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医药治疗内伤发热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发热的特点及分型
特点:发热缓慢,病程较长,发热而不恶寒,时作时止,多感手足心热,常伴有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状。《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李东垣《脾胃论》认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分型:根据内伤发热的原因将其分为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肝郁发热、血瘀发热、痰湿发热等类型。
二、辨证施治
内伤发热:根据其发热的不同类型或滋阴增液,或疏肝解郁,或温阳补肾,或补益气血,或活血化瘀,不可一见发热即使用清凉苦寒之剂,损伤脾阳,或化燥伤阴,反而促使病情加重。例如《脾胃论》对饮食劳倦伤气所致的发热作了专门的论述,指出“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可导致发热,提出了“甘温除大热”的治疗方法,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内经》根据“阴虚生内热”的病机,提出了治疗当“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方法。阴虚发热:阴虚发热临床可见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燥,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症状分析:该证因素体阴虚,或温病、热证经久不愈,或久泻伤阴,或因温燥药物服用过多导致阴液亏损,阳气相对偏盛,从而引起发热,治疗宜清虚热,退骨蒸,主方清骨散加减治疗。方药:银柴胡,知母,秦艽,地骨皮,青蒿,胡黄连,鳖甲,甘草。其中鳖甲滋阴潜阳,甘草起到调和的作用。
阴虚较甚者加玄参、生地黄、制首乌滋阴;气虚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气虚血亏发热:以上午常见,劳倦即复发或加重,伴有声低气短,倦怠乏力,饮食少味,或兼恶风自汗,舌质淡,边尖有齿痕,舌苔薄,脉大无力。患者有肠胃功能差、或者长期腹泻,或久病不愈,造成脾虚运化不健,营养不良,而导致气血亏耗之象,偏于血虚者,面色无华,血不养心故面白,心悸症状较明显。治宜益气养血,甘温除热。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中黄芪、人参补中益气,当归补血养血,白术、甘草、陈皮健脾,升麻、柴胡升脾胃之清气。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可加桂枝、芍药以调和营卫。血虚较甚者,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补益精血。血瘀发热:发热多出现在午后或夜晚,身上存在固定痛或肿块,口干咽燥,少饮,面色暗黄,舌质瘀紫,脉细弱等症状。症状分析:血行瘀滞,瘀热内生。治宜活血化瘀。代表方为血府逐瘀汤加减。方药中当归、生地、川芎有养血活血的作用,桃仁、赤芍、牛膝、红花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理肝脏气机。
发热较甚者可加秦艽、白薇;适当加入丹皮清热凉血。肝胆郁热:潮热或低热,时有心烦,发热与情绪相关,心情郁闷,胁肋部发胀作痛,易发脾气,口干咽燥,味苦,进食少,舌发红,舌苔呈现黄色,脉弦数。症状分析:长期肝气郁结,瘀血停滞,肝火生热。治宜疏肝理气。主方丹栀逍遥散加减。方药为逍遥散加丹皮、栀子而成,具有疏肝解郁,清热泻火的功效,适用于气郁发热证。方中柴胡、薄荷、郁金、制香附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去湿,丹皮、栀子清肝泻火。热势较甚,口苦、大便秘结者可加龙胆草、大黄、泻热通腑;若月经不调,可加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
三、讨论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痰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分别伴有气滞、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这是内伤发热辨证及治疗的关键。内伤发热由于病情比较复杂,病因难以明确,故必须细致地观察,正确辨证分析,才能针对病情准确用药,取得较好疗效,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脾胃,而加重病情。
作者:马秀红单位:山东邹城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