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预备后对牙的影响范文

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预备后对牙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预备后对牙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预备后对牙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体预备后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正畸而拟行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12例,共计40颗牙齿,根据牙体制备深度随机分为三组:A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1.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2.0mm;B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2.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3.0mm;C组10颗牙齿,不制备牙体,作为对照。术后直接测定三组牙齿剩余牙本质厚度,并于术后1、3、6周观察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情况。结果C组患者剩余牙本质厚度均>2.5mm。A组剩余牙本质厚度在2.0~2.5mm的牙齿颗数多于B组,而剩余牙本质厚度<2.0mm的牙齿颗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牙齿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颗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备深度越小,剩余牙本质厚度越大,所带来的牙髓组织炎性反应越低。

【关键词】全冠牙体预备;牙髓;牙本质;炎性反应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体凭借其良好的外形、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被普遍应用于临床。为创造瓷、底层冠需要的空间,需对很多牙体组织予以磨除,使得牙本质小管大量暴露。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以及毒害物质的影响下,牙髓也将受到侵袭和损坏[1]。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制备深度全冠牙体预备后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炎性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口腔科行正畸而拟行拔除第一前磨牙的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8~23岁,共计观察40颗牙齿。第一前磨牙均有良好的结构,未见龋坏、磨耗等缺损,没有扭转亦或是颊舌向倾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2.方法

(1)分组:根据制备深度随机将40颗牙齿分成三组。A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1.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2.0mm,接近远中邻面需将倒凹予以去除,并磨除0.5mm,肩台宽度同样为1.0mm。B组:15颗牙齿,颊面和颚面的制备深度均以2.0mm为准,牙合面设置为3.0mm,接近远中邻面需将倒凹予以去除,并磨除1.0mm,肩台宽度同样为1.5mm。C组:10颗牙齿,不制备牙体,作为对照。(2)方法:参照文献[2]提及的方法进行操作,于局部麻醉状态下制备牙体,把树脂粘固于暂时冠基牙(已预备),材料可选择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冠边缘、牙颈部之间必须充分贴合。于操作结束后1、3、6周将第一前磨牙拔出。(3)标本制备:于局部麻醉状态下将第一前磨牙拔除,使用高速涡轮机对根尖1/3予以切除;将其放在最新配置的4%多聚甲醛中,室温状态下进行固定,时间为24~48h。使用乙二胺四乙酸脱钙,经乙醇脱水,二甲苯均保持透明,使用石蜡进行包埋,制备5μm然后持续进行切片;苏木素染色,使用中性树胶进行封片。(4)观察及评价标准:根据参考文献[3]给出的评价标准,于OLYPUS-BH2型显微镜下对三组患者牙髓发生的病理性变化进行观察。借助目镜测微器,直接测定剩余牙本质厚度,分为<2.0mm、2.0~2.5mm以及>2.5mm。于400倍数下使用物镜测微尺,各牙齿均挑选切片15张,从各个角度测定切片,将所有数据相加求得均数;将每一张切片相应的均数加起来得出均值,相当于剩余牙本质具体的厚度。所有标本在术后1、3、6周送至病理科进行检验,记录不同时间段各组牙髓炎性反应发生情况。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各组剩余牙本质厚度的测量结果C组患者剩余牙本质厚度均>2.5mm;A组剩余牙本质厚度在2.0~2.5mm的牙齿颗数多于B组,而剩余牙本质厚度<2.0mm的牙齿颗数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剩余牙本质厚度与术后不同时间段牙髓组织炎性反应的关系术后1、3、6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牙齿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颗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讨论

临床在预备全冠修复牙体时,为给修复体留出足够的间隙,往往需对所有釉质及少量牙本质予以磨除[4]。此时,牙冠部很多的牙本质小管均将全面开放,机械、化学以及物理等刺激使细菌可能蔓延至髓腔,牙髓发生不同程度的应激性反应。牙髓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存在一定的关联[5]。本研究纳入的牙样本均为20~30岁青年群体,他们的牙髓血管相对比较丰富,纤维偏少,基本不会出现退行性变,可体现出牙体预备对患者牙髓带来的影响。全冠备牙结束后,成牙本质细胞可能发生水肿。王藜篥等[6]报道,这是因为牙体预备操作直接穿透了成牙本质细胞膜,扰乱了其原本的平衡。有关成牙本质细胞核在前期牙本质小管中被大量埋入,并没有阐述其相关的机理。学者们对此给出了个人的观点和看法:(1)牙体预备时,热量大量聚集引起;髓腔中的压力显著下降,成牙本质细胞核逐渐被小管所吸纳;部分牙髓组织已开始充血、水肿,同时外渗炎性,而髓腔压力显著上升,成牙本质细胞只能被迫进入管内[7-8];(2)牙体预备过程中,牙质发生脱水;(3)牙体预备所涉及的其他因素引起。本研究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可。于喷水雾冷却的条件下,使用普通金瓷全冠牙体进行预备,牙髓的病理变化大多停留于成牙本质细胞层[9]。严重时,可能会伤及深部组织。临床上,制备牙体时需尽可能避免直接刺激牙髓,预防医源性创伤[10]。本研究术后6周便能够看到修复性牙本质初步产生。牙髓修复很大程度上是由损伤类型来决定的。有学者提出,修复性牙本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成功存活下来的原代成牙本质细胞数量大幅增加,基质相互合成、分泌产生的一种牙本质[11]。同时,有些学者也表示,原代成牙内部的本质细胞已经基本死亡,牙髓中部分细胞开始分化、移动,然后对已经死亡的那些成牙本质细胞进行合成,最终分泌某种牙本质[12]。上述观点,最大的不同便是细胞。赵继志[5]研究发现,约第5周患者的牙髓便会发生修复反应,修复性牙本质之所以会形成,与牙髓本身的防御机制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3、6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牙齿出现牙髓组织炎性反应颗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剩余牙本质厚度下降,牙髓组织对生物、机械刺激带来的损伤比较敏感。孙国能[13]研究显示,当剩余牙本质厚度超过1.0mm,很少会发生重度的牙髓反应。但剩余牙本质变厚,牙髓的炎性水平会有所下调。剩余牙本质厚度对牙本质自身的通透性有很大影响。剩余牙本质厚度与牙本质小管长度呈正相关,与牙本质自身的通透性呈负相关。牙髓本身的炎性反应也可理解为抗原特异性相关的免疫反应。牙本质具体的通透性对有效抗原数量及其反应程度起决定性作用。剩余牙本质厚度同时还可对牙髓中的血流量起到一定的影响,血流量下降水平可通过牙本质厚度予以决定[14],由此诱发的血管收缩作用,推测与交感神经抑制存在关联。本研究选择自凝树脂暂时冠,同时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自凝树脂内部的单体、催化剂可以直接刺激牙髓,且形成热量对牙髓非常不利。因此,活髓牙不建议选择制作自凝树脂暂时冠。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作为常见的生物封闭剂,能够减少自凝树脂带来的刺激性,避免直接接触牙本质小管;同时,它还能避免微漏,某种程度上可以安抚牙髓,加速形成修复性牙本质,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可见,全冠牙体预备后选择氧化锌丁香油粘固自凝树脂暂时冠进行修复,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综上所述,制备深度越小,剩余牙本质厚度越大,所带来的牙髓组织炎性反应越低。

参考文献

[1]薛志红.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8,5(16):34.

[2]王根军,罗庆华.探讨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牙体桩核冠修复后抗折特性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8,5(2):40-41.

[3]马学娟,陈旭.牙源性干细胞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10):635-638.

[4]连雪兰.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146-147.

[5]赵继志.全冠修复失败原因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16):151-152.

[6]王藜篥,杨梅,王国辉.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2952-2953.

[7]郭嘉文.树脂牙本质粘接形成的动力学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6.

[8]于莉.TNF-α对鼠SCAP生成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6.

[9]于莉,李淑慧,周春梅,等.根尖乳头干细胞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32(1):26-30.

[10]张艽,李纲.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8):112-114.

[11]陈晓峰,熊莉,段义峰.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2):109-110.

[12]周明,林松杉,王峰,等.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老年人活髓隐裂牙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8(6):344-346,350.

[13]孙国能.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临床处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4):283-284.

[14]杜晋文.烤瓷全冠修复后基牙冠折28例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38(5):440-441.

作者:柯云艳 张立港 应丽珍 张彬 陈学鹏 单位:绍兴市中医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