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心理治疗干预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暗示、放松等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就诊的100颈椎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研究,按照简单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治疗,并行相关的心理干预,观察组颈椎病患者则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实施心理疗法(心理疏导、暗示、放松等)。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评分。结果:观察组颈椎病患者实施心理各项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5.21±3.16)分、(54.32±3.21)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就诊期间应用心理治疗干预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缓解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心理治疗干预颈椎病焦虑
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胸闷、呕吐、颈部肌肉酸痛以及双上肢的麻木无力等[1],导致原因多为颈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损伤[2]。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发展成情绪障碍,最突出的表现为焦虑。为了解门诊心理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将我院门诊在2017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的50例颈椎病患者实施门诊心理治疗,现将研究作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颈椎病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按照简单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颈椎病,所有患者均无智力和精神上的障碍,均配合研究问卷的调查填写,无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对照组颈椎病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范围在(38~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39±2.57)岁,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患者为19例,椎动脉型21例,其他类型患者10例;观察组颈椎病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在(37~56)岁之间,平均年龄(45.28±2.32)岁,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患者为20例,椎动脉型22例,其他类型患者8例。比较两组颈椎病患者在性别、年龄和颈椎病类型上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方法
常规治疗+心理干预。2.1.1颈椎病患者在就诊中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法治疗,如下:指导患者坐位,术者站在患者背后,其用中指、拇指指腹对于风池穴位进行按揉,并采取拿法、滚法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两侧及沿风府穴位至大椎穴位进行一线操作,将颈肩部软组织放松。对于背部的肌肉采取揉法进行松弛,其手法实施需以均匀、柔和、深透为主,以此缓解患者颈肩部肌肉[3]。2.1.2心理干预措施在予以上述治疗的同时,需予以心理的辅助干预,如下: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接诊人员应向患者做自我介绍,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向患者介绍就诊环境,在大厅处放置颈椎病相关知识宣传手册,调整就诊室的温湿度。在大厅摆放绿色植物,使得就诊环境温馨舒适。向患者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分析颈椎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告知患者主动避免引起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4]。认真倾听患者的抱怨,给出适当的回应,适时作出肯定的评价,给予患者自信心,尊重患者意愿。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介绍有针对性的鼓励措施。对于表现出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患者,应更加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不断开导患者,鼓励其合理宣泄情绪。告知患者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与患者交流中应注意语言和语气,态度真诚。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充分让患者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了解目前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自身干预能力客观进行评价,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缓解患者不安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数颈椎病患者在经过长时间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时往往表现出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治疗积极性。
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疗法,具体措施如下:①疏导疗法:医护人员与患者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疏导,增强其对抗疾病的勇气及信念,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与其保持指导合作的关系。在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中,尊重患者自身的意愿,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提高其在治疗和干预过程中的积极性,参与干预计划的制定,最大程度上将消极情绪转换为积极因素,提醒患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对于疾病治疗有重要的作用,强调患者在治疗计划实施中的价值,告知患者颈椎病治疗过程中面对的问题,需要患者本身去解决[4];②暗示疗法:利用非语言、语言手段,以此指导患者被动、顺从的接受医护人员的意见,可通过举例将脊椎病治疗期间存在焦虑、抑郁的危害告知患者,并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维持良好的心态、情绪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③放松疗法: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对患者的自身心理、生理活动进行控制,以此降低唤醒水平,为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可通过松弛反应、静默法及自发性训练法等,可改善患者的记忆,使得灵敏度增加,改善其临床体征[5];④治疗方法:疏导治疗法在每次手法操作进行后实施,其暗示治疗法在手法操作的过程中实施,放松治疗法在第一次手法操作后实施,并予以联系指导,指导患者在疏导、手法治疗后需予以现场练习[6]。
3评价标准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7]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7]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量表评分越低则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深,其中SDS评分以52分为界,SAS评分以50分为界,SDS当中超过52分表示存在抑郁,SAS超过50分表示存在焦虑。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分结果以(-x±s)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比较不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椎病患者在实施心理治疗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讨论
颈椎病病程较长,疾病分型较多,主要为颈椎退行性的病变。颈椎病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有躯体性的因素也包括心理上的因素。目前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主要为物理治疗,包括针灸、牵引以及生活上的健康指导。颈椎病就诊患者往往会因为治疗效果不显著或者是治疗效果维持不长,表现出消极情绪。且部分患者因对颈椎病康复治疗技术产生疑惑,对于康复治疗技术能否有效应用存在怀疑的态度,因此在治疗中比较害怕介入性的操作,怀疑临床医护人员的执业水平。颈椎病治疗周期长,部分患者家庭难以承受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担心花钱仍治不好。多种因素的结合,导致颈椎病患者在治疗中依从性降低,对患者正常的生活产生影响。颈椎病患者在维持其治疗效果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进康复痊愈[8]。在面对情绪低落颈椎病患者时,首先应评估分析患者目前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研究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及时纠正患者对颈椎病的错误认知,在对待问题中,应积极寻找问题解决方案,不应回避。将语言作为两者沟通的工具,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误解。稳定患者情绪的同时,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饮食以及合理锻炼等。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鼓励患者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告知患者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转移患者关注的中心,促进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为患者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本文研究通过疏导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对于颈椎疾病患者进行疏导,①疏导疗法是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纽带,以语言为基础,对于患者的自我领悟进行激励,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充分激发患者的主动积极性,以此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②放松疗法为对患者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此改善其紊乱的机体功能,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其理论依据在于改变躯体反应,从而使得情绪得以改变,基于此原理,放松训练可增强患者的记忆能力,亦可使用于颈椎病合并偏头痛、焦虑症及紧张性偏头痛的治疗;③暗示疗法为采取非语言、语言手段实施的心理治疗方法,以患者对于医生的信赖为基础,医师的说话方式及说话态度对于暗示具有重大的影响效果,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医师的沟通能力。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颈椎病患者在心理治疗后其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心理治疗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有效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明慧,周华丽莹,张力子,等.颈椎病患者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39~44.
2马祥玉.心理干预对42例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心理的影响.心理医生,2016,22(23):285~286.
3于岩,马光宇,齐宏革,等.运动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颈型颈椎病康复疗效的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162~163.
4邱安春.康复疗法结合心理干预治疗颈椎病4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47~48.
5杨欢野,关福源,黄小凤,等.办公室人群颈椎病的影响因素及康复疗法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分析.海南医学,2017,28(12):1947~1949.
6李莉,金昌德,孙丽楠,等.焦点解决模式对颈椎病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12,27(4):70~72.
7王征宇,迟玉芬.抑郁自评量(SDS).上海精神医学,1984(2):71~74.
8李贤.心理干预对31例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心理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2(3):130.
作者:张莉 单位: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