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奢侈品市场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奢侈品(Luxury)即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和品质比值最高的产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比值最高的产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增长,入世不仅带来了财富和机遇,也给国民带来新的消费观念,奢侈品在我国的市场正逐年增大。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而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5亿,消费额也会从目前的20多亿美元增加到70亿美元。至201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年销售额将达115亿美元,其规模仅次于日本。
一、奢侈品在我国的主要的消费人群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是富有的消费者,一类是年轻的外资企业雇员,还有一部分消费力量来自境外旅游人士。中国品牌战略协会估计说,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者目前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大部分是年龄在25~50岁之间的白领人士、私企老板和社会名流。其中有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选购的产品主要包括手表、箱包、化妆品、时装以及珠宝等个人饰品。此外,境外旅游人士的消费水平也很高,仅2004年,中国境外旅行者的消费总量就高达250亿美元。另据新华社报道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在年龄和消费内容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明显区别,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主力是30~50岁的中青年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40~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
二、奢侈品消费的经济解读
1、产生奢侈品消费的原因
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奢侈品的消费。无论何种生产方式,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消费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体现。因此,在资源和生产力许可的范围内,可以接受适度的奢侈品消费。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即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过去的奢侈品将转化为居民的必需品。比如,1994年确定的某些高档消费品,如浴液、洗发水、花露水等护肤护发品,如今早已具备大众消费特征,就不再是奢侈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奢侈品转化成必需品的速度,体现了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水平提高的快慢。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奢侈品消费的动力还停留在产品驱动型消费上,即不是因为消费者自身的需要去购买产品,而是因为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影响。
2、我国奢侈品市场发展中的问题
(1)负债消费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某些沿海发达城市,人均GDP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000美元。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贫富差距悬殊,在贫富两极分化的背景下,过度高消费会引发很多问题。在高收入人群消费效应的带动下,一般中等家庭甚至低收入家庭也会出于非理性的冲动而消费,当他们的支付能力不足以应付他们的消费时,就会出现负债消费的情况。据统计,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已经分别达到155%和122%,而在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则只在115%。
(2)消费心理不成熟
奢侈品往往是财富地位的象征。财富的突然增加,对发达国家生活方式的模仿,对成就的更高渴望,使得部分人士的高端消费目标主要落在时尚、成就和身份的象征上而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但其中往往是带有盲目的,不理性的消费行为的,甚至互相攀比,不切实际。“显示身份”的消费心态和低于发达国家的消费年龄,显示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心理的不成熟。
(3)国内品牌难以得到发展
国际化的高端品牌产品的形成是经过很长时间历练的,但是当它以奢侈品的姿态打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产品知名度很高,随之带来的附加价值也很高,价格虽然昂贵但很有市场竞争力。对于国内相关产品的发展来说,无疑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奢侈品市场还处在发展阶段,国家对于该市场的正确引导就显现十分必要,其主要的奢侈品市场管理方式就是对奢侈品课以重税。
对奢侈品开征消费税,其用意在于:其一,合理引导消费,以形成文明、理性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国家对奢侈品消费不鼓励,但也不禁绝,通过消费税这个杠杆以调节人们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其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人们对富人纳税少有诟病,此次对奢侈品征税,是对高收入阶层税收的一种补充,使税收功能得到更公平的体现。
事实上,虽然开征奢侈品消费税是一种刚性的政策,却也体现出柔性的一面。它照顾了奢侈品市场的存在、富人需求和社会公众的反应,通过课重税的形式达到了一种社会心理的平衡:对于公众来说,对富人享用奢侈品不应一味地侧目,对奢侈品征收的重税将更多地用于公共事业,富人进行奢侈品消费,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对于富人来说,奢侈品毕竟不是大众消费品,不可能享有与大众消费税同等的税率,要满足个人的极端欲望,理应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体现的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