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栉首蚤属寄生虫感染及诊控方案范文

栉首蚤属寄生虫感染及诊控方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栉首蚤属寄生虫感染及诊控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栉首蚤属寄生虫感染及诊控方案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8年第1期

1病原体

栉首蚤常见种是猫栉首蚤,罕见种是犬栉首蚤。蚤是多种家养与野生哺乳动物的寄生虫,宿主包括猫、犬、牛和人。栉首蚤同时具有颊栉和前胸背栉,易与角头蚤属、客蚤属、蚤属相区别,它们均无颊栉和前胸背栉;而某些啮齿类动物的蚤只有前胸背栉。兔子的一种蚤与栉首蚤相似,也有颊栉和前胸背栉,但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别:如果颊齿基线与头部的长轴平行,则为栉首蚤属;如果二者成一定角度,则为蚤属。栉首蚤将卵产于宿主体上,尤其是被毛厚、卫生差的犬多见。虫卵长0.5mm,呈白色能反光,通常停留于宿主体上孵化。因此,在犬、猫体上除能发现栉首蚤成蚤外,还可见到其卵和幼虫。

2生活史蚤的发育史

复杂,包括卵、一期幼虫、二期幼虫、三期幼虫、蛹和成蚤几个阶段。成蚤很少离开宿主,除非寄生密度达到200只左右时,少数蚤才离开宿主,特别是当其接触一些寄生数量少的宿主时,个别蚤会偶然离开原宿主而到达新宿主体上。原来对栉首蚤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即蚤可不断地跳跃,并以这种方式寻找新宿主。事实上,犬、猫所感染的栉首蚤大多是直接由蛹孵化而来的,在实际控制中应予以注意。犬、猫身上的每只蚤都会有大量虫卵、幼虫、蛹和新蜕变的成蚤存在,尤其是在宿主经常栖息的地方更多。宿主在某一地方停留的时间越长,该处的虫卵和粪便就越多,蚤粪是三期幼虫的主要食物。猫栉首蚤适合在13~32℃,50%~92%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发育,整个过程需要14~140d不等。超过35℃,幼虫和蛹会很快死亡。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饥饿的成虫可存活几周时间,但在相对湿度低的冰冻条件下可能不会存活多久。饥饿的成蚤可存活2个月左右以等待宿主的来临。当人外出几周后回家时可能遭遇成群饥饿的栉首蚤围攻。虽然它们喜欢吸犬的血,但在没有犬的时候,也很喜欢吸食人血。据报道,国外有人在其旅行回家后直接去犬舍将爱犬带入屋子走一圈,饥饿的栉首蚤就会跑到犬的身上吸血。之后立刻将犬带回犬舍洗澡,以清除栉首蚤,这样家人就可以免受蚤的侵袭了。

3诊断犬、猫蚤病

有时很难诊断,因为只要几个蚤就可造成很大痛苦,尤其对一些敏感个体更是如此。蚤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血液,干后形成小颗粒。幼蚤即以这些排泄物和其他碎屑为食。可用纸层析法检测犬、猫被毛上蚤的粪便,即将上述粪便放于浸有肥皂水和洗涤剂的滤纸或其他吸水性材料上,在几分钟内血红蛋白即可由排泄物中扩散出来,形成斑点状的红晕;或者用湿润的脱脂棉擦拭动物被毛和皮肤来蘸取蚤的粪便,一定时间后可在棉球上见到红色斑点。

4栉首蚤感染治疗和控制

在过去几年中,对犬、猫按月用药很好地控制了栉首蚤。由于控制效果非常好,美国防治跳蚤药物的使用逐年大幅下降。在美国,销售此类灭蚤产品需经当地兽医许可。在过去十年里,由于新药的使用,宠物、顾客和兽医工作者的抗蚤能力显著增强。化学药物并非是必需的,环境控制仍然是防控跳蚤的主要手段。如吸尘器在减少环境中蚤的卵、幼虫、蛹和未吸血成蚤中的作用非常明显,但需要注意将吸尘器中的杂物妥善处置,以防止栉首蚤重新逃回清洁过的区域。防治栉首蚤的精力应集中在犬、猫经常栖身的场所,这些地方可能有大量栉首蚤的粪便和虫卵,如果处理不及时,虫卵就会孵化为幼虫,进而发育为成虫。此外还有一种防治蚤最简单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即将犬舍或猫笼垫高,使其离地至少33cm以上,就可有效防止蚤的侵扰。例如在一个饲养有几千只小猎犬的商业饲养场尽管没有用药对蚤进行防控,但却远离了蚤的侵扰,其原因是犬窝的高度在猫蚤跳跃的高度(即33cm)之外。但这一环境防控方法也有局限性,即需要严格限制动物的活动范围。目前有许多药物可用于跳蚤的防治,如含除虫菊酯、胺甲萘、亚胺硫磷、杀虫威及烯虫酯等成分的药物都可用于动物和环境的杀虫。但由于跳蚤对胺甲萘和有机磷类药物抗性的增加,在使用时可能遇到药物无效的情况。现在防治蚤类可选用的制剂有很多,但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就会发现,这些药物都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另外,市场上有多种含有不同杀虫剂的项圈可供选择,如含毒死蜱、杀虫威、二嗪农、双甲脒或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烯虫酯)的项圈,如再结合加强宠物管理,即可有效防治犬、猫的蚤病。

除上述一些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可供选用,但防治效果并不稳定,如商业化的跳蚤诱捕器,有时可捕获85%的跳蚤,而有时仅略多于10%。按14g/d给动物饲喂啤酒发酵粉驱除跳蚤效果不好;另外在实验条件下,超声波项圈驱虫效果同样也不佳。氟虫腈无论是喷洒还是浇泼,都可引起兔严重毒性反应,因此未经批准禁止应用于兔。同时也需注意,任何杀虫剂不仅对昆虫有毒性作用,同样对使用的人和动物也有一定毒性,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由于经常接触该药,更是如此。因此,兽医有责任规范操作程序,以尽量减少雇员接触此类药品的机会。

作者:唐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