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胸腰椎骨折术形成蛋壳样椎体相关研究范文

胸腰椎骨折术形成蛋壳样椎体相关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胸腰椎骨折术形成蛋壳样椎体相关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胸腰椎骨折术形成蛋壳样椎体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钉棒内固定术后,形成蛋壳样”椎体相关因素。方法总结 2013- 02- 2016- 02 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 120 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术后随访 12- 19 个月,观察术后出现“蛋壳样”椎体的情况,并统计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伤椎前缘压缩程度、矢状面 Cobb 角,骨密度值,伤椎是否置钉,上、下椎体螺钉是否平行于上终板等。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t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20例中,共 62 例术后出现“蛋壳样”椎体,发生率为 51.7%;其中 33 例在后期自行愈合,“蛋壳样”改变最终消失;另 21 例再次行骨水泥强化技术(PVP 或 PKP)处理,8 例未予特殊处理。单因素分析显示,伤椎前缘压缩程度、骨密度值的例数分布情况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这两项指标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术前椎体压缩程度严重及骨密度值偏低,是导致术后“蛋壳样”椎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蛋壳样”椎体;相关因素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创伤,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可充分矫正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取得较好的疗效[1]。但胸腰椎骨折后,由于椎体内骨小梁结构受到破坏,虽然后路钉棒撑开良好地复位了伤椎的外形,而椎体内的骨小梁骨架难以恢复,椎体内易出现骨缺损区,被称为“空壳现象”,学者们称之为“蛋壳样”椎体,该现象在临床报道较多[2- 3]。术后“蛋壳样”椎体易引起伤椎塌陷,甚至内固定断裂、松动,以及伤椎矫正高度丢失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椎体不愈合,引起长期慢性腰背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形成“蛋壳样”椎体的相关因素,有利于早期预判和积极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基于总结 2013- 02- 2016- 02 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 120 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观察患者术后出现“蛋壳样”椎体的情况,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纳入标准:

(1) 伤椎节段分布为 T11- L2 椎体之间;(2) 骨折至手术时间为 2 周以内的新鲜骨折,骨折类型为 Denis 压缩或爆裂性骨折;(3)其后方韧带复合体受破坏,有椎管内占位,或伴有神经损伤者。排除标准:(1) 伴有胸腰椎骨折以外的其他部位损伤,如内脏或颅脑损伤,或伴有严重的肝、肾、心血管功能损害,无法耐受手术者;(2)需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手术者。

1.2 一般资料选取

 2013- 02- 2016- 02 收治的 120 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方案了解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120 例中,男 73 例,女 47 例;年龄为 23- 61岁,平均(42.6±7.1)岁。骨折类型:依据 Denis 分型,其中爆裂性骨折 75 例,包括 A 型 16 例,B 型 47 例,C 型 12 例;压缩性骨折 45 例,包括 A 型 9 例,B 型28 例,C 型 8 例。伤椎分布:T11椎体 6 例,T1239 例,L153 例,L222 例,均为单椎体骨折;Frankel 神经功能分级:C 级 11 例,D 级 38 例,E 级 71 例。患者致伤原因:交通伤 26 例,高处坠落伤 57 例,砸压伤 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11 d,平均 6.1 d。1.3 手术方法120 例均由我科同一组医生开展手术,患者常规全麻,取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逐层分离肌肉及筋膜组织,良好显露伤椎及其上下椎体的棘突、椎板和关节突结构,并采用“人字嵴顶点法”及“椎板边缘法”联合定位确定螺钉的入钉点,而后于上、下位椎体两侧分别置入 2 枚螺钉(部分患者同时于伤椎单侧或双侧置钉),将连接棒与螺钉尾端固定并撑开复位伤椎,直至其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恢复良好。对于神经功能损伤、椎管内有占位情况,术中行椎板切除减压,而后行关节突及椎板外缘的植骨融合处理;有严重骨质疏松者,其钉道均予以骨水泥强化固定处理。

1.4 “蛋壳样”改变的判断

依据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1 年以上,予以 CT 检查:若水平位或矢状位 CT 图像上,椎体内部有明显的低密度骨缺损区域,即可判定为出现“蛋壳样”改变。

1.5 研究方法

将术后伤椎出现“蛋壳样”改变的患者作为 A组,其余患者作为 B 组,对两组患者的以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1)术前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伤椎前缘压缩程度、矢状面 Cobb角,骨密度值;(2)术中情况:包括伤椎是否置钉,上、下椎体螺钉是否平行于上终板等。其中,伤椎前缘压缩程度 = 伤椎前缘高度 / 上、下位椎体前缘高度的平均值×100%。骨密度值的测定,均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定其 L2- 4椎体的骨密度,并取其平均值;依据 WHO 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严重骨质疏松(T 值≤- 2.5 SD,且伴有骨折史),骨质疏松(T≤- 2.5 SD),以及骨量减少(- 2.5 SD<T<- 1 SD)和骨量正常。将上述因素进行 A、B 两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一步以多因素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设定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情况

所有患者均获得 12- 19 个月的术后随访,其中有 62 例出现伤椎术后“蛋壳样”改变,发生率为51.7%。这 62 例中,有 33 例在后期自行愈合,“蛋壳样”改变最终消失(图 1),骨折愈合时间为 6- 15 个月;另 29 例未骨折愈合(图 2),其中 21 例再次行骨水泥强化技术(PVP 或 PKP)处理,8 例“蛋壳样”改变的体积小、部位局限,有后期体积变小、自行愈合的趋势,故未予特殊处理。

2.2 单因素分析

由表 1 可见,在所有可能的相关因素组间对比中,经卡方检验,伤椎前缘压缩程度、骨密度值的例数分布情况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有无伤椎置钉和螺钉是否平行于上终板等因素,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和术前骨密度值与伤椎术后的“蛋壳样”改变有明显的相关性。

2.3 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

中,骨密度和伤椎前缘压缩程度这两项呈明显相关性的因素,代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进一步处理,结果如表 2 所示,两项指标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骨密度:β=- 0.132,S.E=0.051,P=0.000;伤椎前缘压缩程度:β=- 3.152,S.E=0.476,P=0.000)。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可通过前、后纵韧带与纤维环的张力,以及钉棒的撑开复位作用,使得伤椎高度和后凸畸形得以不同程度的恢复,同时能获得良好的生物力学固定效果[4]。但伤椎外形虽有所恢复,而椎体内的骨小梁结构却难以复原,较多的患者伤椎复位后出现不同程度椎体内空腔,被称之为“蛋壳样”改变[5]。伤椎术后“蛋壳样”改变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其发生率报道不一,其中刘团江等[6]报道了 32 例患者,术后“蛋壳样”改变发生率高达 100%;而敖俊等[7]报道的发生率为 52%,与本研究的 51.7%(62/120)相近;胡海刚等[8]报道了 116 例患者,术后发生 72 例,发生率达 62.1%。上述报道均提示,胸腰椎骨折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后,伤椎“蛋壳样”改变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同时,因其内部出现骨缺损,可导致伤椎失去前中柱支撑,无形中增加了内固定物所承担的生物力学负荷,亦导致后期内固定失败、伤椎高度丢失等问题,甚至引起伤椎不愈合。本研究的 62 例中,仅 33 例在后期自行愈合,“蛋壳样”改变最终消失;另 29 例未骨折愈合,其中 21 例再次行骨水泥强化技术 (PVP 或PKP)处理后康复。关于伤椎术后“蛋壳样”改变的相关因素,本研究经组间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及骨密度两项,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与此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两项指标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关于术前伤椎前缘压缩程度与术后“蛋壳样”改变的关系,分析认为:术前的伤椎压缩程度越高,则伤椎结构破坏越严重,后路复位存在困难,一般难以完全恢复伤椎高度;若强行复位,则易导致伤椎过度撑开,造成椎体内部空虚或分离(即“蛋壳样”改变),导致前中柱稳定性受严重影响[9]。在本研究中,术后出现“蛋壳样”改变的 A 组 62 例中,伤椎前缘压缩程度在 51%- 75%有 18 例、75%以上 2 例,共 32.3%;而B 组中仅有 4 例,为 6.9%,A 组伤椎前缘严重压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 B 组(P<0.05)。结果证实,术前伤椎前缘压缩程度越重,则术后出现“蛋壳样”改变的风险越高。这一结论与叶品华[10]、敖俊[7]等人的观点也较为相近。本研究中,部分患者同时于伤椎单侧或双侧置钉(即 5 钉或 6 钉法),与传统的上、下椎体 4钉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达到更好的内固定应力分布、维持伤椎矫正情况,但对骨愈合方面并无显著改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增加伤椎置钉并不是一项潜在影响因素。关于骨密度与术后“蛋壳样”椎体的关系,分析认为:存在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人群,其普遍存在成骨减少、骨量丢失增多,骨重建处于负平衡的状态,由于新骨生成不足,在骨折后的修复能力也明显差于常人,骨缺损难以修复填补完好[11],导致骨折裂隙长期存在,术后形成“蛋壳样”椎体。本研究中,A组存在骨量减少 19 例、骨质疏松 28 例、严重骨质疏松 4 例,总占比为 82.3%;而 B 组中,分别为 21 例、6例和 0 例,总占比仅 46.6%,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亦表明,骨密度越低者,术后出现“蛋壳样”椎体的风险越高。目前,针对术后伤椎“蛋壳样”改变的预防措施,学者们有较多报道,总体包括骨水泥填充、伤椎内植骨等措施[12- 13],但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较为模糊。我们总结认为:(1)若患者同时伴有骨质疏松症,但椎体周壁完好,椎管内无压迫、无脊髓神经受损,可仅予以 PVP 或 PKP 等骨水泥填充技术治疗;对于伴有椎管内压迫、神经受损表现者,则需行后路减压、钉棒内固定术,但术中钉道需行骨水泥强化措施;(2)若骨密度正常,且伤椎前缘压缩程度不重,无需预防性处理措施;若前缘压缩较重,则无论其骨密度是否正常,术中均应予以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进行伤椎内植骨支撑,以防术后出现“蛋壳样”改变或伤椎塌陷。

参考文献:

[2] 邢金明,彭文明,施初云,等.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和前路翻修[J]. 中国骨伤,2013,26(3):186-189.

[3] 姜猛. 胸腰椎骨折去除内固定后“蛋壳样椎体”与椎体矫正度丢失关系的有限元分析[D]. 河北医科大学,2014.

[4] 朱立帆,曾金才,朱晓东,等. 胸腰椎骨折三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比较[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10):893-898.

[6] 刘团江,郝定均,王晓东,等. 胸腰段骨折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术后骨缺损的 CT 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10):706-707.

[7] 敖俊,辛志军,陈方,等. 两种植骨法对胸腰椎爆裂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空隙残存率及压缩刚度的影响[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8): 974-979.

[8] 胡海刚,林旭,谭伦,等. 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影像学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08):1-7.

[9] 张君哲, 朱康.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防止矫正度丢失的作用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06):575-577.

[10] 叶晶华, 王剑锋, 顾豪杰, 等. 对不同年龄段胸腰椎骨折复位后“空壳”现象的处理[J]. 吉林医学, 2016, 37(4): 808-810.

[12] 周飞,魏丽红. 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12-14.

[13] 杨飞,武永刚. 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结合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远期疗效观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2):887-890.

作者:王春生 单位:开封市第二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