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实施全麻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A标准评估患者EA发生率,比较EA组与无EA组麻醉用药、心理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导管刺激、制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40例全麻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30例,发生率21.43%(30/140),轻、中、重度躁动分别为20例、6例、4例。EA组麻醉用药33.33%、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3.33%、术后切口疼痛73.33%、导管刺激46.67%、制动不当20.00%,高于无EA组的15.45%,18.18%,28.18%,23.64%,7.27%(P<0.05),是EA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全麻苏醒EA发生率较高,与麻醉用药、心理反应、切口疼痛、导管刺激、制动等因素有关,应实施相应针对性措施降低减少其发生率。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因素;预防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全麻也逐渐成为主要的麻醉方式,而舒适、安全、平稳的全麻过程也向临床提出了新的挑战。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意识和行为无法达到统一,意识无法控制行为,行为无法服从意识的指挥,两者分离的一种精神状态[1]。临床上全麻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情况,会造成氧气消耗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也会出现脑压升高等情况,引发颅内再次出血,可使导管滑出,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因此,需要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对我院在近2年内收治的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实施全麻手术患者140例,其中男80例,女60例,年龄6岁~88岁,平均年龄(55.25±13.37)岁,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静脉麻醉、静脉吸入复合全麻,140例全麻患者术前均意识清楚,排除脑部损伤易引起躁动者。
1.2方法
按照EA标准评估患者EA发生率,比较EA组与无EA组麻醉用药(东莨菪碱、七氟烷、氯氨酮)、心理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导管刺激、制动等方面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40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30例,发生率21.43%(30/140),轻、中、重度躁动分别为20例、6例、4例。EA组麻醉用药33.33%、存在不良心理反应43.33%、术后切口疼痛73.33%、导管刺激46.67%、制动不当20.00%,分别高于无EA组的15.45%,18.18%,28.18%,23.64%,7.27%(P<0.05),为EA相关影响因素。
3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临床麻醉并发症的一种,为患者从麻醉不清醒状态到完全清醒状态过渡时期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同时会伴有一些明显体征,例如:不自主运动、过度兴奋、定向力障碍和反射性对抗等[3]。本文140例全麻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30例,发生率21.43%,调查结果显示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①心理因素所引发的躁动,EA组存在不良心理反应为43.33%,高于无EA组的18.18%(P<0.05)。手术前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在手术初醒期都会出现不适感,术前过度紧张、对手术及麻醉风险过度担忧,均可增加术后躁动的发生[4]。②不同药物对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是不同的,EA组麻醉用药为33.33%,高于无EA组的15.45%(P<0.05)。东莨菪碱可致术后定向障碍及躁动不安,氯氨酮易引起噩梦和幻觉等精神反应[5]。关于吸入麻醉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尤其是对七氟烷引起躁动的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是因为七氟烷溶解性较低,从而使患者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但是皮下中枢已经恢复并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出现中枢局部化敏感,是一种半意识状态,这种完整功能性的缺失影响患者的感觉反应和处理能力,使患者提前处于半苏醒状态并且镇痛不全从而引起术后躁动[6]。③术后切口疼痛,EA组后切口疼痛为73.33%,高于无EA组的28.18%(P<0.05),在全麻初醒状态,体位改变可能会造成患者身体的支点等发生变化,引发疼痛,致使患者产生躁动[7]。④各种导管的不良刺激,EA组导管刺激为46.67%,高于无EA组的23.64%(P<0.05)。气管导管可能会对患者的咽喉、口鼻等造成一定刺激,患者会有异物阻塞的感觉,进而出现躯体扭动等情况[8];留置尿管在复苏期未完全清醒时,患者不能用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且对管道刺激无耐受性,表现为尿管通畅无阻却要求小便;急性尿潴留所引发的躁动,当患者的脊髓被麻醉后,其排尿系统的反射处于未恢复状态,手术造成患者膀胱受到牵连,再加上大量输液输血等,使膀胱一直处于充盈状态,刺激患者使其烦躁不安[9]。⑤有些全麻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进行肢体约束,如果约束不当也容易导致其情绪的躁动,特别是身材肥胖者或者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约束使其产生强烈的不适感,设法挣脱也会出现不安和躁动。EA组制动不当为20.00%,高于无EA组的7.27%(P<0.05)。临床应重视躁动所带来的危害,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学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知识,对于躁动患者要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呼吸、循环状况、意识状态、瞳孔的变化,定时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保证呼吸畅通,对于缺氧患者还需进行及时供氧,有效防止因低血压和低氧所造成的躁动,而对于疼痛感明显的患者,也应该给予及时的镇痛,防止疼痛引发情绪的躁动。同时实施下列措施降低EA的发生:①进行术前访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病情全面了解,将手术目的和麻醉方式酌情对患者进行讲解,最大程度地减轻心理压力[4],提高对术后不适的认知,增加患者配合程度,避免心理紧张引起的躁动。②在手术当中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妥善安置,避免因为过度牵拉造成的伤害,对于各种导管也需要予以固定。患者刚苏醒时不要随意搬动,以免引起患者疼痛,尿管﹑气管导管的刺激导致烦躁。讲解麻醉对排尿的影响,为患者进行诱导排尿;正确使用约束带,使用约束带期间观察患者四肢血液循环、注意皮肤有无擦伤等。③术后合理恰当地镇痛,避免有害刺激,提高苏醒期操作配合默契度,减轻术后躁动的发生。合理运用麻醉药物,术前认真评估患者,对全麻苏醒期躁动高危患者术中尽量避免使用易引起躁动的药物[3],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约束带还需连同衬垫一起使用,松紧适宜,避免因过紧而导致血流不畅而出现皮肤变色[5],给予适当的按摩来帮助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综上所述,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因素较多,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药,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使麻醉工作更加安全,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红.全麻苏醒期躁动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5,21(7):19-22.
[2]朱根勤.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46):8936-8937.
[3]廖彩萍.全麻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1):2103-2105.
[4]张宇华.全麻苏醒期躁动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12A):137-138.
[5]曹箐.全麻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相关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6):41-42.
[6]孙舒辉,姚继红,杨艳梅,等.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80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7,38(4):733-735.
[7]童珊珊,李军,彭春玲,等.麻醉恢复室的成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0):1340.
[8]夏丽,慧娟.知信行教育模式对麻醉复苏期气管插管患者躁动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4):127-128.
[9]高慧,郑军,王敏,等.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9):107-110.
作者:吴永君 单位:高邮市高新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