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内容结构分析范文

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内容结构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内容结构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内容结构分析

【摘要】文章以服装传统手工艺中手缝、扎染、蜡染、刺绣、编织等为研究对象,提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染、绣、织构成元素及相关资源组成服装传统手工艺内容,并基于数字出版技术构建其框架结构。数据库建成后可直观地展示手工艺技法,为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新渠道。

【关键词】数据库;服装传统手工艺;数字出版;内容结构

服装传统手工艺包含独特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通过这些工艺,可以管窥各个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生存状态、精神追求和艺术想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生产生活的变化,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很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对其如何有效传承迫在眉睫。随着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以数字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通信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能够提供多种产品,数据库具有海量存储、操作灵活、搜索方便、传输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保护逐渐消逝的传统技术提供了新的窗口和途径。

一、数字出版概念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1年出台的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数字出版是出版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兴出版业态,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数字出版使用数字技术编辑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处理数字内容产品,在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交易等方面实现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数据化运营和智能化服务,与传统出版业相比拥有即时互动、在线检索、个性化定制服务等优势。

二、基于数字出版的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现状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服装行业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服装生产和管理的相关环节逐渐趋于数字化[2]。但与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不相称的是,国内服装传统手工艺数字出版的现状是市场上缺少此类产品,且到目前为止,没有相关机构能够整合资源,并对其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宣传,也缺少通过数字系统对相关资源的广泛传播、开发和利用,业内所需资料的获取手段仍采用传统的采风考察等。在琳琅满目的数字化资源中,服装传统手工艺方面资料的匮乏与其他品类的丰富形成了鲜明对比。从现有的数据库看,一些研究机构的特色数据库体系完整,但服装传统手工艺方面却信息量有限、缺乏内容上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缺少服装行业的信息行为数据积累、专业化能力不足,无法为市场化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便捷的文化传播媒介和商业消费渠道,可在手工业继承和创新过程中发挥巨大的潜力,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使用多媒体数字技术记录、展示和开发服装传统手工艺已经迫在眉睫。

三、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数字出版的有利条件

(一)国家高度支持数字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先后制定、出台多部数字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以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纳入国家战略任务,特别强调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大力推动以文化生产和传播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这些为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3]。历经8年,我国分四次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计1836项,其中与服装服饰有关的就多达115项。在此背景下,国内建立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4]。

(二)借助数字出版实现长期保护现代社会的变迁、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文化意识都对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客观限制,服装传统手工艺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陷入濒危的境地,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护。服装传统手工艺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利用价值。传统手工艺具有多样性,每一种工艺都独具特色,是不同时代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积淀的独特表现,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以往单纯依靠纸质文献存储相比,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的创立有着独特的优势:数据库可实现素材的深度加工,也可支持研究设计资源的目录、索引、文摘等创建,借鉴前人已有成果,避免科研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数据库可实现文化信息的海量“数字复制”,存储数据量大、内容丰富、查询便利,对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课题立项、成果查新、教学参考及随时掌握研究动态较为实用;数据库为教学提供信息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为交流学习提供平台[5];数据库产品走向市场,推动产业化进程,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服装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

四、数据库内容构建

(一)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构建思路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的内容建设思路不只是复制传统、再现精品,还需要满足读者对服装传统手工艺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数据库建设在汇总原有工艺基础上,不应固守祖先流传下来的图案纹样工艺,而是要以活态流变的创新理念,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广泛地横向交流,不断优化并多维度地传承、跨界融合并充实素材库,将知识单元按内在规律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加深并拓展服务内容,创造出新的风格,满足用户的新要求。

(二)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设计的内容与要点内容资源是数字出版的基本要素。服装传统手工艺具有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对其进行数字出版应着力收集以手缝工艺、编织工艺、染色工艺、图案纹样等为主,具有代表性和学术性的民间资料,多方借鉴优秀数据库的建设方案,通过对行业调研确定用户群、关注读者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染、绣、织设计作品,专家采访视频,流程演示等资料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包括设计数据输入、专家介绍、工艺展示、查询检索等功能,将先进的网络科技与古老精湛的传统技术相结合,进行信息聚合与共享,通过数字化技术诠释传统手工艺,完整呈现手工技艺的风貌,可将其分为手缝数据库、染色数据库、编织数据库、图案数据库等[6],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模块。1.登录模块。其主要用于检查进入系统的用户的安全性,以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同时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给予用户相应的操作权限。2.手缝数据库模块。该模块管理手缝、刺绣档案,可以通过编号的输入查找或点击图片进入到细节内容,分类型录入常用图案、手缝技法、艺术作品、传承人数码影像等内容。相关内容通过数字技术编辑图像后,严格检查图像质量和像素格式,最后生成手缝图像数据库模块[7]。3.染色数据库模块。该模块管理染色档案,染色数据库是现代数据库较少涉及的一个领域,目前还没有专业的数据库。染色数据库中有各种染料性质及各种纤维的染色方法,包含植物染、扎染、蜡染、蓝染、拔染等多种技法,并建立染色过程视频档案。4.编织数据库模块。该模块管理编织档案,其将针织、绳编技法进行绘制,分为两个单元,对工艺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包含各种针法、结法变化,深度挖掘素材内容。5.图案数据库模块。该模块管理图案档案,将相关的图案进行搜集整理后进行数字化处理,再根据主题分类,通过提取图案中的骨骼和特征,创建数据库。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可对各种数据进行标引重组,完成预想的设计方案。6.设计库模块。该模块管理设计档案,分类和管理各种设计素材。传统手工艺技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传承、普及与创新造型艺术是最大的难点。此模块可吸引设计师、院校、企业、研究机构、专家等共同参与研发工作,优化改造材料、工具,纳入艺术设计方法,汲取国外的前沿艺术,不断创新,准确把握开发手工技艺文化精髓,加强地方资源整合,开展特色创新手工产品的设计开发,以满足客户对于服装工艺的需求。7.权限模块。管理用户信息,创建特定的系统角色并为角色指定特定的权限。该模块能实现角色的创建、删除和权限设置。8.管理模块。其需要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库,管理客户群,并不断修改和更新数据[8]。

五、数据库前景分析

在数字化信息越来越丰富的今天,网上业已存在大量事实性资源,这为信息参考数据库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目前积累的经验分析可知,未来这项工作前景较为广阔。首先,在建库模式上,寻求校际联合、横向拓展,规模形成之后,将获得更高层次的认可;其次,由于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据库内容将不断丰富、快速增加;未来需要注重各种数字化资源及联机知识库的导入,可寻求多方合作,从根本上推动服装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弘扬,将已建成的各种知识库成批导入,最终信息参考数据库将成为服装传统手工艺数字出版的强大背景知识库。

结语

数据库适合服装传统手工艺的长期保护与传承,但在服装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实践上,要避免华而不实的内容,并了解市场、深度分析数字出版内容。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各个领域的智能化生产,大胆引用先进科技,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多学科跨界联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服装手工艺数据库的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强荧,戴丽娜.新闻传播学理论前沿:在媒体融合的视域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2]亓晓丽,任娟.论当前服装设计数字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芒种,2017(18).

[3]范军,徐丽芳.创新•融合•转型:数字出版专题研究论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

[5]任永,王杨,殷晓斌,等.基于多媒体教育资源融合的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5(3).

[6]吴玉红.湖湘刺绣艺术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7]刘萍.哈萨克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J].山西档案,2018(1).

[8]郝雨风,李朝霞.客户100战•最佳制胜之道[M].上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作者:郭琦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服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