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评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质量控制
市级每年通过对基层各级参与调查、干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调查与评价方法统一、操作规范和协调有序;县级对参与宣传教育的二级目标人群(乡村干部、乡村医生、小学教师、碘盐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干预效果;市、县两级成立有卫生、盐务、教育、广播电视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督导、考评和经费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管,为项目工作开展提供组织和技术保障。
2结果
2.1健康教育活动情况宝鸡市12个县(区)均为碘缺乏病病区,2008年以前宝鸡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围绕“5•15防治碘缺乏病日”为主的宣传活动,方式分散、持续时间短暂、评价周期较长。本次年度健康教育项目共开展了114所乡(镇)和114个行政村,均为较偏远且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项目的实施采取了事前规划设计、告知、动员等措施,提高了基层参与的积极性,太白县、凤县、千阳县、陈仓区等县(区)在方案设定实施的9所学校和9个病区村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2所(个),渭滨区、陇县、凤翔县由6所(个)增加到8所(个),金台区、麟游县由3所(个)增加到了5所(个),实际接受问卷调查的小学生、家庭主妇人数达到3420人和1710人。健康教育活动期间,市、县、乡三级人员在校授课65个学时,访谈1020次,培训39期,发放宣传折页3万册、年画(或海报)4万张、笔记本7000本、围裙2000条、雨伞200把、水杯2000个、手册4000余册。宝鸡市针对省级项目技术方案设计的项目应用模式的人员、经费、物件、干预、调查人群、受众、时间等得到了顺利实施和保证。
2.2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在健康教育措施实施之前,12个县(区)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分别在62.30%~77.22%和57.78%~77.22%,总知晓率为69.35%和68.07%,均未达到80.00%。经过半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后,所有项目县(区)的学生与家庭主妇知识知晓率都有所提高,目标人群正确答题个数由基线调查的10607个增加到效果调查的13700个,增幅29.16%,学生知晓率增幅15.54%~53.49%,家庭主妇增幅9.60%~47.80%,其中金台区、陈仓区、千阳县、麟游县、眉县、凤翔县等7个县(区)的学生和家庭主妇知晓率增幅都达到了20.00%以上。在市级层面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学生从69.35%提高到90.17%(χ2=1377.12),家庭主妇从68.07%提高到86.73%(χ2=5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3项目实施前后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2003─2007年,宝鸡市碘盐覆盖率在98.83%~99.58%,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在97.53%~98.57%;2008年健康教育项目实施以后,2009─2012年宝鸡市碘盐覆盖率持续稳定在100.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上升到99.13%。2003─2007年共检测居民户碘盐18538份(户),其中碘盐18358份,合格碘盐18106份;2008─2012年共检测居民户碘盐17472份(户),其中碘盐17453份,合格碘盐17314份;2003─2007年总碘盐覆盖率为99.03%,总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67%;2008─2012年的总碘盐覆盖率为99.89%,总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10%;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总碘盐覆盖率(χ2=121.68)和总合格碘盐食用率(χ2=113.50)有明显变化(P<0.01)。提示通过问卷式专项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实施,对病区群众健康行为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见表2。
3讨论
碘缺乏病是以智力损伤为主要危害的地方病[3],其防控工作是一项伴随子孙繁衍的万年工程,而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预防碘缺乏病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有效措施[4]。小学生教育的可塑性强,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天然而广泛的必然联系,易形成动力定型,对家庭、邻里、亲友和社会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家庭主妇既是实现家庭成员盐碘摄入的主要期望人群,又一定程度涵盖了碘的特需人群(孕产妇等)。本次调查显示,宝鸡市农村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的知晓率都不足70.00%,说明在健康教育项目实施以前,有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措施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类人群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了《项目技术方案》85.00%和80.00%以上的目标要求,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知晓率提高幅度分别达到30.02%和27.41%。项目实施前后,小学生的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及其知晓率的提高幅度都高于家庭主妇,原因可能与学校常态化的知识教育有关;而农村贫困地区妇女人群大多较为分散,文化水平较低,人际传播连接困难,墙体标语、宣传栏等简单的宣传方式不足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记忆。本次健康教育干预后,宝鸡市碘盐覆盖率与合格碘盐食用率较项目实施前有所上升,说明家庭主妇购置合格碘盐的意念得到强化,健康行为形成率得到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8─2012年宝鸡市每年在项目实施前都要对项目的操作方法进行设计,制定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具体做法:①划定时间段,对每一区段都设定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对实施范围、人数、方法、时间都做了具体要求;②构建项目实施的器材体系,配置相应人、财、物、组织领导机构、职责、细则、步骤等。③事前动员,包括乡镇卫生专干、村医、教师、妇女、学生等人群,强化目标人群的参与意识;④干预形式多样化,每年制作宣传光盘,通过电视播放,借助于宝鸡日报、新闻网等媒体与项目同步进行碘缺乏病有奖知识问答与万人签名活动,制作折页、年画以及印有通俗易懂宣传文字的水杯、围裙等实物开展以座谈、入户演示等为主要干预方式的健康促进活动,并巧借宝鸡市食盐安全村建设年活动,嫁接社会资源,提高项目完成效果。上述做法的优势是提高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条理性,项目开展程序化、规范化,减少失误率也提高了效率。但项目干预后,少数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达不到要求,县(区)的干预效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在知晓率增幅的差距,可能与镇卫生专干、村医、教师等二级目标人群在具体操作过程存在对碘缺乏病知识解读不到位,或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存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而表现出接受能力不同等因素有关。宝鸡市今后的健康教育可以由中央逐步转为地方投入机制并扩大范围,进一步完善操作过程的细节,这一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模式应逐步成为农村地区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长效工作的首选。
作者:朱宏伟刘梅高健邓峰高艳芹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鸡市地方病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