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疗保健精细化管理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支撑
信息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支撑。
1.1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统筹性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顶层设计、统筹应用的原则,不可各自为阵、自立炉灶。当前,许多单位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自行研制开发办公软件和信息系统,虽然对本单位而言,确实提升了信息化水平;但从全局来看,不同的设计标准和数据端口不利于资源整合利用,容易产生巨大的浪费。
1.2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网络性对保健系统而言,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对保障对象各类数据资源的整合,使管理机构能够对各项工作进行实时动态监管,使医务人员能够准确掌握老干部身体变化情况。因此,网络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卫生部门要积极推动干休所尽快接入军综网,通过网络做到保健数据的互联互通。
1.3明确信息化建设的便捷性无论是精细化管理还是信息化建设,其目的绝不是繁琐各项程序、增加工作负担。信息化建设,要考虑信息系统的安装使用、日常维护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而且要以人为本,考虑各级、各类操作人员接受程度的差异,尽可能简单便捷。
2将保健对象满意作为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医疗保健作为服务保障性质的一项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为达到老干部满意的目标,要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加大精细化管理力度。
2.1构建军地联动的紧急救治体系干休所的保障对象已进入高龄、高发病阶段,无论是发病频率还是病情危急程度都远高于军队其他单位官兵。同时,干休所驻地普遍位于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具有距离体系医院近、周边地方大医院多等特殊优势。所以,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构建军地联动的紧急救治体系,规范地方医院急救支援以及适时转入体系医院的流程标准,确保在符合军队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老干部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
2.2形成上门入户的保健服务制度干休所的保障对象长期固定,保健医师对老干部身体状况的掌握应系统而详细。日常工作中,应努力改变老干部到卫生所求医问药的传统模式,形成医护人员上门入户开展医疗保健的新型服务模式。规范常规巡诊时间和内容,制订上门宣教、送药到家的服务制度。积极与体系医院协调,将常规体检项目和血尿标本采集等前移到干休所甚至老干部家里完成。
2.3完善老干部身边照料人员培训机制对老干部身边照料人员进行简单急救和常规护理技术的培训,既能提升老干部生活质量和日常医疗保健水平,又能减少医护人员在简单工作上耗费精力,从而可以加强应对突发危急情况的能力。卫生所应完善常规培训制度,选择应用频率高、操作较便捷、安全性较好的项目,由医护骨干定期组织授课,传授老干部身边照料人员基本技能。
作者:王雪峰郭永敬邓昌磊单位: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卫生处保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