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观察心理护理对急诊小儿输液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儿科急诊中,静脉输液也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但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容易对静脉输液的实施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就对急诊小儿输液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90例急诊小儿输液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6月。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3±0.9)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7±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本次研究已获得所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和同意。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可以在应用效果方面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45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必要的健康宣教、用药护理、注意事项叮嘱、语言鼓励等。观察组4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主要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语言护理。患儿其年龄阶段较小,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容易出现抵触、反抗、哭闹的现象,这不仅容易影响患儿的及时有效治疗,还容易导致发生穿刺、药物外渗等情况。对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患儿的语言护理,缓解患儿的情绪,减少患儿的恐惧感[1]。在语言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重根据患儿的性格特征给予针对性的语言指导。②行为护理。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有效的行为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比如在对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加强通过肢体语言向患儿传递关心、呵护、鼓励等情感,以此来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在日常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通过轻抚患儿的头部,来给予患儿更多的鼓励和安慰。③改善输液环境。输液环境也容易对患儿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儿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对输液环境进行改善和调整,比如播放音乐、动画片、童话故事等。这样可以有效安抚患儿哭闹、恐惧等情绪,使得患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下进行输液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输液配合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2.3%(37/45),观察组为95.6%(43/45),数据结果对比,很明显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很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护理依从率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73.3%和93.3%,结果对比,很明显观察组护理依从率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附表。
3讨论
在儿科急诊中,静脉输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给药方式,并且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病症。但是由于小儿其年龄阶段较小,心智发育不太成熟,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哭闹、不配合、抗拒等情况,此时,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2]。通过给予患儿有效的语言护理、行为护理,并且加强改善患儿的输液环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2.3%,观察组为95.6%,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依从率对比,观察组护理依从率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对急诊小儿输液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应用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依从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孙倩;薛莹莹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