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分诊培训模式在急诊分诊培训的应用范文

分诊培训模式在急诊分诊培训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分诊培训模式在急诊分诊培训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分诊培训模式在急诊分诊培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诊专项技能标准化培训模式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已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的3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诊理论知识、沟通技巧、专项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培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培训,只凭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分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对2017年4月—2017年6月就诊的2000例病人进行分诊,但不进行沟通,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诊1000例。比较两组病人分诊准确情况、分诊时间、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应用分诊专项技能标准化培训模式可提高分诊准确率和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度,缩短分诊时间。

关键词:护士;急诊;分诊;标准化培训;分诊专项技能

急诊分诊是指急诊医生或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做出简短的临床评价,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优先诊疗次序。正确的分诊是为病人争取救治时间、获得抢救成功的第一关[15]。因此,急诊分诊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急诊病人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直接影响病人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对整个急诊科的运作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于急诊护士的培训发展相对滞后,尚在起步阶段,没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并且多以理论授课为主,其不同程度地妨碍了分诊工作质量的提高。我院是1所三级甲等医院,每天就诊病人多,拥挤现象严重,病人病情复杂,2015年、2016年、2017年就诊病人分别为55628例、71198例、104372例。本课题主要切入点在于对分诊护理工作者进行专项技能标准化培训干预,如分诊理论知识、沟通技巧、专项操作能力培训,减少急诊科的拥挤现象,缩短就诊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及抢救成功率,缓解护患之间的矛盾,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我院今年顺利通过了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的复审,并且急诊分诊护士标准化培训模式在分诊过程中实施以来,提高了分诊的质量和效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截至2016年已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不包括轮转护士)30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诊理论知识、沟通技巧、专项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培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培训,只凭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分诊。纳入标准:截至2016年已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不包括轮转护士)30人;具有3年急诊专科临床工作经验。排除标准:不包括轮转到急诊科的护士;在急诊本科室工作3年以下的护士。

1.2研究工具①分诊标准:智能化分诊系统为导向的“三区四级”模式。②经科室核心小组讨论自行设计的病人对分诊护士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③经科室核心小组讨论自行设计的候诊时间登记表。④经科室核心小组讨论自行设计的分诊时间登记表。⑤分诊准确率表:依据北京协和医院制定的“三区四级”分诊标准。

1.3研究方法

1.3.1制定分诊专项技能标准化培训模式由科主任、护士长、科室核心小组和科室主治医生及急诊科带班组长共同参与制定,细化培训指标,制定出我科急诊分诊护士专项技能培训标准。

1.3.2培训教师制定标准化培训模式后选择培训老师,由主管护师及其以上级别的老师担任。

1.3.3培训时间及内容安排观察组培训为10个月,分5个阶段,2个月为1个阶段(2016年6月—2017年4月)。①第一阶段~第三阶段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为危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2015新复苏指南、急诊病人的4级分诊标准、急诊分诊工作流程、成批伤员的检伤分类等。②第四阶段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先进行沟通理论知识的培训,如现在临床广泛应用的SBAR沟通模式;再结合模拟场景进行现场应急的沟通培训:包括突发事件现场、纠纷现场、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等;问诊方法与技巧,指引挂号就诊,解释医保政策。③第五阶段进行操作技能的专项培训,结合前4个阶段理论知识及沟通技巧的培训,设计模拟情景,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操作技能的标准化培训,如生命体征的快速测量及评估、伤口快速止血及处理、如何开放气道、心肺复苏等。

1.3.4评价考核整理分析时间为2个月。①理论知识:试卷作答。②沟通技巧:通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的调查。③操作技能培训:通过情景模拟。

1.3.5实施时间及方法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同时安排于分诊岗位,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对2017年4月—2017年6月就诊的2000例病人同时进行分诊,但不进行沟通,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诊1000例。

1.3.6评价依据①病人对两组分诊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经科室核心小组讨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分诊环境安排、服务态度。②两组护士分诊的准确率:根据北京协和医院制定的“三区四级”分诊标准。③分诊速度:经科室核心小组讨论制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传统急诊分诊中存在的不足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收治最多的科室,具有危重病人多、病情复杂、工作量大、护理工作重等特点。急诊分诊是急诊工作的第一关,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利用急诊资源进行快速分类,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快速、准确、有效的分诊是急诊病人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重要保障[6]。但目前受传统的“分科诊治”模式的影响,分诊护士未能在第一时间将病人进行准确的分类,对普通急诊病人并不严格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这不仅延误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而且也容易增加病人候诊期间病情恶化的风险,易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7]。同时医生护士重复预检分诊工作,增加了病人的就诊环节,降低了工作实效,而且浪费了医疗资源。整个工作流程使“急诊不急”,不能为急诊病人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因此,改良急诊分诊质量已经成为提高急诊时效性及临床效果的重中之重。

2.2分诊专项技能标准化培训模式的优势

分诊专项技能标准化培训模式提高了病人对分诊护士的满意度和分诊准确率、降低了分诊时间。提高急诊分诊质量使医疗资源和空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科学地分流,缩短了危急重症病人院内抢救时间[8],避免了就诊高峰期的人力资源不足现象。合理的疾病分类,按照国际惯例将病人分为4级,提高了分诊的准确率,真正落实了“时间第一、生命第一”的急救原则,提高了急救的时效性,使危重病人能较快地接受检查及治疗,减少了因长时间候诊致病情恶化事件的发生[9]。就诊区域清晰,在分诊护士的指导下,病人知道要到那个区域就诊进行诊断、检查及治疗,有效实现了分流,缩短了候诊时间,使就诊有秩序,提高了满意度,避免了盲目排队造成的时间浪费和空间的拥挤,也减少了病人及其家属因嘈杂的环境、时间的浪费和漫长的等待导致的护患纠纷[10]。综上所述,分诊专项技能标准化培训有效提高急诊分诊的效率及分诊的准确率,减少急诊科的拥挤现象,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及就诊时间,合理利用急诊资源,提高抢救成功率,缓解护患之间的矛盾纠纷,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闫凤华;韩凤玉;马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