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多发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法,以提高其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患者68例,总结分析处理对策及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成功转送入院。结论:在急救现场准确判断伤情及恰当救护、熟练规范的急救技术以及运送途中恰当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
护理;多发创伤患者;院前急救
多发伤是同一致伤因子导致的两处或两处以上器官的损伤,至少一处危及生命[1]。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是常见死亡原因。发生时程短、起病突然、情况复杂、抢救困难,鉴于上述特点,对多发伤患者现场急救和及时转运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多发伤患者68例,男48例,女20例,年龄4~75岁。致伤原因: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伤56例,其他8例。68例多发伤患者中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46例。颅脑损伤18例(合并脊柱损伤5例),骨折23例(骨盆骨折3例),胸腹部损伤27例(合并腹内脏器损伤10例,合并血气胸4例,合并胸腹联合伤13例,BP<80/50mmHg5例)均符合多发性损伤的诊断标准。
二、结果
6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医护人员接到呼叫电话后3min内出车。在现场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置,包扎止血22例,骨折固定24例,输液52例,吸氧48例,经医护人员现场处理后成功接诊入院。
三、讨论
院前急救处理:①时间、效率为重点。接到呼救电话时认真记录接电话的时间、电话号码、详细地址,患者主要表现、症状、意识状态,从出车到回院时间[2]。可在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简单急救,为伤员的抢救争取时间。之后立即通知司机、医务人员和担架员执勤,3min内出车。②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断患者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要一问、二看、三测、四摸、及早明确诊断。患者较多时,将其按伤情严重程度分类,以示区别。对相关危险因素分步处理,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为首要。对心跳呼吸停止及头部外伤者,及时进行有效心肺复苏。由于多发伤复杂,因此院前急救应按抢救、检查、治疗的原则,初期急救后再进行高级急救。
护理措施:①多发伤病情变化快,“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应争分夺秒,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观察力及应急抢救能力,速度快、质量高是其应具备的素质,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多合并呼吸道梗阻,因此呼吸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应认真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规律情况,当呼吸缓慢时(<6次/min),开放气道,放置通气管,吸入氧气以保证生命体征平稳,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立即对口咽鼻的分泌物予以清除,平卧头偏向一侧,使舌后坠患者侧卧,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③出血创口的处理:活动性出血作为首要处理征象,进行止血,浅部血管直接钳夹结扎止血,广泛创伤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止血。四肢大动脉应用气压止血带,上肢在上臂上1/3处,下肢于大腿中上1/3处,注明时间,每隔1小时进行放松,以免损伤神经,必要时夹板固定。腹腔脏器外露者,无菌敷料覆盖后用盆扣上,外用绷带固定。对开放性颅脑损伤者用无菌纱布覆盖临时包扎,单纯头皮出血者加压包扎。④建立静脉通道:多发伤合并休克需快速补液和脱水治疗并行,我们尽量选择上肢静脉,常规用18~20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Y型)穿刺置管,双输液管操作简单且效果好,急救用药也能得以保证[3]。用药时,医生口头医嘱下达后,护士需与医生核对后再执行,用过的空安瓿应暂时保留,以便核对。⑤加强沟通:由于损伤突然发生,缺乏思想准备,因此伤员容易焦虑惊恐。男性伤员所承担的家庭责任较多,更容易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因此医务人员的救治也应重视其心理,充分运用语言技巧安抚患者,给予其安全感,充分沟通,关心、安慰患者家属,达到高质量的救助。⑥转运途中护送:转运时充分注意脊柱、骨盆、胸部骨折的正确固定,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有效防止继发性损伤。在救护车上釆取适当体位,无脊柱骨折可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对烦躁不安的伤员进行有效约束,防止静脉管路滑脱,保证治疗措施及时有效的实施。全程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动态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了解损伤原因和伤情,注意隐匿损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做到重点问题重点处理。保持呼吸道、液体、引流管通畅。如呼吸、循环异常应随时抢救;并认真详细做好记录。建立绿色通道,对伤情及早处理。⑦转送后的交班工作:交班时做好全面细致的工作,对伤员的伤情变化等详细介绍,救治方法和药物交接具体,便于院内的进一步处理。
参考文献
[1]李魏.院前创伤救治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0.
[2]朱向阳.120急救中心(站)标准化运营、管理与急救网络规范化建设实用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5:41-61.
[3]陈卫东.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护理体会[J].护理学杂志,1999,14(3):152-153.
作者:高永霞 单位:四川省名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