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范文

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15年第十一期

1方法

1.1治疗方法

1.1.1A组在常规重症监护、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祛痰等对症治疗基础上,隔天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具体操作方法:做好术前准备,在心电监护下用利多卡因进行气道内局部麻醉;采用富士EB-270T型电子支气管镜系统经气管导管内插入,依次进入各叶、段及亚段支气管,吸出痰液,至病变肺段支气管开口处,留取痰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给予生理盐水灌洗,直至灌洗液澄清。

1.1.2B组所有患者仅接受常规重症监护、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祛痰等对症治疗。

1.2疗效判定标准治愈:1周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消失,体温、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肺部炎症吸收;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体温、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生命体征平稳,肺部炎症基本吸收。有效:症状、体征减轻,体温、血常规检查结果接近正常,肺部炎症部分吸收。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或患者死亡。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患者死亡或第14天仍不能撤机为不良结局;患者临床症状好转,顺利撤机为良好结局。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患者第14天结局比较采用Kaplan-Meier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病程、APACHEⅡ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为80.0%,B组为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0,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获得良好结局时间比较A组患者持续获得良好结局中位时间为11.14d[95%可信区间(95%CI):9.666~12.617],B组患者获得良好结局中位时间为8.86d(95%CI:7.246~10.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2.4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患者中出现发热1例,胸闷2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未出现因灌洗治疗而影响治疗结局的严重并发症。

3讨论

重症肺炎患者感染重,全身炎性反应明显,支气管及肺内大量炎性渗出,分泌物潴留于支气管内,从而引起痰液多、黏稠,排出困难,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相当部分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旨在早期、及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而气道管理则是有创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鼻饲祛痰药、雾化及静脉祛痰药等治疗方法疗效往往不佳。常规吸痰对肺段及以下细支气管的深部痰液排出效果不理想,因此,对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经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能到达肺段及以下细支气管;同时,可在直视下吸痰,吸痰较为彻底,对黏稠痰及痰栓进行灌洗后抽吸效果更好,改善气管内局部内环境,有利于因痰栓阻塞引起的肺不张顺利复张;同时,经灌洗能较为彻底地清除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分泌物,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国内外学者针对支气管镜辅助治疗下呼吸道炎症进行了较多研究。

黎代强等采用支气管镜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将重症肺炎治疗临床有效率从66.7%提升至86.7%,取得了良好效果;潘以雄等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也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A组患者在14d观察期内好转、脱离有创呼吸机中位时间为11.14d,而14d内B组患者好转、脱离有创呼吸机中位时间为8.86d,说明经肺泡灌洗治疗后患者持续获得良好结局时间长于非灌洗治疗组。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通过对治疗安全性的观察显示,经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后期观察中仅极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发热及胸闷等轻微症状,经对症处理均有效缓解,与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可操作性强,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分析,纳入患者数量偏少,若能在后期扩大样本量或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贵 曾强林 王晓明 刘晓俊 周晖 单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