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调查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调查表明,从职业兴趣类型来看,医学生中艺术型、研究型和社会型所占比重较大,而企业型和事务型所占比重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医学生具有创意、善于思考和乐于助人的特质倾向。高校应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理论教育的有机融入,尊重学生个体需求,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进一步增强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医学生是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希望,肩负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使命。探索医学生职业兴趣类型特征,将其有机融入职业规划和教育引导环节,充分调动医学生职业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对进一步促进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人才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等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对医学生群体的职业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医学院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一、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2017级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医学生群体的职业兴趣进行研究,考察医学生的职业兴趣类型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订就业指导措施服务。本次调研采用笔者自编的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我校修订的职业兴趣测量问卷,共分为6个维度180道题目。在问卷设计上,依据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将职业兴趣划分为6个维度,每个维度设置30道题目,其6个维度包括:技能型(R)、艺术型(A)、研究型(I)、社会型(S)、经营型(E)和现实型(C),如图1所示。每个人的职业兴趣类型都是这6个维度按不同程度组合而成的,具有某一特殊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同一类型的工作(环境)发生兴趣,从而使人格与工作环境相匹配。
二、调查结果
(一)各兴趣类型得分情况生涯兴趣量表的各兴趣类型平均分数,平均分数M由高至低的兴趣代码为研究型I(M=68)、艺术型A(M=67)、社会型S(M=66)、实用型R(M=63)、企业型E(M=61),最后是实用型C(M=60),表示学生对各项类型兴趣都很浓厚,全距(最高分减最低分)仅有8分。在男女表现上,男生在实用型R、研究型I高于女生。女生在艺术型A、企业型S、实用型C分数高于男生,企业型E则男女生数量相当。兴趣类型男女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首选兴趣类型中,24.6%的男生为实用型R,而女生仅为10.8%;相反艺术型A男生占13.1%,女生却占到33.0%。男生较女生更喜欢动手操作,女生则更喜欢艺术美感和创新变化。此外男生较女生表现出更喜欢理论研究,但较女生对社会服务型事务的兴趣略显不足。此外医学生对事务化工作的兴趣明显不足:调研中首选兴趣为事务型C的无论男女生都是最少的选择人群,男生更为明显,仅有1人作为首选兴趣类型。
(二)兴趣测评得分情形首码分布情况在生涯兴趣测验的结果中,得分最高的兴趣代码为首码,本次所有受测学生的首码分布如表2所示,首码最多人的兴趣代码为艺术型A126人(男16人,女110人),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女生的首码是A型,A型职业兴趣人员偏好发展语言、艺术、音乐或戏剧技能,具有创意和自由思考的倾向;第二多的首码为研究型I122人(男43人,女79人),I型高分者善于观察、思考、分析与推理,具有科学家或思考者特质,由于我校的女生远多于男生,而研究型I的男生占35%,高于女生(23%);第三为社会型S100人(男23人,女77人),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可能与女性特质有关,也有可能与医学院的女生大多富有助人特质,对人和善,容易相处,关心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喜欢倾听和了解别人有关;第四为实用型R66人(男33人,女36人),R型具有技术者、工程师特质,在不是理工学科为主的医学院校排名第四是可以理解的,技术型的工程师是许多男士的梦想,所以男生在此列的百分比高于女生。最后的两型是企业型E(男9人,女19人)与事务型C(男1人,女12人)。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较注重人文因素,如图2所示,首选艺术型A、研究型I和社会型S占到了很大的比重,企业型E和事务型C比重较低。
(三)兴趣测评前两码的分布兴趣代码是个人最高分的前三码,可提供测验解释与对应有兴趣的大学学群或职业,兴趣代码的组合有120种,不易进行统整性分析。以前两码共计36组来进行分析,可清楚地看到学生的职业特质与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在此称前两码为小六码。我校455位大学生中,小六码高于17人的分别为AS型(52人)、AI型(46人)、IR型(40人)、IA型(31人)、SA型(31人)、IS型(30人)、RI型(28人)、SR型(23人)、RA型(17人)、SI型(17人)。首码E或C的小六码在样本中非常少,第二码是E或C的人数也非常少。
三、几点思考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运用职业兴趣理论,抓住、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将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大学生的心中,是医学院校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路径之一。
(一)注重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引导作用兴趣是学生创造力和知识探索的重要原动力,了解学生的兴趣类型,可以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职业兴趣测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类型和在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倾向,从而更好地做到人职匹配,同时个体的职业兴趣也影响着其职业的满意程度,当个体职业兴趣类型和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时,职业者的潜在能力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工作业绩也大为提高。高校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目标。
(二)完善社会实践平台从调研结果来看,医学生职业兴趣前两码的分布中前六位分别为AS型、AI型、IR型、IA型、SA型、IS型,医学生的职业兴趣体现出对创新创造、社会服务、社会人文领域的关注。那么,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义诊、志愿服务、临床实习、病患康复护理工作等,这不仅能有效强化医学生的职业兴趣,更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同时在教学科研中提升发医学生服务社会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其感受到医学知识中的生命之美和人文精神之美。
(三)推进全程化的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高校应将职业生涯指导贯穿学生入校到毕业的全过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兴趣学生的特点,认真规划不同年级、特长和职业兴趣类型学生的教育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同时,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包括系统内部动态的运行方式和过程,这一特征要求我们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其内在的运行方式和过程,明白思想教育、协同育人、全程全员育人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调整的,它应该随着一切时间、地点、客观条件以及学生的兴趣类型等的变化而调整。因此,要大力根据医学特点推进生活规划课程建设。
(四)注重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入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而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以学生组织为载体去挖掘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医学生并非社会传统观念中内敛、保守的形象,兴趣类型为艺术型A、研究型I和社会型S的医学生占很大比重,企业型E和事务型C医学生所占比重较低,这一结果提示医学教育工作者要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注重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理论的有机融入,避免强制、生硬的管理或教育引导方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理解、“爱与被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需要顶层设计、全社会广泛参与、多元化融入的复杂体系,它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育人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多维的立体系统。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在因素都对教育引导的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促进或是阻碍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不仅仅是高等教育中传授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兴趣的良好培养、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更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育人资源,从整体上做好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冼建英.霍兰德职业人格测试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2]周晓光.独立学院“三全育人”机制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作者:张斌a、b;李爽a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a.学生处b.马克思主义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