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采取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进行思考,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管理体制、过程管理与验收、其它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探讨活动项目化管理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模式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缺失等,导致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高发,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努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预防普及性教育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健康成长成才。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现状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阐述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在3月、5月、10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为主线,围绕中心工作及和谐校园建设,通过专题讲座、团体辅导、情景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从活动时间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主要在3月、5•25、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时间从周变成月甚至更长;从活动内容来看,主要有竞赛类、素拓类、设计类、分享类、培训类,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手工艺品创作大赛、主题徽标设计大赛、日常生活分享、心理健康讲座等多种活动内容;从活动地点来看,多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活动覆盖面来看,有各学院单独组织的也有全校学生统一参加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贴合学生工作实际,在引导学生走出寝室,拥抱健康,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预防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等方面起到了正向的引导作用,基本能达到活动预期效果。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状分析
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为更好地服务学生,了解大学生参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情况,也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设计了《湖北师范大学校园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小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36份,其中男生、女生各占33.63%、66.37%,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别占47.92%、17.86%、33.33%、0.89%。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参与过学校组织的“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例为59.23%,90.47%的学生表示对活动的组织情况比较满意、满意,61.61%的学生表示对活动有一点点了解。学生获取活动信息的渠道有54.76%通过校心理中心公众号、72.02%通过学院通知、73.81%通过班级通知、22.92%是被同学告知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所占比例分别为:学术类21.43%、文娱类66.96%、体育竞技类18.75%、志愿服务类45.24%、团体类28.87%、线上互动类36.01%、其他13.1%。72.92%的学生认为活动的创新性更被吸引、76.19%的学生认为活动的趣味性更被吸引、41.07%被活动的奖品吸引、30.36%被活动的规模吸引、23.81%被活动的宣传吸引。69.05%的学生希望参加活动可以释放压力、68.75%希望获得乐趣、48.51%希望获取知识、33.63%希望倾诉烦恼。大部分学生认为活动让自己学到了心理健康常识、提升了管理能力、让自己有勇气、学会了爱自己爱他人及团队协作、提升了管理能力、获得了成就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身心更加健康。学生对活动的期待:希望活动宣传力度加大,提高活动覆盖面,增加创新性和趣味性,设置更多的奖项和奖励,缩短活动时间范围等。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思考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统筹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间点比较集中,学生活动安排比较集中,在短时间内,学生参加大量的活动,有点应接不暇,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吸收,也容易与学习时间相冲突。另外,为便于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的开放性不够,院级活动主要面向本院学生开展,校级活动有人数和时间上的限制,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既有学校层面的也有学院层面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负责学院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由学生干部来负责策划并实施,由于受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所学专业及参加培训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活动的专业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足,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比较被动,难以保证活动的效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评价。从质变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部分学生是被强制参加或者被动参加,活动结束后缺少对学生的调查了解,活动是流于形式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质的影响。从量化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指导大多学校没有纳入量化考核指标,也不计入课时工作量,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2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探索
2.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项目化的管理模式,整合了校内各项有效资源。项目化活动的实施,形成了全校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机制,将全校所有学院纳入活动体系中来,同时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各项资源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促进了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地完成。项目化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学校在项目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完善了活动项目的设定、申报、评审立项、监督反馈、评优等方面的制度,为项目化活动各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主观层面上,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从个人层面上,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个人的积极力量;从群体层面上,有利于我校从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成为有自信、有担当、有礼貌、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
2.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体制
为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应明确各级活动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一般应有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办公室、学院项目总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四级管理体制。项目领导小组是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最高指导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组员为学工处领导小组成员,负责项目的指导、评审和对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修改性的建议。项目管理办公室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中心志愿者组成,负责整个项目化活动的运作、相关通知的下发、项目化信息的宣传、各学院间活动项目协调、项目化活动的质量监督等事宜。由各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心理健康辅导员担任,负责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项目化活动的宣传、项目化活动的指导与安全管理。项目负责人是最基层的项目管理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负责项目申报、按申报书计划开展项目活动,保证活动按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2.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过程管理与验收
加强活动项目化制度管理。项目申报制度: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供可参考的项目内容、项目申报书样表、项目申报类别(校级项目、院级项目、指导项目)、项目资助方式。评审立项制度:确定项目评审组成员、做好评审人员职责分工、通过调研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召开评审会议并按规定完成评审、做好评审结果争议的处理。监督反馈制度:制定活动评价反馈表,各项目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如发现有与目标偏离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学院项目总负责人,便于与项目负责人进行协调、解决问题。评优奖励制度:制定活动项目评分总表,结合立项等级及项目完成情况,评选出优秀活动项目,通过多媒体及其他交流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学习。资金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资金的发放,校级项目、院级项目、指导项目视实际情况给予资助。明确活动项目化管理环节:(1)项目申报阶段;(2)审批立项阶段;(3)活动实施阶段;(4)监督反馈阶段;(5)项目结项宣传阶段。及时相应活动项目化阶段的通知要求,如关于申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通知、关于公布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评审结果通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等通知,确保如期开展各阶段工作。做好项目验收及评优宣传工作。将活动项目化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二级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活动组织部门和参与的个人进行评估奖惩;对确有亮点、反响好的项目,以组织经验交流或召开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在全校推广。
2.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项目化其它注意事项
强化主体责任。项目管理办公室是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责任主体,要将此项工作列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日程;活动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做好项目的实践探索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注重监督检查。责任人要注意看项目是否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是否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兼顾过程又注重实效,全面评价项目实施的综合效果。合理进行奖励。根据项目验收的结果,应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会,适当对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先进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特别是学生为负责人申请的项目。各层级责任人按要求进行组织协调、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加强对活动项目化实施过程的管控,按活动时间对各学院的活动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加强优秀活动项目的推广宣传。
3活动项目化管理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3.1优化校园资源配置
注重参与过程。活动项目化管理以项目申报为纽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申报,在申报的过程中,全面动员各学院师生,各个专业的学生广泛参与,全校范围内集思广益。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场地资源,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活动、能够覆盖多少人、多少人可以受益,是否能够开拓新的资源等,争取充分利用校园相关资源开展活动。具有一定竞争性。活动项目化管理设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指导项目,项目化方案通过选拔、论证、推敲才最终形成的,特别是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团队协作、覆盖面、有效性等方面,经过评委的充分认可,才能获得立项,这就对参与项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项目的设计以及实施都要做到有条理更清晰,在项目评审的过程中才有竞争力。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活动项目化管理,没有确定的活动方案,学生可以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进来,在多个方案中评选出学生最需要、对学生教育意义最大的活动内容,形成最佳的活动方案。从项目的设计、完善、竞争、实施这个过程,让学生的能力、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同时有很强的获得感。
3.2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项环节是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关键,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关注的、参与面广、易于操作、效果明显的活动列为精品项目,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在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学生全程参与。在立项环节,学生进行活动设计、写活动策划、完成项目申报书;在实施环节,项目组成员依照项目申报书开展相关活动,从活动的组织协调、经费的使用到活动的开展;在结项环节,学生完成活动总结、将成果制作成PPT进行展示。全部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干部得到锻炼。在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中,学生干部大多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行使人员组织协调、经费支配使用的权力,对整个活动流程负责。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是学生组织的成员,负责学生组织的相关工作。两个不同的身份角色,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相应的管理水平,学生干部也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组织能力。
3.3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增多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范围的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体验需要;学生的工作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积极特质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个人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素质,在活动中获得了幸福感和满足感。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在活动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间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既培育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又能营造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智力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力,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奠定了基础,帮助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合格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马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4):161-162.
[2]李自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研究与实践[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城教育,2017,(4):73-78.
[3]郑培亮.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16-119.
[4]陈燕妮.高职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意向调查[J].高教与成才研究,2019,(12):4-5.
[5]谭静.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1):104-105.
[6]杨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风,2019,(10):248.
[7]郭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实验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8]王云彪,张国成,杨倩音,等.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12):27-29.
作者:李琳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