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范文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易患因素。方法:将1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分别为尿蛋白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进行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多指标的比较。结果:临床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清胱抑素(CysC)、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尿蛋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排除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UAER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ysC、HbA1c、SBP被纳入回归方程,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压高尤其是SBP增高、血糖控制差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中常见的微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脏病变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重要原因。目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美国和欧洲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单一病因,据统计高达44.5%,在我国约占25%,故糖尿病肾病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收集了部分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糖尿病肾病的易患因素,为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提供思路。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0例,其中尿蛋白正常组(UAER<20μg/min)60例,微量蛋白尿组(20μg/min≤UAER<200μg/min)5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50例,T2DM的诊断依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收集的病例均需排除慢性肾炎、发热等原因所致的尿蛋白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空腹12h后次晨肘静脉抽血,查生化全项检查,包括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胱抑素(CysC)、血肌酐(Cr)、尿素氮(BUN)、晨起测量血压、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2(kg/m2)。留取24h尿,统计总尿量,混匀尿液后抽取10ml送检查UAER。在电子表格excel中根据中国改良简化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具体方法:eGFR=175×(血肌酐)-1.234×(年龄)-0.179(×0.79女)。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三组性别比较采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其中UAER为非正态分布,经自然对数转换成正态分布,取其自然对数进行统计,在数值表达式中还原为原值,对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间生化指标的比较三组间UA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病程、HbA1c、BUN、Cr、CysC、UAER、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BMI、TG、TC、HDL-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糖尿病肾病(DN)的单因素相关分析以UAER为因变量,对DN的其他临床指标做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bA1c、SBP、BUN、Cr、CysC、eGFR与UAER呈正相关。

2.3早期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Linearre-gression多因素分析为排除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UAER为因变量,病程、HbA1c、BUN、Cr、Cy-sC、SBP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step-wise法),结果CysC、HbA1c、SBP为DN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肾衰竭的重要原因,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及早预防和诊治成为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所在。故需要寻找糖尿病肾病的易患因素并加以预防。本研究通过对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多个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其危险因素,进行糖尿病肾病的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与HbA1c、BUN、Cr、CysC、eGFR、糖尿病病程均有相关性,因上述各危险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为排除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进一步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差(HbA1c)、高血压(尤其收缩压)、CysC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3.1HbA1c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的测定可反映患者取血前2~3个月的血糖总水平,HbA1c的增高可提示患者平时血糖控制差,高血糖从多层面损伤肾脏。具体如下:长期高血糖产生的高渗透作用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引起肾小球肥大损伤;高血糖可激活白介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栓素等细胞因子,进而增加细胞外基质,促进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1];另外长期高血糖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高血糖引起的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系膜细胞上的相应受体(RAGE)结合,诱导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诱发氧化应激损伤;同样AGEs与RAGE结合,可诱导产生细胞因子,既可促进白细胞聚集,引起炎症反应,加速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2],又可促进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产生,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如肾小球内高压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加速肾小球硬化;同时高血糖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产生大量血管紧张素Ⅱ而损伤内皮细胞。此外,肾小球足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内皮细胞损伤[3]。高血糖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诱导大量氧反应产物(ROS)增多,从多个角度损伤肾脏[4]:(1)DNA:可引起DNA突变、凋亡等;(2)蛋白质:氧化应激可攻击蛋白质,出现氨基酸残基的修饰、交联、肽链断裂等,改变了蛋白质的功能;(3)膜脂质:氧化应激导致膜脂质过氧化,引起细胞的多种损伤(膜结构的破坏、核酸的损伤等)[5-6];(4)氧化应激可诱导肾小球足细胞的凋亡[7],故HbA1c为糖尿病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3.2SBP与糖尿病肾病相关肾小球高血流动力学包括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等三高状态,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的始动环节和主要因素,导致肾小球纤维化,引起肾小球硬化、萎缩。从病理角度而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管壁增厚、壁腔比值增加、管腔内径缩小,引起肾动脉硬化,肾血流量减少,发生肾小球缺血性损害[8]。因为,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的结构基础,Wang等发现,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足细胞数量及其相关分子基因表达减少,足细胞丧失可直接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丧失[9]。

3.3血清CysC与糖尿病肾病有关CysC是由CST3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由体内有核细胞恒定产生,能自由通过肾小球,且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分泌亦不重吸收,故可以准确判断肾小球滤过情况[10]。此外,国内学者付鱼将其应用于肾功能早期损伤的检测中,提示其还可有效反映肾脏损伤程度[11]。本研究中对三组受检者进行CysC检测,结果显示,临床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与UAER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有显著相关,以UAER为因变量,行线性回归分析,CysC为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魏燕等[12]报道一致,说明血清CysC检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重要标志物。

参考文献

[1]宁光,王卫庆,王佑民,等.内分泌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44-353.

[2]廉永昕,张嘉莉,李兢.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6):515-516.

[3]赵鹏鸣,王俭勤,梁耀军.内皮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2):169-172.

[6]林海燕,叶山东.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21):3949-3952.

[7]冯涛,王彩丽.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1):插6-插7.[8]钟方明,高艳香,郑金刚.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12(6):364-366.

作者:王慧卿1王桂英1李银玉1张继敏1黄正丽1尉杰忠21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山西大同大学脑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