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需要拥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所以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关键。但就实际情况来讲,有些高校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大学生频繁出现心理问题。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以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然后探讨了统一二者的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一、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养可以让大学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遇到困难后可以及时调整自身心态,在与他人交流中可以快速融入集体环境中。反之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难以准确自我定位,也难以与他人良好交流,遇到事情后也缺乏准确的判断力,在这样的心理素养下,学生即使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统一于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在高等院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学生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强化学生心理素养,让学生可以正确处理生活、情感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育新时代知法守法的公民,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关心学生思想动态变化时,也要尽量满足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多样化需求。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与大学生成为朋友,引导他们积极表达内心的想法,并能够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此外教育者还需要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方法来接近、引导大学生,从生活、学习以及情感等角度来帮助大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其次,因为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所以选择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有所差异。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他们及时适应学校新环境,引导学生规划好大学生涯;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讲,教育者需要结合他们的择业方向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且结合市场发展情况来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同时传递给他们调节心理的技巧,避免就业中出现心理问题。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指引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思想政治水平,让大学生了解国情与局势,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育理念来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进而让学生深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具备较强的技术性、知识性以及专业性,唯有对这些理论与技术有效掌握,才能够落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所以可结合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在学校整体师资培训计划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地为热爱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使他们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业水平。
(四)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学实效性现如今,大学生正处于多样化的社会结构体系中,多种类型的外来文化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而由于他们辨别是非能力还不成熟,很容易在不良文化影响下出现错误的心理。教育者需要运用正确的、有效的态度来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内容,进而让大学生思想观念越发成熟。此外,教育者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关系,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与他们做朋友,交流中还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尽量提高学生的自信。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唯有做好二者的统一,才能够真正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郭宏彬.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才智,2018(23).
[2]姚本先,杜松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7).
作者:吕云婷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