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佐剂性膝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范文

佐剂性膝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佐剂性膝关节炎的实验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佐剂性膝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世界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一期

1材料和方法

1.1足肿胀度的测定3组动物均于实验当天测量右足趾关节以下部位的容积,连续3次,取平均值为右足容积,计算各组动物足肿胀度。前后容积之差值为肿胀程度,计算足肿百公率:足肿胀度(%)=(造模后容积-造模前容积)/造模前容积×100%,记录各组动物消肿时间。

1.2IL1β及HA检测方法参照文献采用酶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标记所收集关节液中的IL1β计算IL1β含量[5]。用透明质酸放免试剂盒进行序列加样,按试剂盒说明严格操作,加样完毕,离心后取沉渣,放射免疫γ射线计数分析关节液标本HA含量。

1.3动物存活情况观察观察动物是否存活,有无动物死亡,动物的一般情况(包括自洁情况、摄食、饮水量等)。

1.4数据统计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表示,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组间差异采用Dunnet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2结果

2.1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术后14d,对照组大鼠体毛有光泽,反应敏捷,饮食正常,无死亡。模型组大鼠体毛无光泽、竖毛、反应迟钝、蜷缩少动、大鼠体重减轻明显,死亡1例。治疗组在第2周后显著改善以上症状,但与对照组大鼠比较稍差,35%鼠体毛无光泽,反应一般,饮食正常,无死亡。

2.2治疗前后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β亚型(IL1β)、透明质酸(HA)含量治疗组IL1B含量在治疗2周后开始降低,与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透明质酸(HA)含量在治疗2周后开始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痹外敷散能有效降低白细胞介素1β亚型(IL1β),升高透明质酸(HA)的作用。

2.3治疗前后各组动物足肿胀度(%)对比情况治疗组在通痹外敷散治疗后1周开始消肿,3周后已接近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痹外敷散治疗效果显著。

3讨论

膝关节炎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软骨的破坏与变性,以及继发的滑膜与滑液炎症性改变,是软骨分解与合成代谢失衡的结果。中医学认为,膝关节受损后,局部气滞血瘀,湿浊痹阻于膝关节,治则当利湿除痹、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8-10]。方中生草乌、生川乌散寒祛湿,祛风止痹;没药、乳香为骨伤科要药,乳香调气活血,没药活血祛瘀,但乳香偏于行气、伸筋,而没药善于散血化瘀,两者合用能增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樟脑、山柰、胡椒、松香辛香走窜、行气止痛;三棱、三七散瘀止血;马钱子、洋金花通络散结、消肿定痛;大黄攻积导滞、通经行瘀;诸药合用共起通痹止痛、散瘀消肿、化湿行气之功效。通过药物外敷,在局部保持一定的浓度,能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而达“通则不痛”的功效,并且药物置于体表患部,药力直达病所,起效迅速,痛苦较少,不良反应降低,安全可靠。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痹外敷散治疗膝关节炎能有效降低白细胞介素1β亚型(IL1β),升高透明质酸(HA)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ILlβ产生,减轻关节软骨和滑膜的炎性反应,减轻软骨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基质的降解,减轻骨的吸收以及关节软骨周围骨赘的形成,从而减轻关节疼痛的临床症状以及关节软骨的破坏,改善关节功能。正常的关节滑液中仅含有微量的IL1β,但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则异常增高。IL1β作为重要的炎性递质具有细胞破坏能力,其在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A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二糖单位有规律重复构成的大分子链状多糖,化学本质为糖胺多糖,广泛分布于人及动物的结缔组织、眼玻璃体、软骨和滑液中,是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HA可减少OA关节内炎性递质的扩散,减少滑膜的通透性及关节内渗液。

我们认为滑液中HA含量升高是由于中药进入机体吸收以后,促使滑膜内衬B型滑膜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产生分泌HA,从而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延缓软骨退变的作用。这是一种“内源性”HA,相对于外源性的HA关节腔内注射,其作用时间更为长久。中医学认为该病属“骨痹”范畴,人至中老年或大病后,精气亏耗,腠理疏松,骨节失密,风寒湿邪入侵而致气滞血瘀寒凝,经络不通,精血不能荣筋主骨,痹阻骨节筋脉而发为骨痹,中药外敷可祛风除湿散寒[14],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清除关节内炎性因子,改善关节腔内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邹佩霞李莉刘兴林陈德森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