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2015年第五期
1资料与方法
1.1疗效观察采用才藤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VGF)来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0d、20d、30d后的吞咽功能。才藤7级评价法中,1级表示唾液误咽,需持续给予静脉营养;2级表示食物误咽,改变食物形态无效果,水分和营养基本通过静脉供给,但呼吸平稳;3分表示水误咽,有改变食物形态可改善误咽情况;4分表示机会误咽,有时误咽,通过调整姿势或吞咽量、咽下代偿可改善误咽情况;5分表示口腔期中度或重度障碍,无误咽;6分表示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口腔残留少,不一定要进行咽下训练;7分表示正常,摄食咽下无困难[2]。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分为口腔期、咽喉期、误咽程度三个部分,分值在0~10分之间,10分表示正常,评分越低障碍越大,0分表示重症。
1.2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才藤7级评价等级、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治疗10d后,观察组才藤7级评价等级、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30d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
3讨论
脑卒中是引起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文献指出,57%~73%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概率是脑卒中后无吞咽障碍患者的3倍[3]。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口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导致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中出现障碍的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目前,吞咽功能训练是公认的治疗吞咽障碍的最有效方法,临床研究上也多局限于研究该治疗方法的疗效。中医是我国国粹,在许多现代疾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效。辨证施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即通过望、闻、问、切来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辨清疾病病因、性质、位置以及阴阳、正邪之间的关系,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施治,即根据辨证结果确定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将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将患者分成阳类证、阴类证,采用不同配方的冰块进行冰刺激。研究发现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地给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冰刺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使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时间提前,缩短了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陈志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