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超声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范文

超声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超声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超声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阑尾黏液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表现。结果13例患者表现为囊性肿块2例,混合性肿块10例,盲管状结构1例。病理结果:低级别黏液性肿瘤10例,浸润性黏液腺癌2例,起源于阑尾的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1例。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发病率低,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掌握其临床及超声特点,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阑尾;黏液性肿瘤;超声检查

阑尾黏液性肿瘤是阑尾增粗或囊性扩张,其内充盈黏液胶样物质,随着病程的进展,阑尾腔内黏液样物质可播散至腹腔,形成腹膜假性黏液瘤,有些病例虽然显示良性的组织学形态,却具有侵袭性的临床行为。阑尾黏液性肿瘤临床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多以急慢性阑尾炎为临床诊断而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导致临床工作的被动。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图像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超声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0月—2017年12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性肿瘤13例,术前均行超声波检查,患者年龄44~89岁,中位年龄61岁。男5例,女8例。发病到就诊时间长短不一,数日至2年不等,临床表现各异,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或自行扪及腹部肿块,或者为健康体检时发现腹部肿块。11例收治于普外科,2例收治于妇科。

2.方法

采用LOGIQE9、LOGIQ7、iUElite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凸阵)及7.0~10MHz(线阵)。嘱患者空腹,排空宿便,采用逐步加压法检查阑尾。沿升结肠向下寻找回盲部,再向下端追踪可找到阑尾根部,其体表投影约为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处,重点观察盲肠、髂腰肌、髂血管周围区域,以一端与盲肠相连,另一端为盲端,无蠕动的管状结构为判断阑尾病灶的标准。反复连续多切面检查,高低频探头联合使用,记录病灶的大小、形态、包膜是否完整、内部回声、活动度、血流充盈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比邻关系等,存储图像,对照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图像。结果1.超声表现13例均于术前行超声检查,肿瘤长径26~161mm,肿瘤短径10~98mm。肿瘤可分为3种类型:(1)囊性肿块2例,呈椭圆型,与盲肠关系较密切,侧壁较厚,呈“洋葱皮样”改变(图1),其内透声差,彩色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未见阑尾的结构特征。(2)混合性肿块10例,位于右下腹,大的肿块上可达脐部,下临近子宫底部,多数可见明显的包膜,以囊性为主,2例囊壁伴强回声钙化(图2),4例囊壁伴等回声结节(图3),10例混合性肿块中仅3例可见血流信号。混合性肿块病例中1例伴发腹腔积液,腹腔积液内透声差。(3)盲管状结构1例,与盲肠相连,阑尾壁增厚,仅见少许无回声区,透声差,彩色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病理结果按照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新分类,将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5种类型:阑尾黏液性腺瘤/囊腺瘤、低级别黏液性肿瘤、起源于阑尾的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浸润性黏液腺癌以及起源于阑尾的高级别腹膜假黏液瘤[1]。低级别黏液性肿瘤10例,浸润性黏液腺癌2例,起源于阑尾的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1例。

3.超声图像与病理对照

Francica等[2]报道超声对阑尾黏液性肿瘤有诊断价值,总结了以下典型超声表现:右下腹较大的囊性包块,囊壁完整,囊内透声差,部分病例囊壁明显增厚呈“洋葱皮样”改变,同时囊壁可伴钙化或结节。本组病例符合以上超声表现。本组病例病理均提示阑尾腔内聚积黏液组织,反映在超声图像上为无回声区,透声差。病理上阑尾部分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或囊壁内衬覆柱状上皮,局灶区上皮增生,超声图像上就能看到典型的“洋葱皮样”改变。本组2例浸润性黏液腺癌,超声表现为混合性包块,囊壁不完整,1例内见钙化灶,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另1例浸润性黏液腺癌,子宫、卵巢、输卵管可见种植、转移。本组病例无一例作出明确的阑尾黏液性肿瘤这一病理诊断,1例诊断为阑尾炎(声像图呈肠管样结构,病理符合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例诊断为盆腔囊性肿块(病理诊断低级别黏液上皮性肿瘤,1例继发腹膜假黏液瘤),10例诊断为右下腹混合性包块,怀疑阑尾脓肿(病理诊断8例为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例为黏液腺癌)。讨论阑尾黏液性肿瘤发病少,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多数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造成本病术前的正确诊断率低。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腹胀,排便习惯的改变,或触及右下腹包块。阑尾黏液性肿瘤可自发性或医源性破裂,黏液播散至腹腔,导致腹膜假性黏液瘤,严重影响预后。术前明确诊断,可避免细针穿刺,对于术式选择,术者的术中操作至关重要,有学者认为腹腔镜手术会加大医源性破裂的风险,传统的经腹开放式手术更为安全。本组术前超声诊断阳性率很高,但准确率较低,究其原因首先是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其次较大的肿瘤达盆腔内,很容易与巧克力囊肿伴感染或囊肿扭转相混淆。本组病例中,有2例较大的肿块,收治于妇科,误诊为卵巢囊肿扭转;再者继发感染、破裂时缺乏典型的声像图表现,易误诊为阑尾脓肿。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典型超声表现为:右下腹较大的囊性包块,囊壁完整,囊内透声差,部分病例囊壁明显增厚呈“洋葱皮样”改变,同时囊壁可伴钙化或结节。本组病例中3例有典型的“洋葱皮样”改变,4例囊壁伴结节,2例囊壁伴钙化。Lien等[3]研究中发现阑尾的外径是一个很好的鉴别指标,报道了以15mm作为界值诊断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2%。本组病例验证了这一说法,仅有1例阑尾外径为10mm。当并发腹膜假黏液瘤时,超声可探及非移动的腹水及胶冻样团块,肝脾周可探及锯齿样或扇贝样改变[4]。当超声检查发现具有上述特征的右下腹包块时,要警惕本病的可能,但也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单纯性的阑尾炎,阑尾的外径增大,最大外径常大于6~7mm,很少超过15mm,阑尾壁的层次结构多较清晰,管腔内可见无回声或弱回声积液,周围脂肪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阑尾壁血流信号增多。方凡等[5]研究也发现阑尾周围脂肪回声增高是受炎症浸润的表现,提示与周围组织粘连的可能性大。(2)阑尾周围脓肿,为阑尾穿孔后,被网膜包裹粘连的炎性肿块,超声表现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的混合性包块,阑尾结构不清。(3)卵巢黏液性肿瘤,超声如能发现正常的右侧卵巢,即可排除卵巢来源,但有研究认为,对于即使没有腹膜假性黏液瘤的卵巢黏液性肿瘤患者,术中也应该常规检查阑尾情况,认为大多数病例起源于阑尾,起源于卵巢的少见[1]。(4)右侧腹部的肠道肿瘤,超声可出现典型的“假肾征”,即肠壁受肿瘤浸润不规则增厚,回声减低,内部见肠道气体反射,回声增强。阑尾黏液性肿瘤虽然发病率较低,但超声图像上具有一定的典型表现,超声可实时多切面观察,高频探头可较精细的显现肿瘤壁的情况,低频探头可较清楚的显示肿块与阑尾根部及盲肠的关系,只要超声医生考虑到阑尾黏液性肿瘤的可能,诊断的准确率就会大幅度的提高。加之超声实时、快捷、低廉的优点可作为阑尾黏液性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孙婷;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