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服装出口现状及对策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在国际服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近两年我国成为多个国家进行“特保”和反倾销的对象,贸易摩擦不断。我国服装加工行业低端产品供给相对过剩的矛盾始终存在,出口压力的增大将迫使企业出口转内销,从而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随着国际服装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贸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服装出口现状
(一)面临的国际形势
在国际市场上,全球服装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跨国产业链中制造国低端地位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在以更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挤占我国服装的海外市场。我国服装原来具有的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二)面临的国内形势
由于人民币汇率不确定,外贸企业出口业务风险加大,企业正面临利润空间微小、经营风险加大的严峻挑战。
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增强,我国服装产业结构与资源、能源、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对粗放型发展有更大约束。另外,原料及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难以逆转。棉花、化纤原料缺口不断加大,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工资成本上升压力很大,给劳动密集型服装产业带来极大的成本压力。
二、我国服装出口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服装通常为低附加值产品,以低价取胜,赢取市场份额。由于长期依赖价格优势,我国服装出口为数量增长型,缺乏品牌竞争力,导致我国服装产品难以进入国际中高档市场,利润有限,缺乏国际竞争力。
(一)缺乏自主品牌
中国出口的服装在国际市场上鲜有知名品牌,自有品牌占有率不超过10%,服装的出口依然以“贴牌”生产为主,产品以中低档商品为主。服装企业若想长足发展,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如果继续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沿袭以前的仿制和低价竞销老路,只能始终受制于国外企业,使我们的优势和利益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服装出口贸易中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服装高于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比重,而其中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又多于进料加工。
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产业链短,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与国内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较低,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三)质量问题
我国部分服装企业缺乏质量安全意识,产品不符合输入国的技术法规要求,造成产品质量问题。面对发达国家制定的服装绿色技术壁垒,部分服装企业生产的服装质量不过关,无法履行出口贸易合同,造成巨额损失。
三、对策分析
世界范围内服装生产过剩,行业利润空间变小,以及现阶段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使国际服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我国服装业的发展思路应是立足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出口服装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仍应充分利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不放弃大批量、短时间供应的竞争优势,以保证国际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
(一)实施品牌化策略
我国服装制造商品牌意识相对薄弱,服装企业应切实从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专利保护意识着手,大力开发自有品牌,集中资本和精力树立品牌,把成本优势与品牌完美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比较优势。
(二)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服装进出口业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趋同,实力和规模有限,对于服装产业的调整,政府在政策上应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一批经济规模合理,能改变行业效益的大企业。另外,服装企业自身应借助市场力量实现规模经济,通过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资产重组与兼并,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
(三)开拓市场
目前,我国服装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反映出我国服装出口贸易较强的地区依赖性,我国服装大量集中向这些市场出口,容易招致该地区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抵触和报复。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应进一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和加强对原有市场出口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大对其他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尤其要重视那些拥有巨大潜在利润的市场。
(四)加强绿色营销意识
绿色营销起源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下,服装企业调整自身行为,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和进行生产、营销决策和管理时,都必须时时注意绿色意识的渗透,切实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服装的设计、制造、包装、使用以及服务等各环节中。
四、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服装产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中国服装产业格局、竞争力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服装行业目前已经呈现出整合和提升的趋势,进入更加复杂的经营竞争格局,已进入产业、品牌、商务以及资源价值、商业规则和社会责任的系统复合经营的深度竞争时代。
(一)产业转型加快,竞争加剧
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近年来淘汰率明显上升,大多数企业已经从产品营销转向商品营销,个别企业格外强调产品的形象、品牌口碑和附加值。众多品牌服装企业在一线城市、省会和重点城市开设专柜,占据稳定的市场,但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渠道的纵深延伸。
(二)品牌细分时代到来
伴随着新一轮国内服装市场重新“洗牌”,品牌和市场细分已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细分,更表现在产品风格和消费群体的深度细分,深度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市场细分不仅仅为品牌生存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企业的多品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加工企业与经销商分工
近年来,中国服装企业纷纷实施了“耐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即借力于广阔的产业资源,将产品制造业务外包,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该模式既可使品牌在短期内实现销售收入的高增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同时又可降低企业的库存和负债率,使企业能将主要力量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环节,该模式加速了专业加工企业与经销商的分化,促成了“职业经销商”的诞生和成长。
(四)倡议低碳消费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展,我国本土服装消费需求日益向注重体验消费和商品质量的方向转变。“低碳”已然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将逐步成为将来发展的重点。倡议绿色文化,树立低碳的服装消费观念,倡议穿衣的新环保理念将成为未来服装市场的开展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