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六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判定标准参照“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2010”(internationalguideline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2010,以下简称“复苏指南”),以下3项中出现1项且持续时间>30min即为CPR成功:(1)心电图显示心率恢复,自主循环恢复,瞳孔缩小,面色转为红润;(2)心电图显示心率恢复,收缩压≥60mmHg(1mmHg=0.133kPa)或脉搏搏动恢复;(3)心电图显示心率恢复,自主循环恢复、意识恢复。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院前急诊急救情况及CA发生情况成功组患者家庭急救率、医院救护率、机械通气率、短暂复苏率高于失败组,院前救护时间及CPR至短暂复苏时间均短于失败组,院前心电图表现优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成功组患者医院救护前发生CA21例,救护车送院途中发生CA37例,急诊科发生CA22例,失败组分别为137例、249例、1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7,P>0.05)。
2.3入院时心电图及通气情况成功组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及机通气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成功组患者自主心率、VF、PEA发生率及气管插管率高于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CPR俗称“复活”术,在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十分重要。现代CPR理论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已形成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术、电击除颤三大核心技术[4]。医学界关于CPR的技术研究从未停止,遗憾的是CPR的有效“时间窗”较短,CPR实际成功率较低。本研究剔除院外家属放弃抢救者,CPR成功率也仅为13.75%(80/582),低于发达国家的20%~60%,略高于我国院外CPR成功率。尽管院外CPR成功后患者成功痊愈出院率不足30%,但CPR失败者病死率约为100%,因此CPR的临床作用仍难以替代。院前急诊急救可分为家属和/或患者自救、医院急救,是否接受院前急诊急救直接影响患者入院时的生命状态,影响入院后CRP效果。目击者现场救护与CA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组患者家庭急救比例高于失败组。我国院前CRP成功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为居民CPR知识水平欠佳、应变能力不足,以致丧失最佳抢救时机。因此普及简单易学的急救操作十分必要,家庭急救只需3个步骤:拨打120,持续胸外按压,条件允许情况下现场电除颤,注意不强调口对口人工呼吸;其中现场持续胸外按压最为重要。目前,我国部分医院已相继建立院前急诊急救管理体系,为呼叫者提供院前指导。
本研究中成功组患者院前机械通气率、短暂复苏率高于失败组,心电图表现为VF、PEA的患者多于失败组。有效通气是提高CRP成功率的重要举措,呼吸障碍所致的缺血缺氧极易引起全身性病理改变及脑死亡。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短暂复苏是急诊急救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反复复苏并不少见,发生CA后很快出现短暂复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抢救取得一定成效或病情存在自限性,如果CPR复苏时间长、复苏困难甚至无法复苏,则患者死亡风险极高;机体缺乏自主循环的时间越长,全身缺血、缺氧症状就越严重,继而导致所有组织器官的功能严重损伤,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最差,因此,大多数成功复苏的CA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或植物状态。复苏指南限定CA发生后30min仍未复苏可判断为死亡,无需再行抢救,但存在超长时程复苏的患者,因此该项标准尚存在伦理学争议,但该标准符合医学定论,即大脑缺血缺氧30min已脑死亡,可判定为死亡,无抢救必要。本研究未发现超长时程复苏的患者,故尽可能缩短CA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心电图能反映患者心脏功能,VA是最危险的心电图表现,提示心脏以及冠状动脉心电活动完全消失,据资料统计显示,VA持续4min以上的患者病死率约为100%,但是临床上亦不乏VA持续数小时仍抢救成功的患者,但该现象发生率极低,且多为溺水等无严重病理改变、无器官功能障碍者,并不适用于创伤、急性脑血管损害等原发病,医学界对于此类现象的研究有待深入。
成功组患者自主心率、VF、PEA发生率高于失败组,院前心电图与入院时心电图差异不大,说明心电图检查结果较好的患者CPR成功率高。部分患者在送院途中已进行基础CPR,有短暂复苏或未复苏,此类患者院内CPR效果较院内发生CA的患者效果差,因院内抢救水平更高,及时、高水平的CPR有助于逆转CA。综上所述,急诊科CPR效果与患者CA发生时间、院前急诊急救情况、院内CPR水平等有关,应建立院外CPR指导体系,指导呼叫者及时开展可行的CPR;提高送院途中CPR质量,及时鉴别发现、抢救CA;尽可能保障院内CPR质量,严格遵照指南尽快、有效地完成CPR,包括强化通气措施、做好胸外按压、有效心电除颤及药物复苏等;对CPR短暂复苏者不放松警惕。
作者:庄君灿 黄奇花 吴木富 谭春兴 林树敬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