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范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医药导报杂志》2015年第十一期

2011年,我院以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探索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模式。2012年9月我院开始建立基于循证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考核体系,笔者通过比较我院实施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考核体系前(2012年第3季度)后(2013年第3季度)阶段,抗菌药物消耗构成比等指标,探讨抗菌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考核体系的作用及成效。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与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标准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管理的要求、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并结合我院临床疾病特点及流行病学具体情况,制定了下列标准:①治疗用抗菌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包括感染性疾病诊断、药物品种选择循证依据、药物剂量、给药频次、微生物送检率等;②内科、儿科预防用抗菌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药物品种、药物剂量、药物频次、给药时间、是否分析预防的病原菌等;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预防用药指征掌握、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术后停药时间等。

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考核体系及奖惩措施评价专家组由抗菌药物应用水平高的临床科主任、临床药师及质控部门主任组成,专业能力较强,而作为专家组成员的行政主任对质控标准的正确理解,对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检查方式:每月随机抽取各临床科室10份以上运行病历或归档病历,以及所有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清洁手术病历,由临床药师进行初步评价。将问题病历提交专家组再评价;由专家组不定期对重点科室进行抗菌药物应用专项评价,对发现问题的科室,由医务部下达整改意见书。根据处罚标准,结合整改情况给予责任人相应处罚。追踪检查发现仍存在相同问题的,停止责任人抗菌药物处方权,并进行科室内培训,经医务部考核合格后重新授权;如责任人出现相同问题,则给予停岗处罚。

1.3质量控制和评价考核过程根据国际通用的计划,实施,检查,修正(plan,do,check,act,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如下部分:①计划,根据循证医学理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国家政策要求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②执行:临床科室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学习,并落实到具体临床治疗全过程;③检查:由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专家组每月对所有临床科室运行病例进行抽查,评价抽查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由医院信息科辅助临床药学科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④修正:专家组对存在问题集中的病历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讨论解决办法,提交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

1.4资料来源我院信息科提供的质量控制体系运行前后,即2012年第3季度(7—9月)与2013年第3季度(7—9月)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主要包括各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使用数量、使用金额等。1.5数据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以及《新编药物学》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确定成人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值,计算全院住院患者各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不同规格同种制剂抗菌药物数据合并,对比两组抗菌药物消耗量排名前十、基本药物消耗量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阶段基本数据概况见表1。与2012年第3季度比较,2013年第3季度在医院住院人次增加的情况下,抗菌药物消耗金额降低35.41%,使用强度降低36.62%,抗菌药物占比同比下降39.91%。

2.2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排名前10对比排名前10的抗菌药物均为注射剂,2012年第3季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注射用头孢西丁、注射用头孢米诺、注射用氨苄西林/舒巴坦钠;2013年第3季度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虽然整改前后排名第一的抗菌药物DDDs相差不大,但排名第3的抗菌药物2013年第3季度较2012年第3季度减少40.82%,且与2012年第3季度比较,2013年第3季度排名前十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累计值减少27.75%(整改前53963.31,整改后38987.91),整改前排名前10的抗菌药物中注射用头孢西丁、注射用头孢吡肟、氨曲南注射液通过整改后消耗量均降低约80%,整改后消耗量显著升高的为注射用头孢呋辛,增加幅度363.49%,具体见表2和表3。

2.3抗菌药物中国家基本药物所占比例对比2012年第3季度排名前10抗菌药物中基本药物DDDs占31.81%,2013年第3季度基本药物DDDs占75.50%,在抗菌药物整体消耗DDDs降低27.75%的前提下,基本药物消耗DDDs增加71.46%,2012年第3季度消耗金额基本药物占10.32%,2013年第3季度基本药物消耗金额占66.39%,见表4。

2.4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变化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结果显示,与2012年第3季度比较,2013年第3季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肠杆科细菌检出比例均大幅度下降,其中2013年第3季度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与2012年第3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3讨论

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提示,该院常见致病菌的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降低。2012年第3季度以非基本药物为主,基本药物DDDs及金额仅占25.36%及10.32%,2013年第3季度医院基本药物DDDs及金额占75.50%及66.39%,抗菌药物消耗的主体由非基本药物转变成基本药物,住院人次增加而抗菌药物消耗金额、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抗菌药物药占比明显下降,导致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降低,从而减缓了细菌耐药的产生。抗菌药物结构改变最明显的是头霉素及氨曲南使用量显著降低。有研究表明,2007—2009年氨曲南在我国医院的消耗量迅速升高,随着氨曲南消耗的增加,2007—2011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等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上升,阴沟肠杆菌对氨曲南呈现高耐药性;头霉素类为广谱抗菌药物,对致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肺炎链球菌药效较差,与其他常用药物如青霉素等相比无明显优势。青霉素及其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制剂具有很好的抗厌氧菌疗效,在国外头霉素类抗菌药物通常用于腹部及妇科手术的预防用药;与2012年相比,头孢唑林及头孢呋辛消耗量显著增加,原因在于我院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基础为《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在减少患者医疗负担、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通过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控制体系,改变了我院临床医师依赖广谱抗菌药物的习惯,提高了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规范的依从性,使医院抗菌药物消耗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对促进抗菌药物规范应用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作者:郭玉金 吕传峰 靳清汉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