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调周法经后期证治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三期
摘要: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倡导调周法治疗妇科疾病,认为经后期是肾阴天癸滋长的时期,对奠定月经物质基础至关重要。其治疗以滋阴养血,佐以助阳为主,并强调静能生水、宁心安神。根据阴阳消长转化圆运动周期理论,将经后期再分为初、中、末3个时期,提出了经后初期血中养阴、以静为主;经后中期滋阴助阳,静中有动;经后末期阴阳并调,动静结合的诊疗方法。
关键词:
夏桂成;调周法;经后期;辨证论治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诊治妇科疾病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倡导以月圆运动生物钟节律与生殖数律的理论指导临床。夏教授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调整月经周期节律的调周法中,即根据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月经周期演变的节律而采用相应治法。过去按4期治疗,随着对月经周期演变的认识深入,夏教授发现阴阳运动的形式特点不同,特别在两个消长时期,运动的速度以及动态有所不同,故将经后期再分为初、中、末3个时期[1-2]。临床上许多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疑难病症患者,长期处于经后期状态。经后期是月经周期中颇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对奠定月经周期演变的物质基础至关重要,是肾阴、天癸滋长的阶段。夏教授把经后期分为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加上后面的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共7期,临床按7期进行治疗[3]。前人曾提出“经后以补虚为主”,补虚即指养血;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加之现代实验室检查手段的不断增加,我们发现,气血只是月经来潮的一个现象,而阴阳才是其本质。经后期补养和提高肾阴癸水水平,达到精卵的发育成熟,是经后期生理演变的主要目的,故经后期总的治则为滋阴养血为主,佐以助阳,并强调宁心安神,静能生水。
1经后初期血中养阴,以静为主
经后期阴长阳消,属于消长期,是月经周期运动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物质基础时期。经后期的病理特点,首先是血、阴、精的不足和相互关系失调,其次是阴长运动的形式及“7、5、3”奇数律的失常,最后是阳消的病变[4]。长期的思想紧张、学习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均可导致肝气不舒,心火偏旺,心肾不交,耗伤阴血,影响阴长运动的发展,或致运动失常而致阴血不足,癸水不充。经后期阴长为主,阴长至重,重阴转阳,扶助精(卵)的发育成长,促进孕育,繁殖下一代。正因为经后期阴血不足,血海空虚,癸水之阴处于低水平,阴长运动相对静止。经后初期是阴血恢复期,阴长阳消运动尚不明显,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当静息为主。前人有云“静能生水”,这里的“静”主要是指心(脑)的安静。阴精癸水必须在心(脑)安静的前提下才能滋长,安静有护阴养水的作用;反之,心烦急躁、忧虑紧张,均能耗损肾阴。所以经后期以阴(长)为主,必须保持心情平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力求与自然界生物钟节律相一致。
经后初期,与行经末期相接,是阴长的开始阶段,阴长的水平很低,带下量很少,B超监测无明显优势卵泡。阴血癸水等是月经来潮的物质基础,由于天癸阴水溶于血中,非肉眼所能见,所以在经后初期除少数人有头昏腰酸的轻微症状外,无其他症状,治疗上把血、阴、精联系在一处,以阴水为重点,以养血为基础,血中养阴,以静为主。这样不仅在于恢复或者充实阴水,更在于推动阴阳消长运动的发展,育精排卵,繁殖下一代,临床常选用归芍地黄汤加减,药用当归、白芍、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莲子芯、茯神、青龙齿、生地、石斛、天冬、麦冬等。临证中需注意,当归和熟地合用,如引起腹泻,或者大便偏软、腹胀矢气,则去当归或熟地,或加砂仁以制之,或丹参代当归;川断、桑寄生、牛膝均是补肾滋阴的药物,临床可加入,有助于滋阴。
2经后中期滋阴助阳,静中有动
经后中期,为卵泡发育的重要时期,与经后末期紧密相连,天癸阴水滋长,卵子逐渐发育,子宫内膜也渐增长。经后中期,阴长的水平有所升高,或已达中等水平,带下开始出现;结合B超监测卵泡发育较经后初期为快,故阳中求阴,静中有动,在滋阴养水的同时,加适当的补肾助阳药。这不仅是滋阴养水,使阴长达中等水平,促进精卵发育的需要,也是阴阳互根的道理。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5]为此临床上常选用滋阴生肝饮加减。具体药物有当归、白芍、熟地、山萸肉、山药、川断、菟丝子、柴胡、合欢皮、茯苓、茯神、柏子仁、炙龟板、炙鳖甲。其中当归、白芍养血和血,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养血,川断、菟丝子补肾助阳,柴胡疏肝解郁,合欢皮、茯神、柏子仁宁心安神;加炙龟板、炙鳖甲血肉有情之品,不仅能滋阴养血,调补奇经,推动阴长运动的进展,还有养精的意义。
3经后末期阴阳并调,动静结合
经后末期,与经间排卵期相连接,是排卵期的前期,是阴长运动的较高时期,阴长的水平已近重阴的准备时期。阴长阳消,运动趋剧,降中有升,此时升降接衡,阳消随之见长,达到阴阳并盛,阴道出现较多的带下,或有锦丝状带下;B超监测示卵泡发育已趋向成熟。此时阴长运动接近重阴较高水平,为保证阴长进入重阴,注重阴长阳消,消中见长。阴长运动的加快和波动明显,需要阳的支持,故治疗要阴阳并调,动静结合,滋阴药中要加入一定量的补肾助阳药和调气和血之药,顺应重阴转阳的需要,加入调气血之药促进转化。夏教授临床常选补天种玉丹加减,药用丹参、赤芍、白芍、山药、山萸肉、怀牛膝、川断、菟丝子、鹿角霜、杜仲、五灵脂、合欢皮、荆芥等。其中丹参、赤白芍、山药、山萸肉、怀牛膝养血滋阴,川断、菟丝子、鹿角霜、杜仲补肾助阳,五灵脂活血行气,荆芥疏肝调气,动静结合以促转化。
4经后期临证体会
夏教授强调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注意经后期是圆运动的一个阶段,要动态的看待。夏教授提出周期学说要联系心-肾-子宫生理轴,心肾交济是调节阴阳消长转化运动的主要所在;只有在心肾相交之下,任、督脉才能协调阴阳之间的平衡,保持在阴阳相对性平衡下的消长转化运动。《慎斋遗书》曰:“故欲补心者,需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6]阴阳失衡常与心火失降有关,所以要心肾并治。临床上有些患者睡眠差、心火旺,用镇静安神、降心火的药,保证患者的睡眠,使阴长充分,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治疗过程中夏教授特别关注脾胃的问题。因为经后期的治疗总以滋阴养水的药物为主,而阴药碍脾,脾胃欠佳的患者久服之常腹胀、腹泻,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功能,故临证中夏教授常去当归、熟地等滋腻之品,加入党参、白术、砂仁、木香、建曲等健脾助运之药。此外,夏教授认为经后期服滋阴养水的药物,应选择午后与晚间服药,在前人的医疗实践中亦常有晨起服补气药、补阳药,入晚服滋阴药的记载,此与日相阴阳相对应。
5典型病案
顾某某,女,28岁。初诊日期:2010年8月11日。主诉:引产后闭经2.5年。患者2008年2月21日孕6月因“胎膜早破”在西医院行引产术。术后阴道流血1月余不净,行清宫手术,此后月经未潮。2010年3月29日行宫腔镜探查示:宫腔倒三角形态消失,双侧输卵管开口未见,宫颈充血明显,印象: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上1枚O型环,用补佳乐和地屈孕酮周疗3月,月经仍未潮。8月4日行取环术,自述环已嵌顿。月经史:初潮13岁,5|30天,量一般,色红,有血块,无痛经。生育史:0-1-0-0。性激素5项示:FSH:5.69U/L,LH:5.08U/L,PRL:4.54ng/L,E2:113.00ng/L,T:1.21nmol/L。刻下闭经2年余,白带量少,腹不痛,腰略酸,神疲乏力,夜寐欠安,纳谷一般,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闭经。西医诊断:继发性闭经。病机为肾虚偏阴,阳亦不足,心肝气郁,夹有湿热血瘀,以致胞宫受损。从经后初期治疗,滋阴养血,疏肝解郁,方以归芍地黄汤合越鞠二陈汤加减,药用炒当归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熟地10g,茯苓10g,川断10g,杜仲10g,郁金10g,陈皮6g,木香9g,合欢皮15g,砂仁(后下)5g。服药半月后白带量略多,有少量拉丝带,BBT低相,纳可,便调,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转从经后中期治疗,加重滋阴助阳,宁心安神,方以滋肾生肝饮加减,药用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萸肉9g,丹皮10g,茯苓10g,川断10g,菟丝子10g,杜仲10g,五灵脂10g,炙鳖甲9g,合欢皮15g,生山楂10g,莲子心3g。服药半月余,患者BBT有波动,但月经未潮,偶尔小腹作痛,腰酸,白带中夹血,片刻即净,BBT低相,舌红,苔腻,脉细弦。从经后末期论治,加重助阳,方以补天种玉丹加减,药用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山药10g,山萸肉9g,丹皮10g,茯苓10g,续断10g,菟丝子10g,鹿角霜10g,杜仲10g,炒五灵脂10g,木香9g,炒荆芥9g,红花6g。服药7剂患者诉有拉丝样带,右少腹隐痛,双乳作胀,纳谷尚可,夜寐多梦,口干欲饮,二便尚调,脉细弦,舌红苔腻。从经间期治疗,方以补肾促排卵汤加减,药用丹参10g,赤芍10g,白芍10g,淮山药10g,山萸肉9g,莲子心5g,茯苓10g,川断10g,菟丝子10g,杜仲10g,五灵脂10g,鹿角片10g,制苍术10g,制香附10g,炙鳖甲(先煎)9g,合欢皮15g。BBT上升,14d后月经来潮,量一般,色红,质黏;伴小腹隐痛。腰酸,此后按调周法治疗3个月,患者月经恢复正常,且BBT双相。
按语: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闭经之范畴。患者引产后行清宫术,术后月经停闭;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粘连,行宫腔粘连松解术,并用西药激素治疗,但月经仍未潮。患者肾虚偏阴,阴血不足,冲任胞宫受损较甚,故月经停闭,闭经日久,阴虚愈甚,阴虚及阳,阳亦不足;加之患者无子女,生活中压力较大,有心烦、失眠等心肝郁火症状,心肝气郁,气滞生瘀,胞宫更加受损。夏教授治疗本病从补肾调周着手,先从经后初期治疗,滋阴养血,疏肝解郁,方选归芍地黄汤合越鞠二陈汤加减,药后白带量略多,有少量拉丝带后转从经后中期论治,患者癸水日渐增多后,再滋肾助阳,调气和血,以促排卵,患者月经自然来潮。夏教授认为经后期是肾阴天癸滋长时期,治疗以滋阴养血、佐以助阳为主;同时肾之阴阳处在一种运动状态中,与心火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所谓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故欲补肾者,先宁心,心神安定,则肾能充足,正如前人所提出的“静能生水”,所以夏教授在调周方中加入莲子心、合欢皮等宁心安神之品,使其安定心神,保证在静的前提下较好地恢复肾阴,促进其功能恢复。
作者:钱菁 卢苏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