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扶贫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范文

扶贫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扶贫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扶贫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加强部署“精准扶贫”战略,党的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宁化县作为福建省重点扶贫县之一,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却仍旧未脱贫,故在宁化县扶贫旅游就显得非常必要。基于此,通过对宁化县现有资源以及潜在条件进行研究,对居民参与态度与参与因素的交叉分析认为:政府政策支持、居民认知程度、居民自身认识以及居民所获利益都会影响居民参与程度。研究依据以上结论,提出通过政府出台规定保障利益、邀请专业人士规划产品、提高居民知识水平、建设扶贫旅游示范点等可行性建议,为宁化县以及我国的扶贫旅游的发展研究提供经验。

关键词:社区参与;扶贫旅游;宁化县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尤其是在我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庞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同比减少1289万,虽然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但是贫困人口总数仍较大,脱贫任重道远。国家对于脱贫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扶贫方式从原来的“输血式”扶贫逐渐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社区参与扶贫旅游正是一种“造血式”的扶贫。政府在扶贫旅游中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强调居民参与,并发展特色旅游[1]。杨芳认为“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是社区参与模式的侧重点,政府主导和社区民众主导是这种参与模式的两种类型[2]。在扶贫旅游过程中,社区参与可借助当地居民对本地的了解优势,科学规划扶贫旅游产品,促进产品转型升级,还可指导游客合理使用本地区资源,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区参与扶贫旅游研究综述

社区参与旅游强调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具体表现在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中,激励居民参与决策,并且其决策要体现一定的影响力,以社区的利益为主导,结合当地居民对本地了解的优势,科学规划开发,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扶贫旅游是旅游扶贫的更细化和深化,指导更科学合理地规划旅游开发。扶贫旅游强调以政府主导的同时,要以发展特色旅游、科学规划为主,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旅游扶贫[3-5]。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学者注意到了社区居民对于旅游业起到的重要作用。该地区的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正效应感知明显[6]。孙凤芝、许峰认为社区参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可以是内外部主体的交叉作用,内部的资源被有效利用起来以求达到社区增值的目的,以便内外部交叉影响时内部区域具有有利的优势[7]。鉴于此,结合社区参与这一背景,研究扶贫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2研究区域概况

2.1宁化县社会贫困现状

宁化县是福建省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户7720户22756人[8],其通过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决策部署,极大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但每年新增以及返贫的贫困户仍不在少数。宁化县地处闽赣交界处,多数贫困村为老、少、偏、穷村,全县村级断头路普遍存在,导致其出行不便,客商投资意向低。由于资金短缺、道路交通不便等,难引入资金投入开展农业相关产业,并且贫困对象参与意识不够,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

2.2宁化县旅游发展现状

宁化县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并且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也极具吸引力,保存着为数可观的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宁化县虽然自然景观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但仅局限于观光旅游,如体验式旅游产品模式尚未开发。宁化县的红色文化旅游也由于保护开发不够,使其红色文化底蕴不足,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展示也局限于“片段化”信息,红色文化资源的吸引力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没有真正实现红色旅游发展与经济效益相统一[9]。

3三明市宁化县对旅游扶贫认知及参与情况

2018年7月中旬,笔者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结合网络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涉及宁化县社区居民对扶贫旅游旅游开发的认知、参与态度以及影响居民参与扶贫旅游的因素等。此次网络问卷于2018年3月15日发放,2018年3月18日回收,共发放120份,回收107份,有效率为89.2%。此次被调查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37岁,占比70.2%,其中被调查人群由学生和工作人士组成,各占45.8%及43.9%,月收入主要集中在5000元以下,占比达到74.7%。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3.1认知程度与参与态度

通过对宁化县扶贫旅游了解程度的调查情况分析可知:调查者对扶贫旅游的了解程度有限,了解程度仅占36.44%;不了解及完全不了解的人数约占1/3。这与当地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相关,故此容易造成扶贫对象对扶贫旅游产品开发参与度不高。当地居民对扶贫旅游产品开发的参与态度属于支持与不支持对半分的状态。了解程度是居民参与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扶贫旅游十分了解的人中会积极参与的占50%,21.43%的人比较积极,28.57%的人可能会参与,如表2所示。其中,自变量X是调查者对扶贫旅游的了解程度,因变量Y是当地居民的参与态度。

3.2影响因素

数据分析显示,影响居民参与的因素主要是政府政策支持不足、居民自身认识有限以及补偿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当地村民大都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村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企业对其发展的扶助以及自身的发展,通过掌握技能脱贫致富的能力也有限;二是贫困农户对参与扶贫旅游得到的回报存有疑虑,旅游利益分配不公易导致村民矛盾。居民参与态度与参与因素的交叉分析如表3所示。其中,自变量X是当地居民的参与态度,因变量Y是当地居民的参与因素。

4结论与产品开发对策

4.1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1)居民对扶贫旅游的了解会极大地限制其参与扶贫旅游,为了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政府首先应该提高当地居民的知识水平,使居民了解扶贫旅游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自愿参与;(2)政府政策支持不足会影响居民参与,所以政府方面应该加大对居民的支持力度,保障居民的参与利益,让居民感觉到有所保障才会更主动参与;(3)补偿不足会影响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应该在保障居民能接受的补偿范围情况下提高居民的参与意愿,政府方面要联合开发商给予农户最优的补偿;(4)居民在自身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很难主动参与扶贫旅游产品开发,由于历史、地域、生活习惯等原因造成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当地居民对扶贫旅游的理解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程度有限,从而会影响居民参与扶贫旅游的积极性。

4.2宁化县社区参与扶贫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

4.2.1政府出台相关规定,保障居民参与利益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如限制企业进驻条件、划定农户土地开发面积、规定农户最低受补偿范围、开展农户学习课程等。当地还应成立有关产品开发的相关组织协会,组成成员由当地有威望的居民担任,让当地居民全面参与产品开发调研、设计研究、投放市场、反馈分析等过程中,体现居民的主体地位;

4.2.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邀请专业人士规划产品首先,政府方面应引进专业人士,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合理规划产品,开展具有文化独特以及教育意义的扶贫产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开展具有休闲养生、观光体验、娱乐游憩的扶贫产品。其次,还可结合当地贫困户现状,开发具有观赏性、体验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产品,选取家庭相对集中的贫困户,综合家庭所有资源条件,开展体验农户农作过程、帮助采摘农户经济作物、体验农家民宿等一系列活动,结合开设亲子答题闯关活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及教育性。最后,还可联合周边乡镇,结合自身以及周边景区资源,打造一条完整的扶贫旅游产品线路。

4.2.3提高居民知识水平,让居民主动参与政府应引进专业人士开办相关课堂,给予每日听课的农户误工费补贴,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听课,提高农户知识水平,增强农户对政策的理解与支持,让农户自己认识到开展扶贫旅游的重要性,激发农户自身的创造力。同时,政府应采取协助贴息惠农政策,选有代表性、有能力的村民个别带动,然后让村民看到直观受益,自觉参与进来。

4.2.4建设扶贫旅游示范点,让居民试行参与政府应设立重点帮扶村,建设一个完整的小型扶贫旅游示范点,让不愿参与的居民试行参与,并建立专门的扶贫产品开发帮扶体系。同时,政府应选取有实践意义的村落作为产品开发示范地,鼓励村民利用所学知识参与开发设计,并投放市场,最后反馈结果,所得收益归参与开发的村民所有,专家与政府帮扶干部要辅助农户开发设计。

参考文献

[1]王聪,于朝东.黑龙江省扶贫旅游开发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商论,2017(11):51-52.

[2]杨芳.社区参与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32(4):104-107.

[3]周燕.对我国扶贫旅游开发的研究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7):222-223.

[4]邓小海,曾亮,肖洪磊.我国扶贫旅游产业链优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3):167-175.

[5]邓谋优,张冬云,罗茜,等.四川藏区扶贫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与对策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1):70-75.

[6]叶俊.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麻城龟峰山风景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3):3187-3190.

[7]孙凤芝,许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评述与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142-148.

[8]王淑芳.宁化县深化精准扶贫工作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4):182-183.

[9]陆晓强.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三明市宁化县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28):155.

作者:纪颖超 马永强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