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外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的比较范文

中外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的比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外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的比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外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的比较

《医学与哲学杂志》2015年第十期

摘要:

通过对中外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比较分析,为有效开发血源提供依据。主要采取文献计量法、描述性分析说明结果。在英文117篇和中文72篇文献中,研究机构国外以高校院所为主(占46.15%),而我国以采供血机构为主(54.17%)。问卷调查与数据库资料是主要资料来源,国外以数据库居多(占43.59%),而国内以问卷调查居多(占48.61%)。构成比是最主要的分析方法(国内占95.16%,国外占93.07%)。中外在涉及影响意愿的主要因素上没有差异,主要阻碍因素均是恐惧。国内外在研究者、资料来源、分析方法上存在差异。无偿献血意愿与性别、年龄、居住地、学历、职业、婚姻状况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无偿献血,自愿献血,文献计量法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自愿、无报酬地捐献出自身血液的行为。1946年国际红十字会第一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无偿献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国家人口献血率应达到10‰~30‰的水平,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1]。我国大陆2011年人口献血率只有9‰,低于发达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也低于香港地区的30‰和澳门地区的23‰。为提高无偿献血者比例,进一步开发献血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充足和有效,国内外都在不断探索公民无偿献血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中外高度相关的文献,发现相同规律和研究存在的分歧,为我国各地有效开展无偿献血的动员与招募,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1材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材料来源在中外文数据库中都是以模糊检索、高级检索,检索日期至2012年12月31日。在Pubmed、WebofScience、Embase数据库中,输入检索词“blooddonation”,并且“willing”或“influencingfactors”,共检索330篇文献。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内,输入关键词“无偿献血”,并且“意愿”或“影响因素”,共检索218篇。通过阅读,剔除重复及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筛选出高度相关的期刊论文189篇,其中英文117篇和中文72篇。

1.2研究方法阅读每一篇文献,摘录作者、发表年代、期刊、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信息。采取文献计量方法,以描述性分析为主,比较分析国内外研究无偿献血的意愿、影响因素的方法、结果等。

2结果

2.1文献基本情况早在1965年,美国学者就发表了关于无偿献血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论文,比我国早36年。2000年以前,共发表相关论文31篇。2000年后,国外发表的论文呈上升趋势。2001年国内才有相关,2005年之前共有11篇,2011年最多21篇。国外117篇论文分布在39种期刊上,其中在《Transfusion》发表50篇。国内72篇论文分布在38种期刊上,其中在《中国输血杂志》发表26篇。英文文献共来自于27个国家,最多的是美国,共58篇,占总数的49.57%,其次是英国(占7.69%)。有2篇论文作者来自中国深圳和香港。中文文献研究地区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较多的省是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的组织分别为高校和血液组织,但国内外有差异。国外高校、血液组织分别占总数的46.15%和26.50%;国内分别占18.06%和54.17%。国外研究机构的类型比国内多,国外还涉及到公司企业、卫生统计中心、健康协会等机构。

2.2研究方法文献的主要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定性访谈、采供血机构的数据库和文献。英文文献中,利用数据库最多(占43.59%),其次是问卷调查(占35.90%)、文献资料(占6.84%)、访谈(占5.13%)、未提到的有10篇。中文文献中,问卷调查最多(占48.61%),以后依次是采供血机构数据库(占25%)、文献资料(占8.33%)、定性访谈(占6.94%)、未提及的有8篇。总体来说,问卷与数据库资料是当前研究无偿献血的主要方法途径。根据卡方检验,可认为中外的研究方法没有差异(P>0.05)。在数据分析上,国内有14种,国外有19种。中外均以构成比是最主要的方法(国内占95.16%,国外占93.07%),其次是卡方分析(国内占72.58%,国外占31.68%)。另外,还有计算平均值(国内占12.90%,国外占36.63%)、计算标准差(国内占41.94%,国外占40.59%)、回归分析(国内占12.90%,国外占22.77%)等。国外还有Meta分析和模型分析,分别有16篇和10篇,而国内缺乏Meta分析。

2.3影响无偿献血意愿的因素在117篇英文和72篇中文文献中,统计涉及影响无偿献血意愿的因素在文中的结果频次,每篇出现多次以1次计算。经秩和检验(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国内外文献在研究影响献血意愿的因素上没有差异,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献血认知、献血经验等因素为主。2.3.1性别中文文献中有47篇做了性别研究,有76.60%的文献得出男性献血多于女性的结论,这与国外文献79.01%的结论相同。因此,中外都是献血意愿与性别有关,且男性的献血意愿比女性高。

2.3.2居住地在所有研究居住地的中文(10篇)和英文(13篇)文献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城镇居民的献血意愿高于农村居民。

2.3.3文化与年龄研究表明,献血人群结构年轻化,且有受教育程度越高,献血越踊跃的趋势[2]。一些学者在印度、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也发现了主要献血人群是年轻人[3]。但是,胡家琪等[4]发现受教育程度与献血意愿无关。国外有研究表明,献血者大多数是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大的人群[5-7],这与我国的研究结论完全相反。

2.3.4婚姻状况国内研究表明,未婚比已婚的献血意愿更强,这与Ray等[3]的研究结果类似。但在国外研究有相反的结论,例如,Gillespie[8]、Merav等[9]研究以色列的调查研究表明,已婚人群有较大的献血倾向性。

2.3.5职业吴海霞等[10]研究得出结论,在实施无偿献血初期,国家工作人员、解放军官兵、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医务人员成为献血的主力军。随着街头流动采血工作的拓展,私营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流动人员已成为最具潜力的献血群。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血液大部分来自于初次献血的学生[11-12]。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卢伟[13]认为献血者职业主要是大中型企业或者公司的职工,其次是学生。

2.3.6阻碍因素国内外有137篇文献研究了无偿献血的阻碍因素,出现频数排在前三位的是恐惧、缺乏认知和献血不方便,占文献总量的比例分别是82.48%,64.23%和50.36%,见表2。涉及宗教因素的,国外有4篇。仅有国内文献得出了献血环境与服务态度差、认为浪费精力或时间,不利于居民积极献血。

3讨论

在研究无偿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外比国内要早几十年,这与国外开展无偿献血较国内早有关。国外此类研究以美国居多,占49.57%。我国近年来由于不断出现“血荒”现象,大范围内都在关注解决此类问题的研究,数量快速增长,近三年占54.16%。在研究者方面,中外存在很大不同,国外研究无偿献血的单位与机构比中国广泛得多,且以高校为主,而我国来源少且以采供血机构为主,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采供血机构积极引入高校院所的研究力量不足有关,或者其他机构不够关注。

在研究影响无偿献血意愿的因素的方法上,国内外存在差异。总体来说,问卷调查与数据库资料是当前研究无偿献血的主要方法,国内以问卷调查为主,国外以数据库资料为主。中外最主要的分析方法都是使用构成比,其次是卡方分析、计算标准差等。国外的数据分析法比国内要多些,如国外用到了Meta分析和模型分析。这可能与国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比较完善有关。这提示,我国应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上多投入,储备较好的完整数据,以便以多角度、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影响无偿献血意愿与性别、年龄、居住地、学历、职业、婚姻状况等因素有关。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男性的献血意愿大于女性,主要的献血人群来自于城镇居民、学生。由于农民对无偿献血总的认知度比较低,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献血,因此,在农村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与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在国外,大多研究表明,献血意愿与年龄成正比,与学历成反比,而在国内恰恰相反。这可能与国内外对40岁以上年龄层的宣传力度不足和不同学历层对献血风险的认识不同有关。

以怕疼、怕血、怕被感染为主的恐惧心理,是阻碍人们献血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着力解决“血荒”问题,开发献血资源,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供血机构应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技术水平,全社会参与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献血的认知,打消人们对献血安全性的顾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保障的不断完善,我国临床用血需求量显著增加,给采供血机构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采供血机构应建立健全低危无偿献血者招募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力地提高献血者的忠诚度和追随度[14],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采集的血液充足和安全[15]。

参考文献

[1]张澈.浅议无偿献血队伍建设和血液安全[J].中外健康文摘,2013(51):265.

[2]陶红兵,苗卫军.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顾虑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4):277-279.

[3]RayS,SinghC,BanerjeeA.PsychosocialVariablesofVoluntaryBloodDonorsatBloodBankofaMedicalCollege[J].MJAFI,2005,61(2):130-132.

[4]胡家琪,明亮.城镇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的研究:对湖北省A市313名普通居民的调查分析[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9):25-27.

[5]StellWK,SchreiberGB,GuiltinanA,etal.Theroleofaltruisticbehavior,empatheticconcernandsocialresponsibilityinblooddonationbehavior[J].Transfusion,2008,48(1):43-54.

[6]SabuK,RemyaA,BinuVS,etal.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eonBloodDonationamongHealthScienceStudentsinaUniversitycampus,SouthIndia[J].JHealthAllSci,2011,11(2):1-3.

[7]OlaiyaMA,AlakijaWW,AjalaAA,etal.Knowledge,attitudes,beliefsandmotivationstowardsblooddonationsamongblooddonorsinLagos,Nigeria[J].TransMed,2004(14):13-17.

[8]GillespieTW,HillyerCD.Blooddonorsandfactorsimpactingtheblooddonationdecision[J].TransMedRev,2002,16(2):115-130.

[9]MeravBN,LenaG.InvestigatingthefactorsaffectingblooddonationamongIsraelis[J].IntEmergNurs,2011(19):37-43.

[10]吴海霞,高巨广,万小春,等.低危无偿献血者招募的探讨与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110-113.

[11]TagnyCT,DiarraA,YahayaR,etal.CharacteristicsofblooddonorsanddonatedbloodinSub-SaharanFrancophoneAfrica[J].Transfusion,2009,49(8):1592-1599.

[12]AllainJP,SarkodieF,BoatengP,etal.ApoolofrepeatblooddonorscanbegeneratedwithlittleexpensetothebloodcenterinSub-SaharanAfrica[J].Transfusion,2008,48(4):735-741.

[13]卢伟.湖北省武汉市居民无偿献血现状及思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3):227-229.

[14]马秋菊,沈剑.论献血的激励机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0):40-41.

[15]张新平,徐海锋.美国无偿献血者的招募措施:美国高中生组织献血、参加献血计划[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8):481-482.

作者:林振平 崔康康 胡文静 傅强 蔡旭兵 张新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