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治疗观察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陕西中医杂志》2015年第五期
一、排除标准
①膝关节近期有外伤史、和/或近1周来有穿刺、针灸等治疗者;②膝关节骨病(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剥脱性骨性、结核、肿瘤等);③有严重消化性溃疡者;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等内科疾患者;⑤对已知药物过敏,和/或不能耐受口服中药者及长期服用其他药物可能对效果产生影响者;⑥中途失访患者。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方以阳和汤加减:熟地黄15g,肉桂、麻黄各10g,炮姜6g,白芥子15g,鹿角胶10g(烊化),鸡血藤20g,木瓜、汉防已各10g,甘草5g,1dl剂,取水450mL,武火烧开后,文火煎至200mL,分早晚空腹温服。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加减:寒甚者加制川乌(先煎)3g,桂枝10g;关节肿胀明显者加泽兰12g,海桐皮15g;关节僵直,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15g,土茯苓10g;加水煎至400mL。1d2次,每次200mL,分早晚温服,2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中药塌渍治疗方用我院骨科外洗方(艾叶、桑枝、桂枝、花椒、苦参、牛膝等),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打粉后装入药袋,使用中药磁疗机(山东宏盛医疗科技公司生产,型号:SH-2000B型),患处1d2次,每次30min。加强疾病预防教育,饮食禁忌,控制体重和合理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以加强股四头肌为主,通过合理的锻炼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3]。不适合进行爬山、太极拳、广场舞等增加关节负担的锻炼。
二、疗效标准
结合临床情况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相关疗效标准;痊愈: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满意、肿疼症状基本消失。显效:膝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正常、肿疼明显减轻。有效:膝关节活动功能部分恢复、肿疼减轻。无效:较治疗前相比膝关节肿疼症状及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以AKS评分表为依据.以AKS中膝评分中的疼痛、行走、上下楼能力为观察指标。统计学方法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用配对t检验(珚x±s),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治疗后,疗效评定为痊愈8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比较P<0.01,行走、上下楼梯治疗前、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阳和汤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效果显著,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且疼痛缓解更为显著。
三、讨论
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属于祖国医学“膝痹、骨痹”的范围。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证候、预后等方而均有较全面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对本病认识的基础。笔者认为本病病机为肝肾亏虚为本,寒痰,瘀血互结,痹阻经脉为标,本虚标实之症,“阳微阴弦”之病机也符合中医关于痹症的认识:本症之痛在于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寒痰淤血粘滞,故见关节重着、屈伸不利,与天气变化有关;得热则减,遇寒加重。阳和汤出自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具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为治疗外科一切阴疽证的著名方剂[4],主治鹤膝风、跗骨疽及一切阴疽,方中重用甘温熟地黄,配伍鹿角胶,共为君药,意在补血滋阴,填精补髓,温壮元阳,强筋壮骨,肉桂温肾化气,通利血脉为臣药;佐以炮姜暖脾阳而温煦肌肉;麻黄宣通上焦肺卫使阳气畅达孔窍,且助肉桂温经而散寒。麻黄开其腠理,肉桂、炮姜解其寒凝。寒凝解,则气血行,痹痛止。鸡血藤祛瘀活血,白芥子擅祛皮里膜外无形之痰,汉防已利水肿、止痹痛,木瓜能祛风湿,舒筋络;再加调和诸药之甘草。共奏温阳散寒、祛痰通络、宣痹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作用,可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的氧供,抑制缺氧刺激的VEGF上调,可延缓关节炎的发展,即血管形成和骨质破坏。同时本方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抑制或修复骨质破坏,调节免疫力和预防复发的作用。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理特点多表现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关节软骨下硬化和/或囊性变,骨质增生、滑(上接第553页)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孪缩、肌肉萎缩无力、骨萎缩等变化。对于本病西医治疗多消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封闭和手术等,但疗效不确定,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大部分患者对手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后期关节变形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目前在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大背景下,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阳和汤在本次临床观察中临床疗效满意,并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上效果显著,本方对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尤其是静息痛效果显著,本次观察中患者体重超标者偏多,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方法值得推广,按中医理论中“异病同治”亦可应用于辩证为阳虚寒凝的其它骨科疾病。
作者:王小刚张自强祁文兵白明华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