关系、“游离型”关系。除了前两者,其他就需要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构建长效联动机制。上述研究大多数是涉及学校层面如何与企业联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通过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方联动等方面的探索,而关于具体商贸专业如何与企业营销联动方面的论述和探讨较少。
(二)研究意义现已有的研究虽然基于商贸专业的“工学结合,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内涵,实现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全程化,达成了“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但都只是针对企业自身、学校与企业联动机制做出了分析,并未对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如何联动进行阐述。首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企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从外部环境看,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等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学校与企业两者在联动过程中经常出现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的局面,联动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偏离预定轨道。其次,特别是在“互联网+”下,传统营销模式开始寸步难行,逐渐被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等网络营销方式取而代之。因此,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极大改变。把学生比作商品,则学校充当了商品制造者和加工者的角色,其职责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学生)为消费者(企业)所消费。由此可见,学生是衔接学校和企业的纽带,促使了两者之间的供需关系的确定。我们希望所培养的学生能与时俱进为企业营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收。我们要积极建立合作共赢项目,带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专业设置更贴近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的真实需求,从而更好地推进商贸专业和企业营销长久、高效的联动。
二、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面临的问题
(一)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缺乏可持续性在商贸专业和企业营销联动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的问题就是联动的不连贯和不稳定性,半途而废,无法达到较好的联动。往往出现校企双方签订完合作协议后,仅在人才供需招聘会上有所需求,并未对所需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客观实际的见解,以更好地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的供需对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网络零售,开展“传统零售业+O2O”模式对于实体店铺营销具有一定挑战。大批新技术进入应用爆发期,加速零售在采购、销售、服务等方面改善运营效率及用户体验。对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还是个新生的事物,很多企业对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了解甚少,在短时间内对这一新生技术进行认识、充分利用,并进行“线上+线下”的营销融合创新,对传统销售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商贸企业的发展也面临重大的变化,如:经营模式的变化,由传统的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模式。为了由孤立营销模式转变为合作营销模式,抓住企业模式转变的契机,以及为了稳健可持续的联动,我们将有针对性地挑选一部分学生来作为大数据时代下模式变革的主体,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二)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缺乏可融合性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中研究的都是人才———企业的合作模式。合作参与方有较大的局限性,它的局限在于“不稳定,不深入,不能同步可持续发展,且融合度较差”,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与学校的双向选择,不能充分地共享人才资源、企业资源,完全限制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多方位的合作办学和融合。我们不仅要研究横向和纵向的融合,也要有针对性地研究纵向跨界融合和横向跨界融合的和谐关系。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融合,其具有共通性和融合性,既能保持自身优势,也能吸收其他的特质,建立一种友好型和服务型,全方位的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
(三)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缺乏改革的动力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校。企业有人才需求,学校有人才供给,政府在市场的自动调节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但三者间往往不能有效对接,那么就需要通过将企业引入课堂,按照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以企业项目的执行作为教学任务,由企业对项目完成度进行认定,给予学生专业技能认定或者学分认定,政府给与改革政策鼓励,来调整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变革,建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及更好地和企业的岗位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从而充分满足商贸专业人才就业和企业营销用人需求,实现合作共赢。
三、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的解决路径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下,商贸专业和企业营销如何高效率联动,保证双方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商贸专业与企业营销的联动发展,是两者协作共赢的理想状态。基于国内外众多的校企合作模式,我们秉承“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联动机制。
(一)鼓励创业成功学生,回馈反哺母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商贸企业的发展也将面临重大的变化。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由传统的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模式,由孤立营销模式转变为合作营销模式。为了抓住当前“互联网+”和云技术时代企业模式转变的契机,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有针对性地挑选创业成功的学生企业来作为大数据时代下模式变革的主体,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由企业颁发学生能力认证证书等方式帮助更多的学生实现就业。那么,就需要寻找稳定、可持续的联动渠道,我们提出鼓励创业成功学生,回馈反哺母校,在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建立订单班,开展“订单”培养是增强校企合作的最好体现,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也为企业创收,这是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实现适销对路的最好保障,更是开展专门化定向培养的最佳形式。
(二)跨界融合以福建省商贸专业高校融合,零售业和仓储业、运输业融合为例,设计人才———企业———行业———跨行业的联动式供应链,以85后、90后、00后等为主要消费群体通过社交平台网络信息流进行品牌识别引导跨界融合。设计人才———企业———行业———跨行业的联动式供应链,通过福建省民办高校商贸专业的联合带动来推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按照岗位需求,组建以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各民办高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多个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随时把握各行业的岗位职责能力需求变化,并以此为出发点,调整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和职业成长规律,系统科学地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校与企业的联动来解决供需矛盾,以及跨行业的联动建立一种友好型和服务型,以及全方位的专业与企业营销联动。
(三)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成长规律为基准开发课程体系。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后,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更加明确了,对未来的定位也更加明确,将要从事什么方向的工作也更加明朗。例如,网络营销课程,通过改革,学生掌握中小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策划的基本方法,提高利用网络从事营销服务活动的基本能力,对网络商务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网络营销工具整体运作能力、网络贸易开拓、个人网上创业等专业核心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更强的创业意识,懂得通过运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和资源进行创业。并且通过学习到的网络营销的知识,将自己的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推进“项目驱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边学边做。一个课程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项目”,课程模块之间的教学安排由浅入深,将多个课程模块分阶段进行,最后在通过一连贯的实践形成完整的一个应用项目。学生完成一个模块就是完成了一个工作岗位技能,掌握一种技术的应用,就做成了一个工作过程任务。随着学习的深入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其技术水平就相应地升级,可以通过等级来进行评定工作过程质量。在具体模块教学内容整合时,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在保证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够用前提下,与公司和企事业单位配合,加大真实情景实训力度,使学生熟悉工作岗位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
(四)注重“创业”培养,体现专业特色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后市场”服务于千家万户。从我国目前情况分析,有投资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更需要大量的网络商城、网站系统,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结合当下创新创业的热潮以及企业、行业的特点,为了政、校、企三方更好地联动,我们除了注重商贸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际工作岗位能力,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使得商贸专业学生能在毕业后立即为企业所用,能迅速对企业的转型、战略调整等做出最佳的决策。与此同时,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主动创业。
四、结束语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应运而生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已经让校方和企业感受到合作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但它的局限在于“不稳定,不深入,不能同步可持续发展,且融合度较差”,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商贸专业和企业营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联动机制的最大特点是“深入”“可持续性”“融合性”,可以弥补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这种缺憾。通过优秀创业学生反哺母校,让合作更加深入、稳定、可持续性,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以及跨界合作提高融合度,从而达到资源整合、集中优势,建立协作共赢路径。
参考文献:
[1]刘红,滕静涛.创新“3F”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双创型外贸人才———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
[2]赵莺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J].当代旅游,2018(1).
[3]杨琴.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模式研究———以邵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33):150-151.
[4]刘越旦,苏彦.“四方联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可控、深度融合的校企联动新路径与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02.
作者:王淑华 单位: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