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范文

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精神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5年第四期

目前,临床应用的精神科类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等[1],为了解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本研究对我院某日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自制量表对2015年4月15日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1.2方法:对就诊查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疾病等基本信息以及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按照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其他药物等分别记录,调查结果使用Excel进行统计。

2结果

2.1性别及年龄分布当日精神科门诊共接诊284例患者,其中男性119例(41.9%),女性165例(58.1%),年龄最大患者95岁,临床诊断为非器质性失眠症;年龄最小患者14岁,临床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状态。患者平均年龄45.99±17.01岁,性别及年龄分布详见表1。

2.2临床诊断分类在调查的284例患者中,精神分裂症25例(8.8%)、抑郁症35例(12.32%)、精神障碍153例(53.87%)[其中妄想状态33例、偏执状态17例、抑郁状态34例、焦虑状态17例、抑郁伴焦虑状态52例]、睡眠障碍43例(15.14%)、双相障碍16例(5.6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6例(2.11%)、其他6例(2.11%)。

2.3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在当日调查的284例患者中,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y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的5例(1.76%)。使用1种精神药物治疗的147例(51.76%);合并使用2种精神药物治疗的76例(26.76%),合并使用3种精神药物治疗的43例(15.14%),合并使用4种精神药物治疗的12例(4.23%),使用辅助治疗药物的28例(9.86%)。

2.4精神药物的使用频率284例患者中,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率居首位的是喹硫平37例(13.03%),其次是奥氮平35例(12.32%),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及日使用剂量见表2。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使用频率最多的分别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47例(16.55%)和丙戊酸钠7例(2.46%),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的使用频率及日使用剂量分别见表3和表4。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的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马来酸咪达唑仑42例(14.79%),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的日使用情况见表5。

2.5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仅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方案有42例(14.79%),其中奥氮平13例(4.58%),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各9例(3.17%),喹硫平7例(2.46%),氯氮平、帕利哌酮、舒必利、癸氟奋乃静注射液各1例(0.35%)。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的治疗方案有17例(5.99%),其中阿立哌唑+奥氮平5例,奥氮平+利培酮、奋乃静+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各2例,氯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阿立哌唑+氯氮平、阿立哌唑+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奋乃静、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各1例。抗精神病药合并苯二氮类(BZDs)治疗的有40例(14.08%)。

2.6抗抑郁药物使用情况仅使用1种抗抑郁药的治疗方案有46例(16.2%),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3例(4.58%),米氮平7例(2.46%),文拉法辛6例(2.11%),舍曲林5例(1.76%),度洛西汀4例(1.41%),氢溴酸西酞普兰3例(1.06%),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氯米帕明各2例(0.7%),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曲唑酮各1例(0.35%)。使用2种抗抑郁药的治疗方案共15例(5.3%),其中米氮平+度洛西汀、米氮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各3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米氮平、舍曲林+米氮平各2例,舍曲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米氮平+文拉法辛、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各1例。抗抑郁药合并BZDs的40例(14.08%);抗抑郁药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有43例(15.14%)。

2.7其他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中单药治疗方案的有56例(19.72%),其中咪达唑仑36例(12.68%)、劳拉西泮7例(2.46%)、艾司唑仑6例(2.11%)、阿普唑仑和佐匹克隆各3例(1.06%)、唑吡坦1例(0.35%)。合并用药的有25例(8.8%),其中2种苯二氮艹卓类合用14例,苯二氮艹卓类+枸橼酸坦度螺酮/丁螺环酮11例。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据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数据,截止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达1亿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其他多数是焦虑障碍和抑郁症为主的心境障碍。本次调查发现相似结果,就诊患者中情感障碍如焦虑抑郁状态、睡眠障碍、双相障碍等人群比例较大,且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调查显示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是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和氯氮平。喹硫平的使用频率居首位,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精神科临床已广泛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张云淑等研究调查表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Aparasu等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单一或多种药物合并治疗中,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的使用频率居前3位。李焕芬等对2009-2012年抗精神病药应用的调查表明: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应用频率居前5位。在本次调查中,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案中合并使用BZDs药物共40例。BZDs类能不同程度的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及焦虑情绪,有助于减轻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相比,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疗效较好,同时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如社会退缩、情感症状亦有效。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齐拉西酮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合用作为增效剂治疗难治性抑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监测其体质量增加、糖尿病、血脂升高以及催乳素增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必要时需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雷尼替丁、托吡酯等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本次调查抗抑郁药的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是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文拉法辛、舍曲林、度洛西汀,与司天梅等2006年的调查结果相似,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SRIs)在抗抑郁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使用已经较少。调查结果显示抗抑郁药合并使用BZDs药物有40例,系统评价发现急性期合并使用BZDs有助于缓解抗抑郁药治疗早期的不良反应,加快抗抑郁药的起效速度,但长期使用BZDs仍然有潜在的成瘾风险,建议临床医生权衡利弊,合理使用。

门诊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越来越多,BZDs药物氯硝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对焦虑症及睡眠障碍等的治疗起主导作用,作为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在精神科临床应用较多,但BZDs药物具有依赖性,易导致药物成瘾,临床医师需要重视,避免滥用。调查发现BZDs合并使用抗焦虑药如坦度螺酮、丁螺环酮等对于焦虑症导致的睡眠障碍起到协同作用,可以减少BZDs类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滥用及成瘾的风险。综上所述,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SSRIs抗抑郁药在临床使用居主导地位。小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等作为增效剂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及难治性抑郁症,使用比例逐渐增高。BZDs药物的使用应避免滥用,抗抑郁药合并使用BZDs药物应短期使用。我院为国内大型精神病专科医院之一,精神药物使用的处方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临床医师在选择精神药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等因素,药物治疗应遵循安全、有效、个体化等原则,以达到合理应用精神药物的目的。

作者:王君 刘秀平 赵晓彦 苏明杰 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