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河北省现阶段采用的养老模式为“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与此同时,在“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下,社会资源也未能得到合理有效配置。由此,“医养结合”模式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一模式为未来建立起全面覆盖、健康优质、高效连续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具体思路。但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河北省“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受到管理机制、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制约,面临着医养衔接不足、服务主体积极性不高等困境,需要政府、相关机构以及社会采取措施加以推动。
关键词:医养结合;民生;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人均寿命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在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下,养老医疗体系面对现阶段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以及不容乐观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这是我国政府及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河北省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处于全国的第6位,老年人口占比较大,养老问题更加严峻,且河北省为农业大省,农村地区医疗水平较差,使得老年人群寻求医疗救治时矛盾更加突出,这是目前河北省健康养老问题的现状。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老年人群的养老和医疗是由两个独立的部门进行管辖,这就造成无法在一个部门进行看病和养老,无法将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无法协调配合,老年人实际所需的养老需求无法实现。出于这种原因,养老服务方式需要创新,需要将医疗以及养老模式协调统一发展,对目前拥有的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合理的配置,这将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在各省市落地生根,河北省预计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定会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逐步完善。但就现阶段发展状况来看,仍然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涵“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顺应我国社会老龄化现状与老年人口的医疗养老需要而产生的。其出发点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对医疗以及养老资源进行积极调动,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新的养老方式和过去的养老方式有很多的不同,过去的养老方式主要解决的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组成部分有五项,分别是管理机制、服务主体、服务客体、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1]。管理体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医养结合也需要制度保障,这里指的是政策以及管理制度,包括管理的方式、管理的部门、扶持政策等。提供服务的一方是服务的主体,主要涵盖老年公寓、各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护理院等。服务客体主要为四种人,包括不能独立生活的、身体不健康的、身体基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但是,主要扶持的对象是不能独立生活的老年人、绝症晚期的老年人、慢性病的老年人、容易生病的老年人等。服务内容,指的是“医养结合”的服务类型。服务模式比较特别,一般的服务形式主要是精神关怀、照顾日常的生活以及引导社会全员参与,而且还包含另外的医疗护理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是预防、护理、康复等。
(二)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1.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截止到2015年,我国总人口的16.15%超过60岁,总计人数为2.22亿,按照这种发展趋势,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会在2.5亿人以上,届时总人口的17.17%为老年人,到2025年,预计有3亿人的年龄会超过60岁,中国会发展成超老年型国家。2.传统的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受计划生育的影响,我国的家庭逐渐变为小型化、构成简单化。目前更多的成年子女选择自己居住,难以对老人进行照顾,由于工作需要,由于对孩子的教育,子女对老人的看顾随之减少。对于残障老年人、容易生病的老年人更是无法提供细致的医疗和护理康复保障,多数家庭很难满足养老的需要。现阶段家庭照顾功能正在逐步弱化,这一问题的凸显,必然要求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加速发展。3.养老机构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护需求当前社会的养老机构仅仅可以实现老年人生活照顾服务,未涉及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等。而目前对养老服务有需要的主要是痴呆的老年人以及瘫痪的老年人,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养老机构在接收老年人方面具有选择性,机构比较愿意接收能够自己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对于不能够行动以及失智的老年人则不愿意接收。4.大型医院难以提供细致的养老服务大型医院主要致力于急性病症的治疗,很难细致照顾慢性病、残障以及疾病恢复期的老年人。老年人为了将自己的复发风险降到最低,本应出院修养,但频繁“押床”,使得本来稀缺的医疗资源更加稀缺,让很多有需求的老年人错过治疗的时机[2]。医院的医疗资源不能完全发挥,医疗功能也难以满足老年人所需。在如今的医疗与养老的机制下,要实现老年人的护理、治疗、康复三者的有效统一,增加“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是迫切的现实需求。
(三)河北省“医养结合”模式探索2015年,国家《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河北省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见成效。1.医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的首次实践河北省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新方式最先开始实践的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中医院,开始时间为2012年,资金主要来源是二甲中医院。该院不仅有护理资源而且还有相关的其他资源,总计花费1500万元,建立的托老大楼总计有5层,目的是为老人开展医疗救治,包含康复护理以及养老养护,特点是专业化及全面性,让老人能够有地方医疗、有地方养老、有地方享受快乐。对此,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曲周中医院“医养结合”模式作出重要批示:医疗托老如何双赢确需研究。五年多来,曲周县中医院在医养结合发展中,对老年人医养结合的链条化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让老人可以享受到稳定期护理、健康期管理、疾病期间治疗、临终期间关怀。2.河北省首家医养结合养老院的探索刘贵芳医养结合爱心敬老院是邯郸市第一家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疗养院,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镇,刘贵芳爱心敬老院也是河北省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养老院,它的建设具有标志性意义。刘贵芳是一名医生,一直在邯郸市广平县后南堡村行医,工作经验30余年,村里面有72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都是她来看顾,很多人都非常敬佩她无私忘我的精神。刘贵芳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和“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并于2013年1月,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的接见。在此之后,刘贵芳就开始计划对养老院进行建设,通过不同阶层的投入,总计有300万元资金到账。另外,当地民政及卫生部门都给予积极的响应,最终新型医养结合养老院建立起来,其建筑面积总计是2100平方米,床位数量达到150张,正式开始接待老年人是在2014年7月。该养老院主要以公益性质为主,前提是能够保证正常运行,主要为乡村孤寡老人、特困老人、五保户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满足条件的人员可以免费入住。2015年10月,刘贵芳对自己建立医养结合敬老院的情况进行汇报,同年11月,总理回复,对创办的医养结合养老院充分肯定,并要求各级政府大力扶持。3.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政策推进2016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卫计委等部门制定的《河北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此后,2017年河北省完善签约服务机制,签约的一方是养老机构,另一方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医等服务,这样,将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融合在一起。另外,很多老年人在家行动不便,需要基层医疗机构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使65岁以上老年人拥有70%的健康管理率。预计到2020年,全部的养老机构将配置医疗卫生服务,老年人在里面可以满足健康养老需要。
二、河北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就现阶段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而言,针对老年群体方面正在不断地提档升级,具体表现在:第一,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正在不断提升;第二,就医环境正得到显著改善;第三,医养结合工作已经大为改观。不过,在“医养结合”的“结合”层面,河北省还有很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3]。
(一)政策保障乏力,管理机制不健全医养结合服务是应老年人健康养护需求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河北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主要的依据是政策文件及部门规章,为发展这一新兴模式,河北省已经出台诸多相关政策。但是,各项制度还没有彻底落实,各县市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并且相关资质和市场准入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举例来说,相关的医保及养老政策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而没有足够的医疗护理保障,一些护理项目并不能纳入医保支付,很多社区卫生机构能力有限,或者需要付费才能够进行上门服务以及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现阶段的制度不完善、财务分割不明确等原因,使“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面临着重重挑战。就各个部门而言,尽管职能分工较为清晰,但职能交叉也带来了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浪费现象,这需要民政、老龄办、医疗卫生机构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够做到相互制约、相互保障,这种局面也使得各部门对政府扶持政策的调整有很大的依赖性。
(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服务能力欠缺引进专业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这些人才要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要具有专业素养,对老年人护理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还要了解一些常规的医疗知识。现阶段,医疗服务的专业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能够满足医养结合方式服务的专业人才更是严重匮乏。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阶段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很多专业人才认为发展前景不乐观,不愿意参与其中;第二,工资较低,有能力的专业人才不愿意从事低薪工作;第三,缺乏人才培养机制,现阶段职业教育养老相关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毕业生缺乏,院校不能为社会大量提供专业人才[4];第四,从传统文化角度,人们普遍认为,服务老人的行业是低端行业,不愿意加入,当有其他职业可以选择的时候,则会放弃这个职业。
(三)社会资金参与度低,服务主体积极性不高社会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医养结合”领域,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制约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迅速发展。社会资金参与度低的原因,一是投入成本过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行需要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占用资金的时间较长;二是需要较高的成本来维护机构的运转,人力成本占运营成本的一半以上;三是投资利润低,甚至还可能亏损。这就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资金匮乏。在此情况下,服务主体积极性很难提高。
(四)医养衔接程度不高,机构融合不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河北省的开展尚处于“养”是“养”、“医”是“医”的初级阶段。在国家现行体制下,医疗服务方面的业务和养老服务方面的业务,分别由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管辖,而养老金的支取和医疗费的报销等,实际上归口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多部门交叉管理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方式,会导致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冲突,很容易产生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模糊的问题,相互推诿现象也难以避免。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公立医疗机构,都是财政供养人员,他们对现状的维持有着更大的倾向性。
三、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诸多矛盾存在的情况下,只有将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才可能做到高效持续、全面覆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监督和规范管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有效统筹合作,才是处理好医疗卫生以及养老服务的关键,目前,健康养老服务要实现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必须由各部门进行规范配合。主要措施的制定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及自身的职能来制定,医养结合模式主要涉及到的部门有卫生计生、民政、发展改革部门,这些部门需要在管理及制度制定上给予支持,入住医养结合机构及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则需要老龄工作部门负责。另外,资源方面主要涉及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城乡规划部门等,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实现医疗、养老资源效益的提高。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效优质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制定的相关行业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医养结合机构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有效促进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对市场准入以及退出机制进行明确指导,积极监督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安全卫生以及服务水平。为了防止各个部门出现推诿的现象,要对各个部门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职责制定明确的分管制度,打破“医养分离”的壁垒和格局,使得管理更加高效快捷,要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顺利推进开设“绿色通道”。政府应该在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引导、规范、监督、鼓励,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要让市场来对各个机构进行筛选[5]。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医养结合”职业教育为了能够拥有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需要在各大院校开设相关专业,随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人才将会面临非常大的缺口。现阶段最为急迫的是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人才,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人才保障。另外,院校相关专业要开设实训课程,将教学和实践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应发挥院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培训能力,为社会提供短期职业培训,可以让学员快速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三)保障基本医养服务需求,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够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各个层面的推动,这里涵盖各个行业的资金投入,另外需要借助政府、企业以及其他非盈利组织的力量。目前正对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该模式下的“医养结合”可行性方案研讨,在此之前,医养合作行业没有这种例子值得参考,但有很多高风险、低收益的公益项目和医养结合模式具有诸多相同特征,而且有类似的财务状况,其运用PPP模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鉴于此,PPP模式未来是一个值得一试的融资方式,通过PPP模式得到资金,从而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是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家已经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医养结合服务中来,金融以及金融产品也要为医养结合领域提供优质服务,这种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机构通过市场的方式运作来支撑和运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四)鼓励一级以下卫生机构发展,优化服务质量通过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1月-10月的数据可以看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的统计结果分别为98.8%、85.8%、61.6%、56.5%和51.4%。二级以上医院很难满足养老服务,主要原因是没有空余病床,与之相反的是一级以下的医院,空床比较多,能够实现养老医疗服务。基于上述原因,应积极地对当前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积极对一级以下的医院进行引导,使之进入医养结合行业,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工作全面发展。[6]
四、结论
从长远来看,医养结合这种养老的方式适合可持续发展,医疗产业和养老产业联系在一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医疗以及养老资源结合在一起使得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需求得到满足。它主要的优势,一方面是能够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可以同时推动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能力的提升,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另一方面,老年人不一定需要进入综合性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里面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应起到统筹规划的作用,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另外,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对医疗以及养老资源的配置进行深度优化,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更好更快发展,建立起新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梦婕,李雅嘉,李强翔,等.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精细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5):3804-3807.
[2]张洪美,李秀艳.医养结合模式下失能老人照护需求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1):144-145.
[3]龚晓红.新时期“医养结合”发展问题探究[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8,(07):47-49.
[4]李仕云,梁栋,李丽芬,等.论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2):20-25+59.
[5]宋澜,王超.从覆盖到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三步走战略[J].求实,2016,(09):62-69.
[6]睢党臣,彭庆超.“白发浪潮”下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6,(04):134-141
作者:杨蕙宁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