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监测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监测系统,为开展痢疾疫苗临床研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以广西钟山县发病率较高的5个乡镇为监测区域、6月龄~6岁为监测人群,采用被动监测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监测手段,对就诊与未就诊的腹泻病例均采集粪便标本/肛拭子,进行志贺菌分离培养鉴定,阳性菌株经第三方复核。从当地统计局收集监测初期和末期的常住人口信息。依据病原学诊断结果计算发病率,分析流行特征。结果监测人群20300人中监测到腹泻患者1247例,确诊细菌性痢疾病例205例,发病率为1009.85/10万。各乡镇发病率为661.38/10万~1461.8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时间主要在6~11月,7月为高峰;各年龄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1岁组最高(2474.89/10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志贺菌属4个菌群均检出,以宋内(D群)为绝对优势菌群(196例,占95.61%)。结论在钟山县建立的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获得了较为客观、真实的发病数据,为痢疾疫苗保护效果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监测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是广西一项主要的传染病负担[1]。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仍以提高卫生条件及安全饮水的普及为主,尚无疫苗等特异性预防手段[2]。目前,国外已经开展细菌性痢疾结合疫苗的临床研究[3-4]。国产细菌性痢疾结合疫苗也已获准进入临床研究。为了科学评估国产疫苗保护效果,于2014—2015年在细菌性痢疾高发区广西钟山县(2008—2013年平均发病率为68.23/10万)探索细菌性痢疾监测系统的建立,并监测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研究其流行特征,为研究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数据,为开展疫苗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1—2013年钟山县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据,选择发病率较高的5个乡镇(回龙镇、石龙镇、凤翔镇、同古镇和珊瑚镇),以设有村卫生所和卫生管理人员、愿意参与本项工作、地理和交通环境满足样本运送条件的村屯作为监测区域,以发病率较高的6月龄~6岁人群为监测人群。
1.2方法
采用被动监测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监测手段,建立由监测区域所有村卫生所、乡卫生院以及接诊该区域腹泻病例的县级医院组成的监测系统,对就诊的腹泻病例进行监测;通过对监测区域内每个儿童家庭发放《肠道传染病调查告知书》、由家长主动报告的方式发现未就诊的腹泻病例。监测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1.2.1采样腹泻定义为就诊前24小时内大便次数3次或以上、大便性状异常(如蛋花样便、稀烂便、粘液便、脓血便、水样便等)。临床医生对于研究期间监测区域内监测人群中所有因腹泻就诊或主动报告的腹泻病例,均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登记,并在用药之前采集粪便标本或肛拭子。培训患者家属先将患儿粪便排于干净塑料袋或相应容器中,再立即取脓血便/稀烂便/水样便(最能体现腹泻特征的部分)5~10g装入采样杯中;对就诊时无粪样患者由经过培训的医生采肛拭子,采集时棉签插入肛门内2指宽作环形旋转。采样后,村医于2小时内用冷藏包运送标本到卫生院,由经过培训的卫生院检验科医生按操作规范接种于SS/MAC培养平皿;距离较远的村子,由村医电话通知卫生院带培养平皿到村医处直接将样本进行接种。1.2.2样本保存与运送接种后的平皿装入密封塑料袋暂存于4℃冰箱。采样后剩余粪样放密封塑料袋冷冻保存。贺州市疾控中心派专人每天到已采样的乡镇卫生院收集标本,确保24小时内用冷藏包运送到实验室。实验人员接收样本时检查平皿和粪便质量,若发现平皿未接种粪便或粪便不符合要求则要求重新采样。1.2.3检测按照《痢疾防治手册》[5]和《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WS/T454—2014)[6]中相关规程对标本进行志贺菌的病原分离、生化鉴定、血清分群分型、型别试验和系统生化鉴定。阳性菌株送北京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复核。1.2.4人口学资料收集从当地统计局收集监测区域的乡村屯总人口数、常住人口数,以村屯为单位填写《常住人口调查表》。一年后再次收集常住人口学信息。
1.3统计分析
运用EpiData数据库软件作为平台,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所有观察对象资料均双人录入。监测结束时,整理并冻结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流行强度
2014年11月—2015年11月监测区域6月龄~6岁共20300人,监测到腹泻病例1247例,经病原学检测和第三方复核,确诊细菌性痢疾205例,发病率为1009.85/10万。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各乡镇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为661.38/10万~1461.89/10万,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14,P=0.001),见表1。2.2.2时间分布全年均有腹泻,但细菌性痢疾病例主要集中在6~11月,从4月开始出现,7月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整个疾病流行只有一个波峰。见图1。2.2.3人群分布全年监测到男性腹泻病例744例,发病率为6.92%(744/10750),其中发现细菌性痢疾117例,发病率为1088.37/10万;监测到女性腹泻病例503例,发病率为5.26%(503/9550),其中发现细菌性痢疾88例,发病率921.47/10万,男女细菌性痢疾发病比例为1.33:1。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9,P=0.235)。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07,P=0.000),在6月龄~组为0,以1岁组最高(2474.89/10万),然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6岁组发病率较1岁组下降了95.43%。见表2。2.2.4菌群分布志贺菌属4个菌群均检出,以宋内志贺菌(D群)占优势,检出196株(占95.61%);其次为痢疾(A群)和鲍氏(C群)志贺菌,均检出4株(各占1.95%);最少为福氏志贺菌,检出1株(占0.49%)。
3讨论
疫苗保护效果的科学评估有赖于发病率数据的客观真实。现有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广西细菌性痢疾报告病例大部分单纯依据临床诊断,而病原学诊断率较低[7],难免存在误诊,而轻型细菌性痢疾也可能因病例不就诊而漏诊,因此不一定能为痢疾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提供真实的发病率。本研究采用被动监测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监测手段,通过医疗机构发现就诊的腹泻病例,通过动员家长主动报告发现未就诊的腹泻病例,培训家长及时、正确采集粪样和基层医生的规范接种,由市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按规范进行志贺菌分离培养鉴定,阳性菌株经第三方复核,依据病原学结果进行诊断,减少了漏诊和误诊。结果显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钟山县监测区域6月龄~6岁人群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为1009.85/10万,远高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该县2011年全县细菌性痢疾发病率(94.56/10万)和2011—2013年该县6月~6岁细菌性痢疾年均发病率(370.25/10万),其原因除了与监测区域为该县高发区以外,也与严密监测减少了病例漏诊有关。与国内外大多数文献报道福氏(B群)为志贺菌主要流行菌群[8-10]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钟山县以宋内(D群)志贺菌为绝对优势菌群(占95.61%),提示该地区适宜作为开展对含宋内志贺菌抗原的痢疾疫苗保护效果临床研究的现场。选择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特定的人群和时间段开展疫苗保护效果的临床研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并使高危人群从中受益,疾病得到防控。因此,开展疫苗保护效果临床研究之前,了解疾病的流行特征十分必要。本研究中,发病时间主要在6月—11月,以7月为高峰,与广西1998—2007年细菌性痢疾发病时间分布不一致[11],但与该县2011—201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主要在6月—10月、高峰在6月—8月的时间分布特点相似,提示该县细菌性痢疾每年的发病时间变化比较一致。男女性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与国内其他省市报道的情况有所不同[12-13]。监测结果显示,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应优先考虑高发病率乡镇(依次为回龙镇、珊瑚镇、同古镇、凤翔镇、石龙镇)作为疫苗保护效果研究现场,观察时间宜选择6月—11月,研究人群宜为1~5岁,重点在1~3岁。综上所述,在钟山县建立的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获得了较为客观真实的发病数据,为痢疾疫苗保护效果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志谢本研究工作得到复旦大学汪萱怡博士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林玫,王鸣柳.2006—2007年广西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1):41-42.
[2]耿贯一.流行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7.
[5]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痢疾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7]林玫,龚健,李翠云,等.广西地区伤寒副伤寒及痢疾病例诊断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48-949.
[8]常昭瑞,孙强正,裴迎新,等.2012年中国大陆地区细菌性痢疾疫情特点与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4,29(7):528-532.
[9]张锦,夏胜利,马宏,等.河南省痢疾感染特点及病原学特征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1):45-47.
[11]李永红,林玫,梁大斌,等.广西1998—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18-319.
[12]陈胜林.舟山市1992—2003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动态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3):138-139.
[13]孙净,刘力,程均福,等.湖北省1996—2005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485-486.
作者:李建标 黎芝 潘斌 龚健 李翠云 施礼威 黄英 杜琳 单位:贺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