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药学人才就业流向与医药的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模型与数据
(一)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研究采用适合高阶序列相关的ADF和PP两种方法检验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当结果显示为同阶单整情况下,进行协整检验,以确认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检验方法分为2类,第1类是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该方法适合单方程。第2类是Johansen(1988)及1990年与Juselius提出的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是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较好方法,通过构建最大特征根的迹(trace)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λmax)判断是否存在协整关系[6]。
(二)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仅仅揭示变量间是否有长期均衡关系,而短期因果关系需要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才培养与医药产业发展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根据Engle-Granger二步法,第一步是估计协整方程,获得估计残差序列,第二步根据Ho-ltz-Eakinetal.(1988)建立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 式中JIUY和YYCH分别为医药企业就业比例和医药产业占GDP比重,p为最佳滞后长度,由SC信息原则确定。短期因果关系检验:YYCH不是JIUY的原因,则模型(1)中检验H0:α1k=0k;JIUY不是YYCH的原因,则模型(2)中检验H0:β2k=0k,通过服从自由度为p卡方分布的统计量S检验短期因果关系,其中RSS1和RSS0分别为不受约束和受约束方程式的回归残差平方和。长期因果关系则通过考虑误差修正项系数λ显著性来判断。
(三)数据。采用《中国药学年鉴》(1996-2011)样本高等药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数据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6-2011)医药产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1995-2010)。分别计算药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各类就业流向比例,与医药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二、实证结果
(一)高等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将各流向毕业生比例绘制成图,可知医药企业就业比例一直较高,并逐年呈一定增长幅度,1995年41.7%,2000年达到53.6%,之后呈下降趋势,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但医药产业的特点以及新医改推动,反而使医药企业毕业生就业比例升高。选择深造的毕业生比例以1999年为界,1999年以前比例较低,保持在6%左右,而1999年后急速增长,比如2006年为24.6%,为1999年的4倍,当前进入相对稳定期,保持为21%。与之相反的是去医院药剂部门毕业生比例逐年下降,从1995年25.1%,下降为2006年4.64%,之后呈现一定程度上升,2010年为7.61%。去高校、药检所等事业性机构的毕业生比例逐年也呈下降趋势。去政府部门工作的毕业生16年来变化不大,平均为2.66%。而未就业和其他情况一直保持在10%以上,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曾经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19.4%,2007年后随着医改实施,社会对健康需求的增加,趋向下降,2010年为10.74%。
(二)高等药学类毕业生就业流向与医药产业发展关系研究。
1.单位根与协整检验。为保证检验结果稳健性,首先对数据平稳性检验。表1显示,原水平值下,检验式中无论是仅含常数项,还是同时包括常数项和趋势项,二种检验方法都认为两变量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后,两个变量所有统计量,都拒绝零假设,即已平稳。在JIUY和YYCH都存在一阶单整情况下,检验协整关系。表2中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JIUY和YYCH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两者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为此,进一步采用OLS拟合协整方程,得到两者长期均衡系数为0.29(P=0.00,R2为=0.80),这显示从长期看医药产业占GDP比例的提高,将有力推动药学类毕业生到医药企业工作,这与理论预期较为一致。
2.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JIUY与YYCH长期均衡关系显著,但不能保证短期关系良好,因此进一步拟合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两者间长期与短期因果关系,最佳滞后期通过SC信息原则确定(p=3)。从表3发现,YYCH到JIUY卡方统计量小于临界值,5%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表明短期内YYCH不是JIUY的Granger原因,即高等药学院校人才供给增加,而医药产业并没有增加相应就业岗位,使医药企业工作毕业生比例没有提高。但长期均衡关系显著,调整系数为-0.5728,表示当失衡时,还会调整到长期均衡。反过来,JIUY到YYCH卡方统计量大于临界值,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短期内JIUY是YYCH的Granger原因,即越多药学类毕业生到医药企业工作,会促进医药产业发展。长期均衡关系也显著,调整系数为-0.6793。综上,JIUY与YYCH短期因果关系已遭到破坏,表明当前发展模式下,高等药学人才供给与医药产业发展已出现矛盾,这验证了当前部分学者的观点,而当前一些媒体观点和网络观点存在错误。但两者间长期双向因果关系良好,相互促进,说明高等药学院校通过加强与医药企业联系,改进人才培养,可纠正短期内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3.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为观察毕业生医药企业就业比例与医药产业发展的动态关系,做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附图)。附图显示,短期内当YYCH冲击发生后,JIUY出现明显负向反应,于第2年达到最大负值,此后冲击力度开始增强,并到第3年第3季度增强到0,从第4年开始JIUY与YYCH正向关系逐渐增强。同时附图也显示,短期内YYCH对JIUY累积冲击开始为负向冲击,在第3年达到最大负值,之后逐渐减弱,而到第7年左右开始为正向冲击,并一直延续。医药企业就业流向比例对医药产业产值占GDP比例的脉冲响应和累积脉冲响应模式表明,医药产业发展了,短期内对药学类本科层次人才需求会降低,这是因为医药产业属于研发密集型产业,医药企业规模增长后,它更需要高级新药研发人才和高级营销人才,而降低对本科层次人才需求,但当其再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又会增加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因为企业要实现规模经济,需要大量适应面广的普通级人才。这提示,医药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对本科层次人才需求存在一定时滞期,药学类人才培养必须在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基础上设计培养规格和供给量,而不能仅仅根据当前医药产业规模来决定人才供给,否则短期内会出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三、结论和建议
结论:到医药企业工作是药学类本科毕业生主要方向,但历年增长幅度较小,选择深造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长较快,而其他就业流向都呈下降趋势,未就业率呈现一定增长;短期内药学类毕业生供给与医药产业发展已出现不适合,者互动关系遭到破坏,但长期均衡关系良好;脉冲响应分析显示,医药产业特点,决定了其对药学类本科层次人才需求存在一定时滞期,短期内会降低药学类本科层次人才需求量,从而出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对当前药学类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药学类人才培养向宽口径方向转变,使药学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向“厚基础、宽口径、工管结合、文理渗透”方向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扩大就业适应面。其次,提高研究生培养比例和质量,以缓和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当前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研发投入规模逐年增长,对高学历研究型人才需求将增长。再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合理设定初次就业目标,减少“有业不就”现象,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就业积极性。从长期看,药学类本科层次人才供给必须根据医药产业发展阶段和趋势来制定,药学院校制定招生计划、设置专业时,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把人才培养与医药事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作为人才需求主体,医药企业应该以多种形式参与高等药学类人才培养过程,与高校形成互动,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动态反馈机制。
作者:施海燕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