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护理干预对小儿发热临床疗效的影响范文

护理干预对小儿发热临床疗效的影响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护理干预对小儿发热临床疗效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护理干预对小儿发热临床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小儿发热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发热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退热时间。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退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患儿发热退热时间,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发热;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影响

儿科临床中小儿发热是常见的症状[1],多种疾病都可引发,当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时,会引起全家人的焦虑;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控制,可致患儿出现抽搐和惊厥等症状,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不利患儿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对小儿发热患儿采用护理干预并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发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年龄(3.7±1.8)岁,体温38.3~40.3℃;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3.8±1.7)岁;体温38.2~40.2℃。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发热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一般护理

对患儿病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一般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即可;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通风处理[2]。随时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脉搏、呼吸、血压、病情变化和皮肤颜色等。

1.2.2饮食护理

患儿应以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为保证体内水分充足,应多饮水;当患儿出现不愿意进食等现象时,可给予静脉营养治疗。

1.2.3降温护理

当体温超过38.5℃时,要对其进行物理降温,使用温酒精和温水进行擦拭,控制温度在37℃,严禁擦拭患儿胸前和腹部等敏感区域。对头部、腋窝以及腹股沟等使用冰袋进行降温,应注意冰袋降温不适用于6个月以内婴幼儿[3]。

1.2.4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详细耐心地为家长宣教发热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消除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

1.2.5健康教育

当患儿痊愈后,要对其进行合理饮食和起居等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婴幼儿要提倡母乳喂养,并添用辅食;大龄儿童要以高热量、高维生素和高矿物质的饮食为主。增加体育运动和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根据季节变化适当为孩子增减衣物,对居住环境多进行通风处理。向家长讲述发热的体征、症状以及常规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2组患儿退热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儿退热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退热时间为(8.2±2.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1±2.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923,P<0.05)。

3讨论

护理干预主要根据发热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保障病房内干净整洁;同时,采用饮食、降温、心理疏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多种护理措施,降低了患儿惊厥、脑水肿以及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早期对患儿进行发热控制,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大脑的损伤。在护理干预中,患儿容易出现惊厥和抽搐,若存在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处理。为了避免患儿窒息,要帮助家长取患儿右侧卧位,使用吸痰器将呕吐物和分泌物吸出。还应对患儿口腔内和咽部的分泌物进行清除,从而保证患儿呼吸通畅;采用盐水和复方硼砂液漱口,进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退热时间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发热患儿退热时间,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先美.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41-142.

[2]杨晓菊.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作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4(5):189.

[3]曹晶.对发热患儿实施护理干预的作用探究[J].医药,2017,12(2):61.

作者:陈素琴 单位:兴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