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鼠镇静催眠的实验研究范文

小鼠镇静催眠的实验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鼠镇静催眠的实验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鼠镇静催眠的实验研究

《陕西中医杂志》2015年第五期

1实验方法

1.1实验分组与给药:实验动物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3个给药组灌胃给予延龄草溶液(低剂量13.4g/kg、中剂量20g/kg和高剂量30g/kg)、阳性对照组给予地西泮分散液(剂量为70mg/kg)和中药对照组给予酸枣仁溶液(剂量为20g/kg)、阴性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

1.2直接睡眠实验:各组动物分组和给药处理方法同“1.4.1”项,连续灌胃7d,观察各组小鼠的睡眠发生率、镇静率。以小鼠发生静卧15s或以上时间的现象来判断药物有镇静效果,以翻正反射消失(即将小鼠置于背卧位时,1min内不能翻正)为判断指标,表示小鼠进入睡眠状态。实验应在安静、通风、室温的环境下进行[7]。镇静率=静卧小鼠数/实验动物数×100%;入睡率=入睡小鼠数/实验动物数×100%。

1.3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实验前首先要筛选出各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无显著性差异,即选择5min内自主活动数在120次以上的正常小鼠,并将符合条件的小鼠随机分配到各实验组,各组动物分组与给药处理同“

1.1”项,末次灌胃给药50min后,将小鼠依次放入记录仪中,适应环境5min后,记录5min内的自主活动次数。实验在安静、通风的环境中进行[7-8]。

1.4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镇静作用实验:实验动物分组和给药处理方法同“1.4.1”项,连续灌胃7d,最后一次灌胃50min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剂量为30mg/kg的戊巴比妥钠(经预实验测得的,90%~100%的小鼠发生翻正反射不消失的最大剂量),记录小鼠30min内镇静率、入睡百分率,判断方法同1.4.2。同时记录入睡动物的睡眠时间(以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这段时间为动物睡眠时间)。实验在安静、通风、室温环境下进行[7-8]。

1.5与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作用实验:实验动物分组和给药处理方法同“1.4.1”项,连续灌胃7d,最后一次灌胃50min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剂量为40mg/kg的戊巴比妥钠(经预实验测得的,100%的小鼠发生翻正反射消失的最小剂量),判断方法同1.4.4,记录动物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实验在安静、通风、室温环境下进行[7-8]。

1.6统计学方法:对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组内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均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对睡眠延长率、入睡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实验结果

2.1直接睡眠实验结果直接睡眠实验结果见表1,表明延龄草给药组与阳性对照组均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无睡眠现象发生,入睡率均为0,各组间无明显差异。

2.2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延龄草各给药组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剂量与中剂量给药组可显著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P<0.05),高剂量药物组可极显著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P<0.01),镇静催眠效果与酸枣仁组相当。

2.3延龄草提取液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镇静作用的实验结果由表3可见,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给药组、中药酸枣仁组、阳性对照地西泮组均显著增加小鼠的入睡百分率,显著缩短小鼠的睡眠潜伏期,且均能显著延长睡眠时间,说明各组受试药物有协同戊巴比妥钠镇静作用。与阳性对照地西泮相比,低剂量组的药效弱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剂量给药组、中药酸枣仁组与地西泮组药效相近。

2.4延龄草提取液与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作用的实验结果由表4可见,各给药组、中药酸枣仁组、阳性对照地西泮组对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表现出协同作用,可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小鼠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

3讨论

睡眠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能使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环节,睡眠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临床上多采用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长期服用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如焦虑、幻觉、恐惧、妄想及惊厥等。中医学认为引起失眠主要有情志失常、过劳过逸、饮食不节及病后体虚等病因。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疗失眠症,如应用天麻、酸枣仁、知母等单味或复方,具有镇静、催眠、抗眩晕、脑保护等作用[9],同时中药可减少镇静催眠药副作用及成瘾性。陕西产延龄草是“太白七药”之一,又名芋儿七、狮儿七。本实验通过不同剂量延龄草提取液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测定实验、对阈下剂量及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作用的协同效果实验与研究,发现延龄草提取液有抑制小鼠自主活动的能力,对戊巴比妥钠的镇静催眠作用有协同功效,表现出明显的镇静睡眠药理作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对其镇静催眠作用与脑保护方面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探讨其物效关系,同时促进对该药材的开发利用。

作者:孙艳平汪兴军张彥单位:西安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