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第二十三期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是公认的首选手术方案之一[1]。经股骨大粗隆入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作者曾经均从梨状窝进钉,但发现很多病例置钉困难,远端锁钉较困难,同时部分患者出现了股骨颈骨折。之后改为经股骨大粗隆顶点进钉,手术操作简单便捷,远端锁定更为精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小切口引导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40.3岁;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例,重物砸伤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A型5例,B型3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3例;合并颅脑损伤4例,合并胸部损伤(含肋骨骨折、肺挫伤、胸腔积液)4例,合并骨盆骨折1例,合并下肢其他部位骨折3例;手术时间75~180min,平均108min;失血量200~600ml,平均320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有3例输血,1例因同时行其他部位手术,另2例均因术前有轻度贫血。
1.2手术方法全麻或腰麻,麻醉成功后,仰卧于牵引床上,双下肢置于牵引架上,患肢适当内收无旋转,健肢屈髋屈膝外展位固定,术野安尔碘消毒3遍,铺巾,贴切口保护膜,在患髋外侧以大转子顶点为起点向近端作长约4cm纵形切口,全层切开直达大粗隆顶点,用尖锥开口器在大粗隆顶点处向股骨近端髓腔内开口,插入导针,到达骨折断端时行闭合手法复位,成功后在骨折断端前外侧作一长约2cm纵形切口,用一手指伸入骨折断端将导针引入骨折远端髓腔内,然后逐渐扩大钉道,根据术中测量,选用合适长度股骨髓内钉,将选好之髓内钉沿开口处插入,术中置入髓内钉后以髓内钉尾端与梨状窝齐平为参考标准,装上瞄准器,锁上远端2枚锁钉,放松牵引,回抽髓内钉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然后锁上近端2枚锁钉,装上髓内钉尾帽,透视见骨折复位好,内固定确切、可靠。冲洗切口,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术中所用内固定材料为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2结果
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脂肪栓塞1例,经治疗后明显好转,无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病例,骨折愈合时间16~35周,平均20周;膝关节活动范围均超过90°,平均109°;术后下肢力线及长度均在允许范围内。典型病例见图1。
3讨论
微创化治疗是目前治疗骨折的趋势,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技术符合骨折生物学愈合的要求,是微创化治疗骨折的最佳方法之一[3]。股骨小粗隆以下及距膝关节9cm以上的骨干骨折曾被认为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适应证[4]。股骨干峡部骨折应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最佳适应证,其峡部对髓内钉有良好的把持力,成角稳定。然而,有些骨折复位较困难,反复闭合复位容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破坏骨折周围血运,使骨折不愈合率增加[5]。此时小切口复位是一种良好的选择,本组选择骨折处长约2cm的切口,切开皮肤,手指伸入辅助复位,减少了手术时间,是一种良好的尝试。术后随访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传统的股骨顺行交锁髓内钉多为梨状窝入路,进钉点靠近股骨内侧,外展角为0°,置钉过程中常因臀肌遮挡而导致置钉操作困难。进钉点位于股骨颈基底,髓内钉置入过程中需要较大力量,故常有股骨颈骨折的发生。通过内收髋关节,增加主钉的外展角,但同时增加了远端骨折的内收,出现骨折端成角,容易导致髓内钉到达远端髓腔后偏外,降低了骨折复位效果。股骨大粗隆有一定的外展角,作者选取进钉点为大粗隆顶点中前1/3,患肢处于中立位,既不外展也不内收,可以减少置钉过程的臀肌遮挡,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使置钉过程更为容易。因其远离股骨颈,术中并发股骨颈骨折的概率几乎为零,置钉过程可在维持骨折良好复位情况下进行。
髓内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骨折端血运干扰少,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然而对是否扩髓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非扩髓省略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扩髓造成的血供破坏,可避免扩髓的热损害造成的骨坏死等不良影响[7]。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扩髓术增加了髓内钉与骨的接触面积,选用了直径较大的髓内钉,抗弯性能强,可有效对抗内收肌群的强大收缩力,明显降低主钉断钉率,而且远端锁钉断钉率也较不扩髓者明显降低,本组病例均采用扩髓,随访未发现主钉及锁定钉断裂。随访发现,经大粗隆顶点微创小切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置钉容易、复位精确、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
作者:简争光 崔巍 徐志钢 赵东阳 陶梨清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