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再发心梗率。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再发心梗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内科疾病,其病情发展快,且病死率较高,所以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要求高[1]。本文旨在探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收治时间在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别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36例为男性患者,2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5~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58±2.39)岁,其中28例为心肌前间壁梗死患者,32例为心肌广泛前壁梗死患者。对照组:35例为男性患者,25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6~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9±1.16)岁,其中29例为心肌前间壁梗死患者,31例为心肌广泛前壁梗死患者。观察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其中主要包括:患者入院后加强患者心电监护,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建立静脉通道,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健康饮食,补充机体需要量。观察组护理方式: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其中包括:(1)患者入院后,应立即指导患者平卧位,给予患者高浓度给氧,将氧浓度控制在3~4升/分之间,且保持氧管通畅,开通静脉通道,留置静脉针,并给予患者硝酸甘油加液体中泵入,若患者症状还未得到改善,可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硝酸甘油泵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2)待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后,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当患者病情发作时,大部分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给予患者多方面的关心以及爱护,让患者感觉到亲切感以及安全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相应治疗后,嘱咐患者平卧休息,告知患者应多饮水,对于排尿困难患者,应在患者腹部位置进行热敷,若无改善,可请泌尿外科医生会诊,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控。(4)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应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冰冷、辛辣等食物,采取少量多餐方案,且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活动量应循序增加,促进患者的恢复。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再发心梗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使用统计学的处理,再发心梗率采用(%)表示,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之间对比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再发心梗率存在着明显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再发心梗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两组比较,组间差异较大(P<0.05)。此外,实验组的患者出院后三月内,有4例出现低血糖,占8.70%;对照组有10例出现低血糖,占21.74%,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多,西医强调分泌胰岛素的代谢机能出现问题,会诱发糖尿病及相关病症[3]。中医则把糖尿病纳入“消渴”病理范畴中,认为患者有饮食过度、情志失衡、素体虚弱等问题[4]。本文引入中医学辩证理论,对每例患者的病症特性进行综合评析,进而拟定适宜的中西医联合护理策略方案[5]。同时综合了中西医学的合理治病理念,对患者施予系统而全面的干预服务,促使患者内体接近阴阳协调状态,进而滋补正气、恢复抵抗能力,以加快病情归转的速度[6]。此研究中,实验组总满意度、患者出院后三月内低血糖的出现率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大(P<0.05)。这表明,相比常规护理来说,中西医联合干预模式在糖尿病低血糖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更具有效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范学秀,陈还珍,王妍妍,等.辛伐他汀对糖尿病低血糖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841-842.
[2]杨莉琴,陈静,何洪波,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降低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9):10-13.
[3]吴爱娟,张晓义,顾海云,等.舒适护理对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234-235.
[4]李晓鹭,苏恒.糖尿病低血糖及自主神经病变在其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3):10969-10971.
[5]张维珍,吴珊珊,周晓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合并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4):324-325.
[6]李均.诺和锐30对比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74-75.
作者:翟秋翎 孟雅丽 向宝霞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